谈初中诗歌教学中体验性作业的创设

2020-11-17 02:19沈文琴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创设

沈文琴

摘 要:理解诗歌需要经验和体验基础,由于年龄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初中生在理解诗歌时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经验与体验不足,从而制约了他们的理解。同时,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理解与想象产生新的心灵体验,是诗歌教学的目标之一。为此,笔者通过布置多种形式的体验性作业,弥补了学生的经验缺陷,增进了诗歌体验,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诗歌教学 体验性作业 创设

我国古典诗歌短小精炼,或写景状物,或抒情言志;有时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有时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但总的来说,古典诗歌具有较少说理、偏于感性,借助意象进行表现的特点。因而诗歌教学中,纯语言的教学往往很难奏效。这是因为语言是一种抽象符号,其指代的内容必须以我们的经验为基础,人是借助想象进行理解。对于一个从未见识过的物体、没有过的感觉,即便我们穷尽一切语言也是无法理解的,“夏虫不可语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诗歌的教学需要语言,但理解诗歌的基础却在语言之外。如果没有这个经验基础,即便老师口若悬河,学生也是不得其门而入。

诗歌教学以美化心灵、诗化生活为最终目的。体验是理解诗歌的手段,也是改变生活的途径。诗歌教学要让学生识其物,入其景,知其趣,会其意,悟其境,这一切都离不开诗歌体验。

为了提升诗歌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必备经验基础和最终获得的心灵体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进行了体验式作业的多种尝试,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什么是体验和经验?按照狄尔泰的观点,“体验”是一种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体验者与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此时,客体不再是从前意义上的客体,而是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构成了新的关系,狄尔泰称之为“每个个体自己的世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也注重直觉体悟或体验。可以说,体验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重建“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过程。而体验的结果留在记忆中,就成为经验。

诗歌教学中的体验性作业是指语文教师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作业的设计,通过对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评价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个体的经验基础和体验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心灵意境、生命质量,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水平。

一、临场体验,理解背景

直接经验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理解文本的内在前提。每篇诗歌都有其创作背景,当缺失了直接经验的时候,诗歌想象就难以形成,语言将归于苍白。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直接经验是否足够支撑他们理解诗歌。

临场体验不可替代。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捷径,拓展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视听体验。但这种体验与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看着泰山的图片,你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体验;看着长江的录像也很难生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怀;面对大海的视频,也难以感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伟大气魄。

学生的直接经验背景总是有限的。故此,布置临场体验性作业就有了必要。为了增加理解诗歌最基本的直接经验,老师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让孩子们亲临现场去观察,去体会,这将为他们增加很多临场体验,也为诗歌教学提供了经验基础。

临场体验性作业的核心在于观察力的培养和临场感觉的体悟与表达,老师不能仅仅告诉学生去哪儿,还要告诉学生去看什么、怎么看。第一,教会学生把观察对象细分(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水火土气、花鸟虫鱼等);细分之后,慢慢观察它们的静态(如:数量、颜色、密度、硬度、触感、高度、长度、宽度、亮度、气味、形态、对比等)特征和动态(如:速度、加速度、冲击力等)变化。第二,教会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体会自己的身心感觉(如:眼界、体感、精神、心理、心灵等)及其变化。第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观察的结果和体验表达出来。

笔者在执教诗歌《观沧海》时,考虑到学生对大海可能缺乏直观体验,而杭州到海边不远,钱塘江就在身边,于是在暑假前布置学生趁着假期出去游旅游,去看一看大河、大江、大海。生活在钱塘江边的孩子们,更应该争取机会仔细欣赏一下壮观的钱塘江大潮。笔者让学生在江边海边读曹操的《观沧海》,结合看到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把诗歌中写景部分用散文的形式改写出来。

二、视频图片,补益想象

视频、图片可以给人间接的感性体验。亲临是最好的体验,但是亲临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在不能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可以退而求其次,借助视频、图片来弥补。特别是那些难以到达的地方,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能力轻松获得视听感受,增益对于诗歌的内在體验。

视频和图片有其局限,变为诗歌体验必须借助想象。第一,对于实际诗歌背景来说,视频、图片往往是缩微的。宇宙的无垠浩瀚、山河的壮丽雄伟,视频、图片只能让我们领略一二。第二,视听材料对感官刺激也有局限性。视频图片直接提供的是视听刺激,对其他感官没有什么刺激,缺少现场的感觉。这些缺陷需要我们通过想象来弥补。

