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截骨术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2020-11-17 09:44肖晖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26期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肖晖

[摘要] 目的 探讨腓骨截骨术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3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研究组予以腓骨截骨术治疗,对照组予以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为(2.6±0.6)分,对照组为(4.3±0.5)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HSS术后评分为(84.6±10.8)分,对照组为(72.4±10.6)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35.87±16.54)min、(5.87±1.18)d,对照组为(67.11±13.54)min、(8.41±1.46)d,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對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腓骨截骨术治疗,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使患者更快出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腓骨截骨术;骨性关节炎;膝关节HS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26-010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fibular oste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93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47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46 cases).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fibular osteotomy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high tibial osteotomy treatment.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knee joint scor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 surgical related indicator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VAS score was(2.6±0.6) points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4.3±0.5)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score of HSS in the study group was(84.6±10.8) points,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72.4±10.6)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v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of the study group were(35.87±16.54) min and(5.87±1.18) d,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67.11±13.54) min and(8.41±1.46) 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 expenses was less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 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fibular osteotomy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treatment can reduce pain,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knee joint,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as 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t helps the patients discharge from the hospital, reduces the patients' economic burden,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s patient's prognosis. It has good treatment effect,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Fibular osteotomy; Osteoarthritis; Knee score HSS; Visual analog score

隨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患有KOA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数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常表现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膝盖疼痛,膝盖肿胀,积液等典型症状,若不及时干预治疗,患者病情会进一步加重,日常活动会受到相应的限制[4-7]。对于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膝关节镜关节清理术等手术治疗,对于发展至晚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则需给予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难度较大,加之患者多为老年人群,增大其手术风险,治疗费用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本研究中,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与其他手术治疗相比,其具有手术难度系数低、风险小、费用低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为探讨腓骨截骨术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我院选取了2018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内侧室间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3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59~78岁,平均(63.8±2.6)岁,病程2~9年,平均(5.2±2.3)年;研究组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58~79岁,平均(63.1±2.7)岁,病程2~8年,平均(5.1±2.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在我院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依据符合相关诊断标准[8],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肿瘤患者,手术禁忌证患者、膝关节手术史、半月板变异者[9]。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麻醉处理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行常规铺巾消毒处理,在患者髌韧带取弧形切口,在腓骨小头间,将患者腓骨小关节面切除,分开胫腓关节分开,剥离骨膜,露出患者的胫骨上端内侧及外后侧,将纱布置入患者的胫骨后方,起到保护患者膝关节后方组织的作用,应用注射针的针头,确定患者的胫骨关节面。行截骨操作,选取位置在患者胫骨平台关节面2 cm处,依据术前设计好的角度,截除楔形骨块,切除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患者对侧骨膜的完整性,截骨在患者骨皮质可应用连续打孔,对接患者的截骨远端与近端内侧,然后固定。

研究组:予以腓骨截骨术(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术前对患者相应部位行消毒处理,对患者行局麻操作,选取2%的利多卡因,稀释后,在患者消退上端外侧麻醉处理,切开患者局部皮肤,逐层分离,切口长度通常为5 cm。待皮肤切口后,从患者腓骨长短肌,与比目鱼间隙进入,骨膜下剥离,暴露出腓骨上段,将腓骨段切开,切口长度约为2 cm,应用骨蜡封闭断端,采取明胶海绵对患者伤口进行填塞,手术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患者的腓总神经,手术结束后,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状况  疼痛评定,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0]:轻微疼痛,能忍受:1~3分;基本能忍受,需采取措施处理:4~6分;难以忍受,剧烈疼痛:7~10分;VAS分值越低,患者术后疼痛越轻,预后效果越好。膝关节功能评定,采取膝关节评分量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进行膝关节功能优良情况评定,优:85分以上;良:70~84分;可:60~69分;差:低于60分。HSS分值越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越好[11]。

1.3.2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12-14]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

