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浩丹 袁硕晗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同样为爱情奋不顾身,陷入爱情悲剧。虽然这两部作品的在创作时间上相差了二百八十多年,作品中的主人公安娜与杜十娘也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阶层,但若将她们同置于命运悲剧上作比较,就可以发现她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她们同为才貌双全、性格刚烈坚强、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她们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既有强烈的自身解放的要求,却又难以摆脱封建精神的桎梏。她们的命运始终充满着悲剧性的矛盾,但由于所处的时代和对爱情理解的差异,她们的悲剧又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格调。[1]
1.1 才貌双全
美丽与神秘并存的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的一切,简朴的黑衣裳、圆圆的手臂还有美丽的脸蛋都是迷人的,[2]而杜十娘是京中“教坊司”名妓,弯眉水眸,脸如莲萼,唇似樱桃,面貌不凡。虽是风尘女子,但多才多艺,美貌与智慧并存。[3]
1.2 性情刚烈
当安娜和杜十娘遭到抛弃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安娜在火车的呼啸中结束了自己的爱情和生命,十娘则纵身跃入滚滚波涛。她们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不代表他们的软弱和妥协,而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自己的爱情理想,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用自己的生命向当时的社会与腐朽制度抗议,向不理解甚至是蔑视她们爱情的世人抗议。她们生命的宣誓体现了她们顽强刚烈的一面,二人性格上的执着刚烈,不肯向现实屈服造就了她们的爱情悲剧。
她们渴望拥有爱情,她们勇于追求爱情。她们用自己的热情换来了爱情,但都难以摆脱封建精神的桎梏:安娜遇到了渥伦斯基,杜十娘遇到了李甲,虽然渥伦斯基和李甲都为她们所倾倒。但是她们所遇皆非良人,最终都遭抛弃。
当美丽迷人的安娜爱上年轻英俊的军官渥伦斯基时,她为了追逐自己的爱情决定离婚,可虚伪冷酷的卡列宁却为了保留“体面”而拒绝和威胁安娜,他允许安娜做渥伦斯基的情人,但二人仍需继续维持表面虚伪的夫妻关系。之后,虽然安娜和渥伦斯基度过了一段短暂却幸福快乐的日子,可渥伦斯基因为安娜与丈夫离婚后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对安娜的爱逐渐冷淡;而当杜十娘遇到“忠厚志诚”的富家公子李甲时,便“情投意合”,她将部希冀寄托于李甲身上。 然而她却始终没有逃脱悲惨命运的束缚,当她设法赎身离开青楼后,却又遇到阴险好色的孙富,而李甲则背信弃义,只为千两白银将十娘卖于孙富。
安娜生活在十九世纪的俄国,当时的制度,观念正处在急剧变化之中,人性的自觉不自觉地觉醒,人们希望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羁绊,可反动腐朽的封建农奴制仍具强大的阻力。在当时,上流社会只要能维持表面的假象,就不会有人指责。但是安娜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公然向社会虚伪道德挑战,揭开了人们虚伪的面具。
杜十娘生活的时代,商品经济兴起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金钱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很中重要的位置,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由宗法伦理转向利益驱动。而杜十娘作为一个误落风尘的女子,社会地位底下,饱受封建的制度的摧残,书中的杜十娘与老鸨儿,李甲与孙富,甚至杜十娘与李甲这对“有情人”都是建立在金钱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社会中,金钱与利益至上,没有生长真情的土壤,“情”就像柔弱的嫩芽,没有养料和水分,只有死亡。而杜十娘积攒“百宝箱”的原因,也正是她想要利用“百宝箱”来换取爱情,换取幸福,换取“人”的生活。
安娜把爱情看作自己的一切,更是看作自己生命的唯一希望,她甚至为了爱放弃了自己的家庭与儿子,她的盲目使自己的爱情走向了坟墓,她的不成熟使自己陷入爱情悲剧。[4]她因为需要爱,而相信自己有爱,并认为自己有能力去爱,但她的“爱”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是物质的爱,是因为对方的风度、才华而产生的爱 。她将全部自我都建立在这份爱情上,失去这份爱情后她就活不下去了。当渥伦斯基对她逐渐冷淡,她要报复渥伦斯基对她的冷漠,她要用最为激烈的方式去做斗争,一句“您会后悔的”更是预示了安娜的疯狂。[5]
而杜十娘为了过一种“人”的生活,她处处小心,费劲心机,步步为营,对于李甲的爱情始终带有警惕,可在当时的社会中,她又不得不以这种警惕之心来完成自我的救赎。在与李甲相识之后,她精心设计了赎娶、 苏杭浮居、 求亲劝解、 携杜归家的一系列万全之策。可当杜十娘以为自己就要迎来自己的幸福生活时,那些却又如海市蜃楼一般,转瞬即逝。为了自由,她煞费苦心,费尽周折,为了爱情她愿意不顾一切如飞蛾扑火般奔向爱情。但她苦苦追寻来的却是背叛与抛弃。十娘不顾一切地顺从本性,不愿被金钱物质所驱使,最终选择跳进滔滔江水之中,焕发出了一种神圣而悲壮的意味。
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情”字,虽然安娜与杜十娘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阶层,但在她们身上都闪烁着追求爱情的光辉,她们为爱情选择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为爱殉葬,她们将自己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与追逐纯洁爱情的生活理想留在人间,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共性,引起人们共鸣。而她们的悲剧精神也在失败中得到了升华,为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