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祾,邓文彬
(西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缩略语作为汉语词汇形式系统中的特殊小类,早在《日知录》等古著中已有记述。20世纪30年代,缩略首先作为一种辞格(节缩)由陈望道1931年提出。随着50年代词汇学的确立,缩略才开始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得到关注。此后,学术界愈来愈多的学者对缩略现象进行剖析,并围绕缩略的产生和分类展开讨论。其中,较早的成果是《语法修辞讲话》中的“简称”一节,吕叔湘和朱德熙将缩略现象分为三类,该观点对后来的缩略语的界定产生了重要影响。陈建明(1963)、张永言(1982)、马庆株(1988)、刘叔新(1990)等学者先后对缩略现象进行分析阐释,也形成了一些定论,普遍认可将简称、合称、略语归入缩略语的范畴。新世纪以来,缩略的界定由宽入严。以周荐、俞理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缩略现象进行重新判定,进一步区分缩略与简称、数字统称的不同。此外,理论研究开始与实际应用贴合,缩略语的规范、教学等亦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纵观已有研究,缩略现象颇受关注,研究成果长期不断并日趋多元和深化。
随着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汉语词汇的结构系统开始演变:词根复合为主要构词法的地位被削弱,类词缀化趋势显著,缩略构词发展态势强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虽游离于教材和词典之外,却是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生活不可避免的内容。新词语作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的内容具有实际价值。缩略语介于词和语的过渡地带,若对缩略现象的特点把握不清,学习者就很难掌握。因此,新缩略语应作为新词语教学的重点展开研究。基于此,本文立足新词语教学中的困境与需求,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8本《汉语新词语》(2010—2017)中收录的308条新缩略语为研究对象,运用Access技术建立小型专用语料库,对语料进行计量统计,从根本上把握新缩略语的特点,为制定合宜的教学策略提供积极建议。
新缩略语是汉语新词语系统中定型语的一类,包含一般缩略语和缩略多字格。后者指由句子简缩成三个或四个音节组成的缩略语。缩略是语流中,表意固定、高频率使用的多音节词、短语或小句等被简缩成一个词长适度、结构残损但意义不变的新形式,并以之替代复杂的原式进行交际的过程。结合张志毅和张庆云二位先生的观点,笔者认为,缩略须同时满足以下五个特征才能成立:一是,缩略的原式存在且具备一定的复呈性和意义凝固性。二是,原式与新式间存在先正后逆的二向性。先有原式作为简缩的基础,新式可逆推原式。三是,缩略前后存在部分截自整体的联系性,不能添加任何新的语言成分。四是,缩略前后语义信息等量,理性意义必须保持不变。五是,缩略形式是非生造的,能运用于言语交际中。
缩略与非缩略的区分有助于把握缩略的本质。首先,缩略与合称有交叉,但互不包含。合称包括一般合称和数字统称。一般合称属于缩略语,如“苏百万:苏宁、百盛、万达”。但数字统称本质是数量指代词组,由于加入了新的语言成分,不具备与原式的联系性,不属于缩略[1]。如“三低同事:效率低、能力低、热情低的同事”。其次,缩略包含于广义的简称中。二者都是从繁冗的结构中减缩出简略的形式,即能指(音响形象)的萎缩。而简称的原式可以是词,其意义并非简缩而来。如“云”作为“云南”的简称,原有指称对象,该类简称不宜划入缩略语中[2]106。此外,别称更有别于缩略,是换素的问题。如“成都”的别称“蓉”。第三,缩略是语言系统的问题,而非书写符号系统的问题,缩略不等同于缩写。在厘定新缩略语时应排除合写(壕:土豪)和外来词中的汉语拼音缩写词(dbq:对不起)。
缩略造词法作为新缩略语的产生方式,在当代汉语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其能产性上。表1为词典正文收录的新缩略语数量及其占比。
表1 新缩略语数量及占比情况表
