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2020-11-17 19:37石清,柳歌,海涛
支部建设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斜杠纳凉购物

地理信息服务成为民生新需求

当北斗系统成为新“罗盘”,城市越来越“聪明”,从快递外卖到在线问诊、远程看护,地理信息服务成为民生新需求。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支撑,提供位置服务的地理信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在疫情防控中,地理信息产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导航定位等技术,在保障疫情监测、人口迁徙分析、交通监控、资源储备、医疗废物处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向全球提供疫情动态地图服务。

“在疫情防控中,应急管理、智慧城市、交通物流等对地理信息产业提出大量新需求。”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孙玉国说。今年以来,“数字化防疫”经验表明,从卫生防疫到医疗养老,地理信息新需求不断释放,成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

在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全国首家AI全科诊所“地理信息小镇智慧诊所”模式开始走向全国。今春以来德清智慧养老再升级,“健康小管家”配备福利院每位老人并在居家老人尤其是独居、失能失智老人中推广,老人信息实时反馈至医生,需要时上门服务。

解决老龄化、慢性病增长、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成为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互联网巨头纷纷巨资投入。作为领先的病理行业服务平台,91360智慧病理网也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领投的乾兆基金及其关联基金在体外诊断领域完成投资已近20亿元。91360创始人狄峰说,病理领域人工智能化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诊断效率,使宝贵的病理资源惠及更多人。

地理信息与民生密不可分,现在的“绿码”背后就是地理信息大数据。今年将以召开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为契机,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智慧汽车基础地图、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攻关,服务于自动驾驶、智能医养等新基建需求。

(石 清)

青年 你准备好『斜杠』了吗

“不会弹钢琴的编辑,不是好摄影师。”“不‘斜杠’一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90后。”当下,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正成为一种“潮”标签。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斜杠青年”的队伍变得更加庞大。

“斜杠青年”,意味着新生一代青年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代表着一种流行风尚与生活态度,也是观照社会开放、进步、变革步伐的一面镜子。与传统职场中,单一、稳定、保守不变的工作框架相比,拥有多个职业、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能够在更多的岗位和空间中挖掘自身潜力,拓展自我能力。

“斜杠青年”不只是身份的叠加,自主选择的职业观和以兴趣为出发点的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丰富个体的人生体验,也能进一步释放个性、激发活力,有助于新生一代青年成长为多思多研的人才,在职场的海洋里乘风破浪。不过,“斜杠青年”不是想做就能做,需理性而行,不能盲目跟风。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撒胡椒面式”的选择和爱好,容易导致浅尝辄止、术业不精。广大青年要以理性审慎的姿态,看待“斜杠青年”的光环,特别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真正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优配置。

(柳 歌)

直播带货将有新规

经考察调研和深入研究,中国商业联合会前不久发布通知,要求由该会下属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牵头起草制定《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两项标准。这是行业内首部全国性标准,于7月发布执行。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直播带货”既有电视购物的节目形式,也有网络购物的邀约信息,还有广告代言的表现存在,产业链条比较复杂,网络主播、内容发布平台、产品供应企业等相关参与者缺乏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制。

据介绍,通过制定实施两项标准,有利于引领和规范我国直播购物和网络购物行业的发展方向,杜绝直播行业乱象,重塑行业生态,提升新零售行业的技术管理水平,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

(海 涛)

古人纳凉避暑的智慧

在中国,古人们使用的夏季衣料多为一些天然纤维。像丝、棉、麻等,透气舒适,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许多平民穿葛布衣物来度夏。有钱人家奢侈一些,喜欢穿纱衣、丝绸。

出行的话,除了油纸伞、凉帽之外,还有头巾、斗笠等防晒神器。日常纳凉,还可以摇摇扇子,素有“凉友”雅称的扇子还是一种艺术品,唐代绘画作书的团扇就很流行。

总而言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人们在古代有限的条件下,为安然度夏想尽了办法。种种用于避暑纳凉的方式、物品,乃至饮食,都包含着古人的智慧。

在古时候,还有热闹的“避暑会”。“凿池秋待月,种竹夏遮阳。”这也是古人纳凉办法中的一种:在院子里栽种竹子、芭蕉等植物,环境清幽兼具遮阳效果。

明代文人李渔写过《闲情偶寄》,提到自己夏日种荷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伴随着荷花、荷叶的清香,烦闷的心境自然开阔不少。

(昌 明)

世界气象界的“中国第五大发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仅48个字的24节气歌蕴含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已有千年历史的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瑞 儿)

猜你喜欢
斜杠纳凉购物
“纳凉公交”值得推广
宋徽宗:“天下一人”还是“斜杠青年”
纳凉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读者发言
圣诞购物季
嘿!斜杠/青年
纳凉之乡村田园美
哦!斜杠青年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