如何想象?对于缩微的视频图片,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思维来放大,有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数据和对比(比如长江的长度、大海的宽度与深度,沙漠的面积、瀑布的落差、山峰的高度等)。

这样一来,我们不难得出视频图片的作业布置的要点:第一,搜集的资料视频、图片要具有代表性,要能够说明问题。第二,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视频、图片之中,来一次神游。第三,把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大漠的照片和视频资料,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大漠的认识与体验。具体要求是:一半学生搜集大漠孤烟风光的图片和视频,另一半学生搜集黄河落日风光的图片和视频;看着图片或视频把自己想象成在沙漠旷野边、黄河边独行的失意之人,捕捉内心感受,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三、诗画结合,丰富体验

语言是“骨感”的,而绘画则是形象、具体、丰满的。有些古诗歌本来描写的就是一个场景,借助这个场景来表达作者的心境,故有“诗情画意”一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最为典型。诗歌以丰富的意象罗列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到底具体是什么样、如何排列、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如何体现作者的心境?这就需要将文字的东西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借助想象,用自己的笔触把诗歌变成一幅画,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关于诗画结合,老师可以提醒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诗歌中包含哪些基本元素?绘画时要不要增加或删减?这些元素应该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如何将这些要素构建成一幅图画?图画的整体颜色应当怎样设计?如何体现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

诗画结合,最后还要转换为语言表达。每个学生画出来的画面各异,绘画的水平倒不是重点,为什么这样画才是关键。绘画完成之后,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画,这样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也提高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笔者在教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朗读后,让他们给这首小令配一幅插图。这个作业打破了诗歌教学的常规,学生马上兴味盎然,拿起笔快速完成了插画。

学生的画,无论是对意象的勾勒,还是给画面添加的色彩,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游子漂泊异乡,在黄昏的夕阳中落寞惆怅的意境。接着,我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要这么画;如果给画面加上色彩,该选择用什么颜色。如此,诗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诗乐合一,伴生体验

音乐与诗歌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方式,但可以表达同样的心境,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强化内心体验。古代诗歌本来就富有韵律,富有节奏,是可以吟咏传唱的。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有时会让学生给诗歌配乐,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如此配乐的原因。学生在给古诗歌配乐并唱背时,获得了精神的伴生体验,于无形中加深了对诗歌内涵与意境的理解,诗化了他们的心灵。

诗乐合一的关键是和谐共振。在吟咏诗歌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与音乐一起律动,身心随着音乐、朗诵一起和谐共振。

诗歌与音乐能和谐共振的关键在于意境的同一。我们还要让学生去比较一首诗歌与不同音乐配合时产生的不同效果,慢慢体会诗歌与音乐的意境,只有意境相统一的时候,配乐朗诵才会让人感到舒服、流畅。让学生去对比不同音乐与诗歌的意境,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诗歌。

诗歌与音乐意境的理解、比较过程是学生内生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也应该变为文字的表达。当学生选择某首曲子来配合朗诵的时候,我会要求他们说出选择的理由。

为了检测这种做法的可行性,我在上了一节公开课。学生的创意作业在课堂上得到了完美呈现:

屏幕呈现文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

在《明月几时有》的优美歌声里,师生进入了这首词的意境中。

学生示范:用《叮当猫》的旋律唱《钱塘湖春行》。

学生自由创作,为诗歌找音乐(配乐演唱)。

学生创意表演:

生1:用《同一首歌》的旋律唱《龟虽寿》。

生2:用《Merry Christmas》的旋律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生3:用《爸爸去哪儿》的旋律配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老师明确为诗歌配乐原则:注意情绪的一致性;注意节奏的和谐;注意押韵。

生4:用《映山红》的旋律唱《次北固山下》。

师播放名家配唱音乐《天净沙·秋思》《一剪梅》《虞美人》,学生跟唱。

最后,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教师和学生把古诗《龟虽寿》和音乐巧妙融合,课堂气氛也达到高潮。

聽课结束,笔者随即询问了五位学生是否喜欢“为诗歌找音乐”这一作业,五人不约而同回答“喜欢”。虽然花的时间也不少,但学生乐意做这个作业,有趣味,很快乐,轻松地记住了古诗的内容。这样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五、“美读”训练,沉浸体验