1.3.3 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关节疼痛、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等例数,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经过变量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HS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VAS、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6%、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39%,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我院骨科较早地开展运动医学专业及在我市较早开展膝关节镜微创治疗,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术,自2016年至今,开展多例此类手术,远期随访患者,患者骨性关节症状明显缓解,及明显延缓患者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发展、走向必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为患者节省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的治疗中,对可纳入腓骨截骨术标准的患者,积极开展膝关节镜清理及腓骨近端截骨术综合性治疗,力在推广腓骨截骨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重要性。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疾病,若不進行及时的干预治疗,患者一旦发展成晚期严重性膝关节炎,即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仅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对其日常生活也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张英泽教授首次提出的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指导下的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这类疾病的效果较好。且在诸多学者研究中,均验证了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如黄腾等[15]在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1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其最终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平均为4.5 d,术后1周即能下地活动,2周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患者术后3个月均无疼痛剧烈等情况,满意率高达93.8%,且仅有3例出现相应并发症,予以治疗后症状消失。于风天等[16]在对比腓骨近端截骨术、胫骨高位截骨术研究中,其研究最终结果显示,腓骨截骨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等均优于胫骨高位截骨术,且腓骨截骨术患者术后的HSS评分、VAS评分、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其具有恢复快、创伤小、花费小等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周磊等[17]在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研究中,依据其随访的结果显示,患者的VAS评分、KSS评分、下肢力线股胫角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显著,且患者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预后情况较好,说明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疗效确切。

老年患者因其骨质疏松,内侧平台会出现沉降现象,外侧平台因其有腓骨支撑,引起力线内移,患者膝内翻畸形,而膝内翻又会加重内侧平台的负重,于是反复循环,加重患者的病情。腓骨近端截骨术能解除患者腓骨对胫骨外侧平台的支撑作用,最大限度恢复下侧机体力线,减轻患者的膝关节侧关节面的物应力,避免患者胫骨平台出现不均匀的沉降,减少膝关节外侧组织张力,最终达到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其主要作用机制为使患者的胫骨外侧平台失去支撑,再结合患者软组织的牵拉作用,使膝内翻角度逐渐降低,最终促使患者胫骨平台内外两侧关节面相应生物应力恢复至正常,均匀负重,使膝关节载荷呈外移趋势,纠正患者膝关节畸形的同时,保留原有的膝关节生理功能,使下肢负重力线重建,降低关节内侧压力,缓解患者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症状,达到治疗效果[18,19]。本研究中,对照组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虽也具有一定的治疗疗效,但对比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发现,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且住院时间长、住院费高,对于多数老年人群而言,并非最佳治疗方案。观察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VAS、HSS评分状况,研究组术后VAS、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证明这一治疗方式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6%、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39%,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证明对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小,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使患者更快出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现会.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13-2814.

[2] 沙瑞丽,史承明.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7,45(11):1665-1669.

[3] 李冬生,李剑锋,张建,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7, 57(20):74-76.

[4] 徐彬,马俊,聂涌,等.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6,2(1):11-15.

[5] 张林锋,郭得辛,王顺利,等.腓骨中上段截骨治疗不均匀沉降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37(10):2500-2502.

[6] 祁兆建,韩廷成,陈大志,等.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J].中医正骨,2017,19(4):63-66.

[7] 赵飞,张剑刚,李存祥,等.腓骨截骨与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伴轻度膝内翻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9):852-855.

[8]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05-715.

[9] 荘高明.3.0T磁共振T_1rho和T_2 mapping成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的定量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5.

[10] 高蕾,钟碧柳,余春燕.两种疲劳量表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7):2111-2115.

[11] 黄松珉.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候PRO量表信度、效度及反应度评价[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12] 郑健,程球新,陈晶祥,等.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腓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10):1075-1076.

[13] 邱华耀,冯宗权,王卫刚.胫骨高位截骨术与腓骨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12(5):676.

[14] 孟维娜,明立功,王新德,等.腓骨近端截骨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12):1293-1294.

[15] 黄腾,翟金帅,陈佳,等.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6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 9(13):41-43.

[16] 于风天,魏杰,王晓东.腓骨近端截骨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6,2(2):39-44.

[17] 周磊,曲铁兵,林源,等.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6,2(1):22-26.

[18] 薛卫平,孟庆鑫,刘滨,等.腓骨近端截骨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11):1038-1040.

[19] 张培璐,张凯凯,王俊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7,31(7):2535-2538.

(收稿日期:2020-05-09)

猜你喜欢
骨性关节炎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进行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
微创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1例临床研究
膝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腓骨高位截骨术治疗骨性关节炎伴内翻的临床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补肾通络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
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26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MMP—7、MMP—9、TIMP—1、TNF—α的表达及意义
微波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中医骨科康复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