缩略语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仅占比约0.51%。在当代汉语中,新缩略语占新词语总数的6.1%,相较于前者有了较大发展。新缩略语在新词语系统中的占比总体(2011至2016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5、2016年均突破10%。各年新增的缩略语数量出现周期性扩容,达到一定峰值时会有所回落,形成一个周期,周期长短不定。
多音化趋势在新缩略语中得到进一步呈现,双音节到五音节的语音形态均有分布,详见表2。
表2 新缩略语音节数量分布情况表
新缩略语的主要音节为双音节,其次是三音节。缩略多字格和准缩略语的优势音节是四音节。不同于现代汉语中双音节缩略语占具绝对优势(占比75.8%),当代汉语中双音节(53.2%)的地位被削弱。三音化(33.3%)趋势相较现代汉语(11.1%)有所增强。这也与新词语中三音节是优势音节一致,据统计,8本词典中的新词语的平均词长为3.21。①
缩略新式和原式间的对应关系错综复杂:首先,缩略形式的选择反映着民族对焦点信息的认知,具有多向性。同类缩略语的产生方式、词长等各有不同。譬如缩略多字格均由小句简缩而来,但方式不同,可截取代表字(累觉不爱),也可拼缀(喜大普奔)。另外,三、四音节都是缩略多字格成型选择的结构形式(何弃疗、十动然拒)。其次,形式上的不对称性表现为:第一,语义结构的不对称。新式和原式语义上存在着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前者如:“取关”对应“取消关注”或“取消关联”。后者如“微信公众号”对应“公号”或“公众号”。第二,句法结构的不对称。大多数新缩略语的句法关系与原式保持一致,但仍有部分(2.3%)改变了原式内部的句法结构。如下表3所示。
表3 新缩略语新式与原式的句法结构的不对称分布表
语义的丰富度是指一个词语往往有多个义项,而新缩略语的词义呈现单一化。由于缩略原式往往表义固定且明确,缩略后语义不变,通常仅有一个义项。除“尬唱”、“尬舞”、“尬演”外,剩余305个新缩略语均为单义词。语义透明度是指通过构词语素直接揭示整个词义的程度。尽管缩略过程中会截取具有标识作用的语素构成新式,似乎可以标示词义。但若听话人对原式不熟悉或缺乏语境支持,即便是文化程度很高的人也很难顺利解码。
名词为新缩略语的主要词类(64.9%),动词次之(30.5%),兼类现象少(1.8%),详见表4。这是因为名词或名词性成分复合化程度高,形式较为冗余,而交际中可充当的句法成分多,使用频率高,有简缩的需要。其他词类衍生的新缩略语数量极少,说明各类实词的横向发展不平衡。
表4 新缩略语词类分布情况表
构词和造词是从两个不同平面对词汇进行考察。[3]78我们认为,构词法是从共时平面分析词的内部结构,即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造词法是从历时平面探析词的产生原因。简缩法是改造法的一种,造词材料为词汇材料和混合材料。值得注意的是,缩略与并合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造词法。缩略通常是比词大的单位词汇化的过程,并合则是“为构词造句提供符合节律需求的新语言成分”[4]1-3。后者是双音节词简缩为单音节的构词语素,是语素化的过程。该类语素往往句法自由,韵律不自由。譬如“尴尬”并合成“尬”。
不同于上古汉语单音词的历时复音化,缩略的词汇化发生在共时平面。本节将分项讨论缩略语词汇化过程中的造词法问题。
缩略法的造词手段主要有缩合、截字、拼缀、节略、准缩略、共项提取6种,据能产性逐一解释和例证如下。
1.缩合法造词。缩合是新缩略语的主要造词法。缩合型新缩略语共139个(45.1%)。缩合法的原式是结构相对紧密的两个或几个词。先对原式进行分词,然后紧缩掉每个词的后面或前面,将剩余部分粘合在一起。
白技—白色技术 电商—电子商务 大税改—大型税制改革
2.截字法造词。89个(28.8%)新缩略语由截字法创制。原式通常为多重短语或小句,从中截取不相邻的“代表字”,然后粘合起来,也可以易序排列。所截“代表字”本质是汉语音节。
单贵女—女性单身贵族 六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发推—在推特上发送信息
3.拼缀法造词。拼缀型新缩略语共29个(9.4%)。相较于缩合法,拼缀的原式结构更为松散,造词手段是从每个词语中选取代表性语素进行拼合。
高富帅—身材高、有财富、相貌帅 时度效—时间、尺度、效果
4.节略法造词。节略法创造的新缩略语共28个(9%)。节略是通过把原词的某一部分或者某几部分略去,保留其他的部分。略去的“节”可能是一个语素、词或者是短语。