“美读”就是对一些优秀的诗歌、 散文作品等, 进行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 要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读出一种“美”来。诗歌美读的关键在于读的过程中心灵与诗歌的融合,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在心灵中呈现出诗歌的意境,让身心沉浸到诗歌意境中去,感悟诗人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常在教学诗歌前,我都会布置“美读”作业。要求学生读对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听音频读。先听读2—3遍,之后根据听到的内容想象出画面来。上课的时候,我大都自己来范读,有时播放音频,要求学生边听边感受。当学生放飞想象,眼前出现一幅幅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时,我就会提问:“你感觉到自己正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学生听着音频朗读,边想象边感受,他们尽情感受诗歌的魅力,进而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 最后让他们描述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

例如,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时,笔者让一名女生演唱歌曲《水调歌头》,另外三名女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在歌伴舞的意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词人中秋望月抒怀,盼望亲人团聚的愿望,也更能理解作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六、诗歌散绎,放飞体验

笔者尝试过很多方法,都无法解除学生对诗歌鉴赏题的困惑。多次调查发现,他们的主要问题是不能理解诗歌文字以外的意思,理解简单的文字背后隐藏的信息在他们眼里是个巨大的障碍。分析发现,他们缺少的是一种诗歌的思维方式。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分析,读者先要有能力去接受,才能感知到美的事物;只有先具备诗歌的思维方式,才能理解诗歌的韵味。所以,老师虽然竭尽所能教授了解题的方法、技巧,学生也感知到了诗歌的音韵、节奏,读懂了句子的意思,明白了诗歌中的表现技巧,但还不一定能品味到诗味;即便体味到了诗味,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这时候,如果能做一做诗歌“散绎”,就能较好地化解这一问题。

诗歌散绎,就是将诗句演绎为散文,既要保持诗歌原有的意境,又要借助想象和积累,对诗歌进行再创造。这一做法绝不等同于简单的翻译,而是要根据诗歌原有的词语、句子,展开想象,运用联想、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营造意境,当然还需要融入读者自身的情感体验。因为有创新的因素,每个人对同一首诗的演绎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在课内理解了诗歌的意思,在课后又可以天马行空,放飞想象,深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多次训练之后,他们也就逐渐具有了诗歌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容易读懂诗歌,并最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

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布置学生在诗歌意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把它改写成一篇散文。作业交上来后,我不禁惊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人不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想象进行描写,还营造了意境,表现出了人物的情感,于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七、人物模拟,共鸣体验

古诗反映的生活离现在的学生甚是遥远,很多时候,要让学生去理解诗歌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勉为其难。语文教师除了要靠专业知识去答疑解惑,也要寻找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他们解读诗歌。让学生扮演诗歌中人物角色,模拟诗歌情境,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笔者曾在执教李白的《行路难》、苏轼的《定风波》和《十五从军征》时布置学生按小组准备进行模拟表演,课上交流时,各个小组都展示了精彩的表演,入情入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跟常规的诗歌教学相比,情境表演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深入诗歌,与诗中人物产生了情感共鸣。

教师要教会学生做好两步工作/:第一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思考诗人的性格、思想等,想象如果自己是诗歌中的人物,面对当时的情景,内心会有怎样的感觉,会有怎样的行为和外在表现。第二步是模拟,用肢体动作语言、配合服装、道具等再现自己所理解的诗中人物。通过换位思考和人物模拟,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与诗歌产生心灵的共鸣。

例如《十五从军征》一诗,主人公从军时十五岁,跟中学生年龄相仿,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这首诗歌时,我让一个学生配音朗读诗句,另一人配合做动作,又请几个学生扮演诗中的“乡里人”“兔”“雉”等角色,还有各种道具。台上的学生很投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夸张有趣又恰到好处的表演,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变不可见为可见,在各种感官的冲击下,台上台下的学生们已深入文字,穿越时光,感受到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背井离乡几十载,老年归乡却物是人非的落寞凄凉。

总而言之,诗歌教学的体验性作业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效果也是喜人的。因为这种作业模式能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学会想象,提高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语言欣赏、语言运用能力,增加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并感受到震撼和愉悦。

参考文献:

[1] 安延明《狄尔泰的体验概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2] 于永正《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3] 靖国平《体验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 杨启亮《体验语文:一种教学方法论的解释》,《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第19期。

[5] 杨哲《淺谈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成为后方:江西小三线的创设及其初步影响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析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中学诗歌教学陷入困境的思考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