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岚
[摘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初心”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辛勤耕耘,到底要收获什么?什么是理想的课堂教学?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从“心斋、坐忘、见独”三个方面解答以上问题,就是要尊重学生,丰富他们的心灵,尊重语文课堂的教学本色,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堂
庄子说的“心斋、坐忘、见独”,意思是不受制于外物,心绪波动不纠葛于风云变幻。没有观念的障碍,同外面的世界心物一元,任其自然,不必用心,不加后天的心识,也能悠然意远。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笔者从“心斋、坐忘、见独”三个方面,寻找语文教学的初心。
一、以“心斋”的状态放眼世界
斋,《说文》解释“斋,戒洁也”,也就是说,心中有不洁的东西要加以戒除。所谓“心斋”,就是把物质世界和经验系统的东西排除出去,用人本初的天真和自我去感受世界。老子说“浊以静之徐清”,安静下来,浑浊的内心就会慢慢地纯净澄澈,就不会迷失在尘世的喧嚣纷扰中,人的精神就走出来了。静,就是“心斋”中的“若一志”,心神专注,无论是观心还是做事,都能获得最真实的感知。以某文本导入为例。
师:看到“冬天”这个词,你们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景象?
生:白雪皑皑、枯叶满地、光秃的枝丫……
师:现在正好是冬天,请看一下窗外,是这样的吗?
(学生回视,窃笑、默认)
师: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第一反应?
生:书上这么写,老师、父母这么教……
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而课堂预设是激发学生更深入地阅读,但这是建立在学生用自己的惯性语言获得阅读感受之后。
作者于坚以诗成名,他曾说:“我是一个用眼睛来观察事物的诗人,我不喜欢在想象中虚构世界。”于坚的散文与诗歌的共同点,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思想去思,宁静与深邃构成了其散文的独特魅力。在他的笔下,云南的冬天全然不是如此,它苍翠得那么浓郁,那么轰轰烈烈;绿叶明艳,如软琉璃。作者用自己明净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即使是一片树叶的落下,也灿烂、辉煌,令人感动。
然而,教师的教学方式总是过多地强调共性,不自觉地形成了教学的惯性,让学生看到“落叶”就要求学生想到它在文学上作为概念的解读,依此来把握诗词的基调:愁苦、寂寥、怜惜……条件反射式地发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感慨。这片“落叶”刻进了学生的记忆。这名学生的文化教育不算空白,凭这点教益,他完全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但学生文学的素养、情感的体验与获得,也许为零。同时,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语文的审美与深邃,过度曲解文章的立意。如果教师只是单一地在语法、修辞以及其他写作技巧中讲解文章的内容,这样的语文课堂会让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学生用既有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惯性去认知事物,教师才能在他们的经验体系中有效地去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和审美习惯,学生也才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以“坐忘”的姿态感知世界
忘掉自己物质的形体,放下自己眼观耳闻的聪明,放弃躯壳与思想的束缚,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就是“坐忘”。在我们学习的经验体系中,真正做到“坐忘”是不易的。与“本能”相对,语言知识、技能和技巧、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都是后天学习的产物。
教师的习惯性语言是“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同时思考以下问题……”。毫无疑问,学生当然是以思考问题为先,在文章中找出答案,至于与作品的交流早已被抛到脑后。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的精神、情感的交流,设疑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除阅读的疑惑。
借鉴黄厚江老师教学《蜀道难》一课,教师先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随后,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正音正字;接着又分别请五名学生朗读“噫吁嚱”三个字,教师对他们朗读时的不同语调进行点评,让学生感受全诗的慷慨豪迈之情;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比较这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的不同作用和效果,通过比较阅读,感知这一句在全诗中结构、情感、手法等方面的作用;接着师生互动朗诵全诗,黄老师示范朗读诗中反复出现三次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学生读其他诗句,共同探讨该句和其他诗句的关系及表现手法;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朗读全诗,教师板书学生朗读的“思维导图”,根据图中的曲线,理解诗歌表情达意与语言形式的内在统一。
教师仅凭应试的技巧指导学生情感和审美的认知,只能是緣木求鱼;而共生教学的过程,是不断推进的过程,它不是原地踏步。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情境创设”“主题协商”“实践探究”“经验分享”“成果发表”五个部分应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坐忘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心智、审美习惯、个性追求、基础目标的特点,进行选择、实践和创新,自己完成“引发兴趣—激活积累—调动经验—搜索信息—感受领悟—抽象概括—合作探究—革新创造”等一连串过程,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形成新观点、指导新行为,以自发自觉的意志行为来提高学习效率。
三、以“见独”的境界收获智慧
解读一篇文章,必然会涉及对文本语言、写作技巧、情感的解读。语文课应该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所以,“见独”就是见到事物的“本质”。比如,在《云南冬天的树林》中描写道:“生命和死亡,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各有自己的位置。在树上的并不暗示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在树下的并没有被抛弃的寂寞。”教师在讲解这一段的时候,不能与文本割裂,要建立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简单来说,“落叶并不象征死亡,绿叶并不象征生命”,它们只是自然法则的表现,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天地万物,包括人——无论他是在你之上,还是之下。语文课上的活动,都是语言运用的活动,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体现着人文精神。
以《百合花》课堂教学为例,教师以“跨媒介学习与交流”导入课堂教学,选择合理画面,进行独具个性的影视表达,在将小说局部改编成脚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物形象的丰富性、描写手法的细腻性;聚焦小说人物,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小说人物信息的检索、搜集和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针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读和探讨,从而引发学生对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与价值审视。
“跨媒介学习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不同于寻常学习中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也不是对某种单一媒介的学习,而是强调在跨媒介传播背景下,将跨媒介本身作为学习的对象与内容,引导学生对跨媒介传播时语言文字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体验与辨析,根据表达目的需要,运用跨媒介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因此,教师应站在主导位置,成为课堂信息交流的构建者,营造一个有明确指向性的教学氛围,在语言的运用、活动的设置上创设出能够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条件。学生的思想是自由的,情感是坦露的,但认知的程度显示的是学生的心路历程。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自觉地去强化这个自然的一体的过程。
语文活动是语言的,但教师眼里不能光有语言,目标应该是三维的,这三个维度是一体而不是可以切割的,这就是“立言而立人”的语文教学。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内容的呈现,从教学方式的采用到教学进程的调控,每个环节都要体现语文的“本色”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