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息化教学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将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可以提高幼儿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学习阶段是幼儿的启蒙学习时期,对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良好补充,可以让幼儿在家庭之外的空间接受教育,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心理发育、智力提升等都有着积极的协同意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加强幼儿与其他同龄幼儿的接触,引导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获取快乐与知识,激发幼儿的集体意识、学习意识,提升幼儿的童年幸福指数,同时为幼儿后续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石。幼儿园教育活动可以规范幼儿的行为意识,促进幼儿健全性格的发展,通常细分为语言教育活动、科学教育活动、艺术教育活动、健康和社会教育活动等,而且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建顺应幼儿思维认知特点、智力发展规律的教学体系,实现良好的幼儿预备教育。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幼儿教学方面也进行了创新改革,推出了新课程改革教材。新课改强调以幼儿为主体,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之间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幼儿的技能。
幼儿刚刚接触学习,课堂教学是帮助其学习的主要形式。通过研究发现,幼儿在年龄较小时接触学习内容,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正确认识学习内容。相关专家学者对幼儿的教学进行了调查,发现现阶段部分教师的幼儿教学仍处于过渡阶段,虽然新课改教学已经正式提出,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教学方式,仍处于适应阶段。传统幼儿园教学活动过于凸显幼儿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幼儿教学主体意识的培养、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不多。
这种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方式与幼儿的认知方式和思维发展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自主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活动积极性的提高。新课改中曾提出将现代化元素与幼儿的教学相结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设施进行辅助教学,但少部分幼儿园由于资金有限,在课程改革时受到了资金方面的限制,很难采购大量的多媒体设备设施,实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影响,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幼儿的智力发育、思维特点等决定幼儿在幼儿教学活动中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而利用多媒体教育和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集中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信息时代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这也是信息时代幼儿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此外,教师应该根据幼儿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在幼儿教学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形式,利用视频、音频等形式的讲解,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课堂学习效率。
第一,探索教育法。探索教育法是幼儿教师启示幼儿根据其已知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未知事物并获取新知识的教育方法。借助探索教育法开展幼儿教学活动能极大地提升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很好地锻炼幼儿的主动探索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幼儿教师展示一个球、一个正方体,用同样的力气同时推动它们,球会滚得很远而正方体几乎不动。教师可以让幼儿自行重复这个实验,同时让幼儿思考并说出这一现象的原因,培养幼儿的自主求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二,游戏教育法。幼儿教师可以基于幼儿思维认知特点和智力发展规律创设教学游戏活动,增添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新颖性,可以极大地提升幼儿的思维活跃度,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及其学习规律,尤其适用于开展幼儿数学知识方面的教学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激发幼儿积极探求数学知识的意识,促使幼儿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其数学思维。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用鼓槌敲鼓,让幼儿根据教师敲击鼓面的次数说出对应的数字,这样能激发幼儿的表现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牢牢掌握数字知识并锻炼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反应力。
第三,比较教学法。幼儿教师可以借助比较教学法构建象形化的教学活动,借助直观、象形的事物比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活动思维,激发幼儿对该现象的求知欲,进而促使幼儿对其主动且积极地进行探索,提升幼儿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观察,同时根据教学重点提出问题启示幼儿进行思考。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准备两个大小、颜色、材质都不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仔细观察它们的不同,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可以提出类似“你觉得它们像什么?”的问题,引导幼儿对这些图形进行联想,发展幼儿的思维联想能力和想象力。
第四,操作教学法。幼儿的思维认知方式决定了幼儿有很强的动手操作欲望。幼儿教学教师要考虑幼儿的思维认知方式和心理特点,创设凸显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活动,还要保障该教学活动的新颖性、多元性、启示性,让幼儿在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获取知识、拓展思维。幼儿教师设计动手操作教学活动时可以借用幼儿身边的玩具、常用物品等,保障操作材料的充足,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独立动手操作的机会,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其一,将幼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信息时代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幼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其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有待发展,幼儿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构建绚丽、生动的教学活动背景,渲染幼儿教学活动氛围,让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激发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活跃度,促进幼儿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其二,利用网络教学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信息时代,科技高速发展,各种网络教学软件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网络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新颖、教学形式多样化,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较难真正掌握学习内容。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幼儿清楚地知道自身的学习弱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课程。网络教学模式不受时间的限制,对于课堂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幼儿可以在课后进行补习。采用网络教学视频的形式,延伸一些课外知识的教学,这样极大地减少幼儿教学活动的时间、地点的约束,有利于构建适宜幼儿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借助现代化科技进行辅助教学,将多媒体教学形式适当引入幼儿教学中,使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就可以掌握学习要领,幼儿教师还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现有幼儿教育方法中,为幼儿构建多元、高效的幼儿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学习意识,促进幼儿思维方式、智力水平的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幼儿预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