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新媒体平台深度联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问题研究

2020-11-17 06:44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精准教学内容

吴 晖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外语系,浙江 杭州 311231)

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借助双一流高等学府的建设,2017年党中央召开的十九大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新期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旨在基于国家、社会以及学生三个层次出发,培养具有国家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发展意识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从而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需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具有国家责任感、社会责任意识人才的第一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将以人为本精神作为核心,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15-21。网络思政教育通过新媒体平台的深度联动,从海量数据的收录和海量教学资源的投放,让高校思政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因而研究网络新媒体平台联动发展的思政教学精准化实施,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网络新媒体深度联动精准化全阈视角下的育人理念

(一)落实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网络的大力发展让人们的生活不再停留于现实空间,当意识活动同样侵入虚拟空间时,虚拟空间也逐渐成为人们活动、生活的主要区域,这一变迁过程意味着虚拟空间逐渐具备与现实空间同样的属性。教育活动也会随着人们意识活动在虚拟空间中的停驻得到发展[2]21-27。高校思政教育作为诸多教育内容之一亦不例外,同样需要在虚拟空间中形成体系和制度。然而教育活动在空间中的变迁并不等同于空间的转移,而是横跨空间形成的具有多个空间属性的活动。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和现实空间的横跨过程中,要注重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思政教育在网络和现实空间的有效结合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现实性是展开现实思政教育和网络思政教育的核心要素,网络空间的一切思政教育行为都是基于现实思政教育行为而产生的,也是基于现实思政教育进行的延伸。其次,在现实与网络空间的思政教育结合中,需要重视网络空间的去现实性[3]19-21。网络空间削弱了现实思政教育中的教育场景、施教者的身份等社会属性,去现实化的教学在发展中将原本思政教育核心之外的事物剥离,更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理念的传播等等。最后,网络和现实空间的思政教育结合需要重视全域的育人理念。全域育人即通过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有效结合,以全面覆盖的视角育人。现实和网络之间的有效统一也意味两者在思政教育中的平等地位,双重领域下的思政教育正是综合考虑了时代和教育双重属性,网络空间是时代属性,现实空间是教育领地,两者的有效统一是符合社会教育发展规律的[4]34-46。

在现实和虚拟空间的思政教育统一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行为、教育途径、教学要求都应该基于虚拟和现实的信息交互展开,在教育教学传承和创新的同时完成思政教学具有时代性的改革。

(二)落实资源整合与部门循环的有效结合

思政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系统化的整合与协调,能够让教育和学习工作的展开取得1+1大于2的效果。教育资源的整合也是教育资源展开优化配置的过程,在思政教育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再配置是网络思政精准化施教的保障。同时由于高校以单位为整体,资源的有效整合配置需要在高校部门内通过资源的循环来实现[5]104-105。因此,只有实现以高校为单位的各部门循环与资源整合之间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网络思政教育的持续推行过程中,仅由一所高校对内部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是不够的,这种程度的整合会使思政教学资源仍旧难以摆脱碎片化和冗杂化的趋势,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的展开不具有积极意义。思政教育资源务必要将不同高校和群体持有的不同思政资源整合在一起。将各个高校持有的不同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汇总、归纳、分类,并形成具有系统化的资源体系。

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资源整合与部门循环的有效结合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资源体系化工程。在此过程中,网络思政教育资源体系化建设必须以全域育人理念为先,让资源在不同高校中实现有效流转,并让学生能够在某一网络互动社区内真正利用思政资源,让资源在聚合与协同配合下发挥整体教育优势。

(三)落实数据可视化叙述与育人过程的再结合

网络的不断发展让数据可视化叙述成为可能,数据可视化叙述是当代信息传达的主流和创新方式。数据可视化对传统的叙述方式进行深度加工和创新,让抽象数据成为信息直观化表达的方式之一。数据的可视化叙述让信息的传播和表达形态更加直观,同时还能够降低信息的传播和收集成本。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数据可视化叙述能够对育人过程进行再现。传统思政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播和知识的传递受到一定时效的限制,但是数据可视化叙述能够延长信息的实效性。对于思政教育而言,信息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手段被存贮到云端,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展开学习。育人过程的再现不仅仅能让学生便捷地撷取教学资源,更能让教师在数据可视化叙述下学习前人的教学经验,改进自身思政教学方式,让思政教学在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之下凸显出不同的特点。

数据可视化叙述与育人过程的再结合关键在于教师对网络技术的再运用,全域育人理念之下数据可视化叙述是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精准化实施的核心手段,基于该手段才能构建网络思政教育的精准化实施途径。数据可视化叙述的定量投放与教学方案的定性设计相联合,让高校思政教学媒体平台实现了深度联动。

二、网络新媒体平台深度联动下的精准化教学路径

(一)思政教学内容上的筛选、识别

1.思政教学内容的筛选

在以往的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教育内容往往是既定的,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灵活编排,教学内容本身也不具备系统性。该种状况将直接导致高校网络思政教学体系零散,教育内容缺乏主体性。

在网络新媒体平台深度联动下的精准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筛选和识别。首先要根据网络平台上思政教育内容中社会关注点的不同进行筛选,对各类事件展开分类。按照事件的不同属性将网络思政教学分为若干教学领域。如图1所示,在高校网络思政教学工作展开过程中,教学内容可被划分为思政教学性质和教育内容两大层级,第一层级的判定标准为学生利益,其中包括了同学生利益相关的社会事件与校园事件、同学生利益不直接相关的社会事件与校园事件;第二层级的判定标准为教育内容,将网络思政教学领域划分为网络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文化教育、网络素质教育以及网络道德教育。基于该层次形成的结构能够对学生思政教育教学的展开更具有社会导向性,在思政教学中融入校园与社会事件,让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涵盖内容更加广泛。

