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指让学生以生活主体的身份参与学习,获得有活力、有价值的知识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思想的体现。培智学校的学生在智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知识。那么,如何在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呢?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化教学理念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培智学校的学生智力相对落后,很难像正常人一样去思考和学习。但是,这些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要想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就需要将学校教育视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进行生活化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生活技能。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角度选择生活化的素材和资料,将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生活是第一位的,数学可以服务生活。
如在学习“看台历”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实物,让学生认识日历的种类(年历、台历、挂历)。接下来,教师再结合一张2020 年10 月份的大台历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上面看到了什么。然后,教师仔细讲解日历上面数字的含义,讲解每个格子的含义。随后,让学生认识星期、认识日期,教师再讲某天发生的小故事,让学生回忆教师说的是在哪一天发生的,在日历上找出相应的日期的位置。如教师说,国庆节那天,学校会举办升国旗和文艺表演活动;十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学校会组织师生去山上秋游。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提示下,找出具体的日期,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掌握知识。
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学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培智学校的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相对不高,在思维方面缺少独立性和目的性,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流畅自如。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成人化的、抽象的语言不适合用于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借助生动、有趣、形象化的生活语言来教学,同时适当调控语言的速度、节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计算方法后,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语言促使教学过渡到训练阶段,然后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成果。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内容来教学,同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开展练习,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乐参与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对思维和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但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上。因为没有兴趣,学生学习会较为被动,他们的求知欲会大打折扣,学习、消化知识的难度也会随之加大。培智学校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亲身经历、实际问题与抽象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
培智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将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自食其力。数学具有工具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想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平时需要认真学习,反复练习,还需要树立开放的思想,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和掌握数学知识。这也要求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既要关注数学知识教学,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主动从数学角度运用知识,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数学加减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算一算各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多少位老师;学校一共有多少间教室,每间教室有几扇窗户、几张桌子;每学期要学几门课、几本书等,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消化数学知识。如在学习了“时、分、秒”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看钟表,认时间,感知时针与分针转动时的关系。
综上所述,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生活化教学可以发掘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智学校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角度去设计和开展教学,以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掌握数学知识,为学生全面、充分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