大谣—网络大谣 微信圈—微信朋友圈 电桩—充电桩
5.准缩略法造词。新准缩略语共18个(5.8%)。“准”表示由缩略部分和未缩略部分组合而成。英语缩略语与汉语语素、词拼合而成的缩略形式也属于准缩略。
迷马挑战—迷你马拉松挑战 洗鼻指数—清洗鼻腔的指数 AI医生—Artificial Intelligence医生
6.共项提取法造词。该类新缩略语仅有5个(1.6%)。原式为带有相同语素的并列式短语,从中提取出不同的语素,与共有的语素项进行拼合。
专快车—专车和快车 黑灰产业—黑色产业和灰色产业
缩略造词过程中对原形式的改造和词素提取受到语言社团成员共同认知心理的规约,表现在以下造词原则中:
1.避繁趋简原则。为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说话人会尽可能地省去语言中冗余、重复或不必展开细说的部分,这样既避免了语焉不详、重点不明,又在不影响交际值的情况下提高了交际效率。受该认知心理的影响当缩略形式不够简洁时,说话人会进行再次缩略,以满足语言社团最易容忍的适度词长。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居保;红色通缉令—红通令—红通。
2.首字优先原则。转喻突显的认知心理表现为在缩略过程中优先选取首字作为“代表字”。受汉语从左至右阅读的线性思维顺序惯性影响,词首位置通常最能吸引注意、便于记忆,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据蒋向勇(2014)对《实用缩略语词典》的统计,取首的缩略语占79.5%,优势明显[5]。当代汉语中约有86%的新缩略语通过提取原式的首位语素构造新式,其中缩合法126个、截字法78个、拼缀法25个、节略法18个、准缩略法13个、共项提取法5个。
3.避歧制约原则。受求新求异心理的影响,说话人会本能地对反复高频使用的词语感到厌倦,进而创造出新的词形。但缩略成型的选择时需要避免选取语素的词义与常用的、既有的词义相混同造成的歧义。在该原则的作用下,以下新缩略语是不能成立的,如:开封刀具厂缩略为“开刀”,铁岭锅炉厂缩略为“铁锅”。词形首先是声音形式,受到社会共同心理的制约。缩略形式一般不采用会产生不吉利联想的语音形式。以下缩略形式是无法成立的:计算机学院—计院(妓院),怀来县运输公司—怀运(怀孕)。
4.逆推激活原则。在语用交际中听话人需要对缩略原型进行逆推,才能获悉词义。除了依赖语境和听话者对原形式的熟悉度外,新式中是否选用表义明确的缩略单位也是帮助听话人更好地解码新式、获取原式的语义信息的重要因素。否则不同社会交际群体、不同语境中,对同一缩略形式可以逆推出各式各样的原式,造成交际障碍。譬如很难从“非典”逆推出“非典型肺炎”。
词是音义的结合体,韵律是语义外化的音响形象,句法是语素组合的结构关系,二者表里互依,共同制约构词过程。在新缩略语参构语素间的6种句法关系中偏正关系占主导(60.7%),详见表5。
表5 新缩略语句法结构分布情况表
通过对不同音节结构的缩略语进行考察发现,偏正关系均为主要的词法关系:双音双素62.8%,三音三素62.7%,四音四素45%,五音五素100%。缩略法是非词单位的词汇化过程,偏正结构适合构词,因此占有绝对优势。
双音双素新缩略语的主要句法关系表现为偏正和动宾关系,韵律均为一个音步,是无向音步(1+1)。无向音步既可成词又可造语,此时句法和韵律两种机制相协:表示典型词法关系的偏正结构能产性最强(62.8%),表示典型句法关系的动宾结构在该类缩略构词中仍有相当比例(25%)。如:蛋居、智轨(偏正),拓词、护蓝(动宾)。三音三素缩略构词中偏正式(57.9%)和主谓式(7.8%)的韵律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同向:韵律右向(2+1)对应句法右向(中心语居右)。如:城居保(偏正),我伙呆(主谓)。四音四素准缩略语(40%)的句法结构为偏正式,居前的两个简缩语素起限制作用,居后的未缩略部分是中心语。准缩略的韵律结构为2+2,韵律与句法相一致。如:洗鼻指数、失独父母。四音四素缩略多字格(38.7%)的句法机制为联合式,与韵律机制相协。如,不明觉厉、男默女泪。
三音三素新缩略语的构词机制和韵律机制存在部分对抗,韵律会优先对句法进行调适[6]30+36。首先,三音三素偏正式缩略构词中,9.3%的新缩略语韵律形式为1+2,其韵律机制向左,句法机制向右,二者反向对立。由于该结构不典型且不稳定,为满足发音习惯,韵律机制会把句法改造为2+1的结构。如:儿/联体——儿联/体、大/基建——大基/建。其次,三音三素联合式新缩略语的韵律形式为1+1+1(27.4%),该类音步为构语音步,整体构式义较弱。随着韵律的固化,内部节律变得“外松内紧”,构式产生之初的停延取消。韵律机制对句法机制进行重新判定,变为(2+1)的韵律结构。如:高/富/帅——高富/帅、走/转/改——走转/改。
