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张涵)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9年12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2019)”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经济回顾与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从工业化的角度谈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进入了工业化后期。要按照工业化后期的阶段性特征,结合其他经济体的发展经验以及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来看待我国经济增速。当前,要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最根本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十四五”期间,我国城乡发展关系调整的方向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指出,我国正在经历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历史转型。结合我国当前乡村经济发展现状,他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注重搞活农业,“活化”乡村,实现生产要素重组,提高土地回报率。在此过程中,应先“活业”再“活人”,要推动知识资本进入乡村。此外,要推动城乡融合的体制创新,以农地制度改革支持农业转型,以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支持乡村产业转型,以宅基地制度改革支持村庄转型。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阐述了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正相关理论的应用。他提出,广义价值论不仅能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能够引导发达国家正确地对待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赶超。从广义价值论来看,一国的综合生产力水平既取决于出口产品的绝对生产力,也取决于进口产品和贸易国进出口产品的绝对生产力。在国际分工交换体系中,不仅应关注分工所产生的相互依赖性,也应关注自身自给自足能力的提高。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明显的结构分化,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泰岩从宏观经济形势及发展导向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周期的调整期、新旧动能的转换期、经济改革的攻坚期,经济下行趋势不容乐观,投资、消费以及全国各省市的财政收入都有持续下行趋势,企业经营也面临困难,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应当着力于推动消费与服务业的增长,并改善和提高新经济的比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认为,当前我国的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面临的压力也在加大,但整体来看仍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对此我们应当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势,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道路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一致认为,要立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走势,保持战略定力和信心,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以及新华社等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