就网络媒体平台深度联动下的思政教育而言,要实现精准化的实施必须完成教学内容的筛选。但是就当前思政教学资源而言,全网资源分布广泛且繁杂,因此高校之间要建立思政教学合作关系,成立思政教学的大数据资源库。网络思政教学必须具有数据意识,通过技术的运用结合思政教学思维,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通过自身对思政教育资源的内部整合形成信息的共享平台,平台资源与信息对校内所有学生开放。学生在具备系统化内容的信息平台中,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的阅读和学习,从而完成网络思政教学的精准化实施;思政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更新也需要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并重、宏观与微观信息更新并重等原则,确保网络思政教学资源能够保持与时俱进。

图1 网络新媒体平台深度联动思政教学内容筛选图

2.思政教学内容的识别

网络媒体平台深度联动下思政教学内容筛选工作需要伴随教育内容的识别共同展开,师生通过有效的信息互动和沟通,对高校所收集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再次的价值评估,从而构成线上与线下的双向联动机制,精准化展开思政教学工作。

就思政教学事件的筛选过程而言,按照与学生利益相关与否对思政教学的事件性质展开了划分。就与学生利益相关的社会事件分类而言,该类事件一般是指发生在社会,能够受到高校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或影响的事件;就与学生利益不相关的社会事件分类而言,该类事件是基于某种社会现象和主流价值观而可以延展到政治、经济市场调控等多个方面,不会因为学生言论而改变,且恰好与此相反,学生容易受到社会过激言论影响的事件;就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校园事件分类而言,该类事件一般是指发生在校内,且会因为高校师生的言论导致事态发酵和异化,对高校师生形象带来一定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的事件;就与学生利益不相关的校园事件分类而言,该类事件难以引起高校师生注意甚至不会产生舆论效应,但是如果被恶意利用,那么事态将会扩大。

针对上述四类事件,网络思政教学内容将进一步根据事件识别展开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展开从五大角度入手:一是网络政治教育。网络政治教育旨在通过对网络社会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取向。二是网络思想教育。教师和校方能够利用各大官方网站以及社交平台展开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高校内部的网站、论坛、电子期刊、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等都可以用于塑造正确的网络思想观。三是网络素质教育。网络素质教育是指获取网络信息的手段、过程、解读、理解、内化过程,信息的获取手段以及解读内化手段是网络素质教育的核心。网络思政教育需要教育者能够正确解读和辨析网络信息,并能够在网络中规范自我素质。四是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是从学生自身的行为约束出发,让学生具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调整等能力。网络道德教育要结合线上和线下教育展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五是网络文化教育。网络文化教育要求教师摒弃不健康和落后文化,通过网络正向价值文化引导学生锐意进取,重塑网络文化观念,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效率。

(二)教育资源动静态转置与应用

1.教学资源的动静态转置

网络互联时代的到来开启了资源共享的可能,以往教育教学资源传播受到地域和地域文化的双重制约,而网络突破了该种限制,让教育资源的共享更加便利。在此背景下,网络思政教学资源在大数据背景下能够得到有效的汇总,海量数据资源通过整合和再利用,能够创造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新价值。不同地域间高校的资源联动和大数据库共享让教学资源的动静态转置极易实现。传统思政教学资源是静态的,思政教学内容以代代相传的形式单向传播。而大数据库共享状态下的思政教学资源实现了流动,不同高校思政教学资源的动态传播和思政教学资源库能够随时随地更新数据库资源,收纳实时案例与思政教学新资源,这些都能够促进思政教学资源的精细化利用,从而实现网络思政教学的精准化实施。

2.教育资源动静态转置下的应用

思政教学大数据应用平台的构建不仅需要收录思政教学资源的相关数据,更需要通过收录学生的个人相关数据整合学院内部的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库强大的信息收录和分析能力,提高高校思政教学效率。在高校大数据库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通过数据的获取、分析与反馈形成个性化的思政教学方案,从而优化网络思政教学管理系统,落实思政精准化教学。网络思政教学数据系统包括:学生系统、舆论监控系统、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精准评价系统、智慧评定系统。学生系统中收录了学生所有的数据信息,并基于学生的行为生成精准化的特征描绘,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可及时展开干预;舆论监控系统可以监测学生对舆论的关注程度以及基本的情感态度,监测学生动态思想变化,从而展开引导教学;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推送生活、运动等学生感兴趣的新闻;精准评价系统通过学生基本的信息状况以及舆论态度等等,生成对学生综合素质评判的报告,了解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变化;智慧评定系统,则是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根据学生思想政治上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与提高方案。

在网络思政教学精准化实施过程中,数据系统构建完成后还需要借助平台的实现功能。就我国目前高校网络建设而言,高校数据系统可借助的平台分为校内平台和校外平台,校内平台是基于高校自身信息系统统计而形成的平台,该平台只对校内师生开放;校外平台是指网络发展下的多元数字交互平台。为了实现网络新媒体平台的深度联动,高校可以开启校内与校外平台互通的形式:高校与校外社交平台形成合作关系,在校外网络平台中搭建高校窗口,涉及师生隐私的信息仍仅在校园内部开放;而校外网络平台中则可以推送部分的校内信息等,从而扩宽网络思政教学的领域,实现网络思政深度教学。

三、结语

网络思政教学新媒体平台的深度联动能够真正有效落实思政的网络化教学,新媒体平台之间的深度联动突破了传统思政教学的阈限,让思政教学能够在全域内展开育人工作。新时代背景下各大高校在教学工作的展开中,应该摒弃高校的门户之见,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通过形成联动的媒体平台提高思政教学的精准化和内涵化。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精准教学内容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精准的打铁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