新词语与社会发展关系紧密,它传递着社会发展的新信息和新观念。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汉语,为更好适应社会现实生活,应学习发展中的新词语。由于新词语是在基本词汇中根词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对于初级和中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同时学习新词语会增加学习负担,甚至对本身词汇学习形成语内干扰。高级阶段的学习者往往有较大的心理词库载有量、一定文化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词汇识记经验,应作为新词语的主要教学对象。现代汉语中缩略语的数量不多,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大多不够重视,导致学习者普遍对缩略规律的掌握能力弱。另外,若学习者对缩略的原式不了解,就很难理解缩略语的整体意义,从而造成学习困难。因此,新缩略语是新词语教学的重难点。
对新缩略语的掌握程度是消极掌握,即学习者可以认读、理解词义即可,而新词语存在寿命问题,不是所有新缩略语都有教学必要。根据新缩略语在各年使用频度和当下语言生活状况,教师应选择具有高稳定度的新缩略语作为教学内容,以确保实用性。如:电商、学硕、朋友圈等。其次,新缩略语领域分布十分广泛,其中生活领域最多(43.9%),网络领域次之(21.3%),经济、医药、政治等领域均有分布。教师教学时可优先选择教授生活和网络领域的新缩略语,政治、医药的舍去。
缩略造词是先正后逆的,而学习过程恰恰相反。学习者先接触缩略词然后倒推出原型词。因此,缩略语教学的关键是找出原型词,主要教学法应选用缩略原型逆推法:在缩略词的基础上倒推出原型词从而理解词义的方法。由于高级阶段的学习者往往具有一定汉语理论知识,为达到以旧带新、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新缩略语的造词手段和造词原则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教学法。
根据首字优先原则,80%以上的新缩略语是选用首字作为代表语素进行简缩的,特别是缩合型和拼缀型。根据该原则,教师教学时可先归纳缩略过程中的取首规律,如“取消关注”,选取两个词中的第一语素作为代表字进行拼合。同时,学习者可以对原语中的首位语素进行确定,从而根据上下文语境逆推解码原式。
截字型缩略语截取的代表字是以承载关键信息的语素为提取对象。教师教学时可先对语素进行逐一释义(解释其在缩略语中的构件义)从而对原式起到标记作用,学生根据各语素义进行串联从而推求原式。譬如教学“集赞”一词,教师分别解释“集”是“收集”义而非“集中”,“赞”是微信朋友圈中的一项功能“点赞”,让学生串联语素义进而逆推原式“收集朋友圈的点赞”。节略型缩略语中保留的是关键信息,略去的是次要信息。学习者可根据保留语素的词义快速推测出略去的部分,从而找出原式。
根据准缩略语和缩略多字格的特殊性,在教学时不宜逐一讲解各参构语素的语义,而应从语块整体把握其构式义,且不要求学生准确逆推原式。此外,缩略多字格具有结构定型性和语义整体性,如果易序或换字,则原构式义就消失了。“喜大普奔”就不能变成“大喜普奔”。
词汇中的各类特殊形式,以其个性突出的特点给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造成困难。缩略语作为其中一种,在当代汉语新词语中占比显著提升,从而成为高级阶段新词语教学中的重难点。本体和应用研究的融合互补能有效破解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境。词汇计量研究发展了二语词汇教学既注重数量又注重质量的教学理念[7]8。通过引入数据库技术,对新缩略语进行计量研究,能够把握住新缩略语不同方面的特征,从而将相关词语类聚成群,充分挖掘其结构、功能、语义上的共性和个性,进而改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注 释]
①文中凡涉及到现代汉语中缩略语相关数据均是对201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进行统计后得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