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旺 王金龙
曹县利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坚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严格把好耕地复垦、旧村拆迁、新区建设等关键环节,整县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城镇化“两新”融合发展和美丽家园、生态田园“两园”共建,全县共建成新型农村社区95个,入住群众24.8万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8万亩,全县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撬动乡村振兴,对于旧村保留价值较低、宅基地占地面积较大的沿黄流域和平原地区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借鉴意义。曹县相关改革经验做法被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发文在全省予以推广。
科学布局村庄规划。曹县坚持“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原则,将全县807个行政村进行分类,突出向小城镇、交通便利村和产业特色明显的地方聚集,确定了镇驻地聚集型、工业园区聚集型、中心村聚集型、开发区城边村聚集型、原村改造提升型等五种类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统筹推进安置区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服务设施规划的有机衔接,每个社区预留15%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同步配套规划学校、社区服务中心、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在安置房户型规划上,探索了“5+1”多层楼房带电梯、“3+1”多层楼房、二层联排别墅、单层老年周转房等多种模式。在规划村庄时,广泛征求各村群众代表的意见,规划草案出台后在村内公示,经村民代表签字后报乡镇备案,确保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
多方筹措周转资金。通过加大资金整合、争取银行贷款、强化融资平台建设等多种方式破解项目周转资金难题。成立涉农资金整合办公室,将分散在财政、国土、农业等多个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支持试点村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农发行8亿元长期贷款作为项目建设资金,与土发集团等国有融资平台开展合作,由融资平台投资进行项目建设。鼓励村民自拆自建、联户建设,由村民自行按照村里统一规划建设两层联排新房,或者几户联合按社区规划统一建设多层住宅。对家庭困难的住户,县政府积极协调信用联社和各家银行,在贷款上予以倾斜支持。
严格把好项目质量。从项目审批到群众搬迁入住,整个项目实施大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主要包括项目审批、旧村拆迁、新区建设、土地复垦、指标交易、项目验收等环节。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曹县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占25%的权重,对完成年度任务且考评前10名的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且考评后3名的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处理。在新区建设过程中,成立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每天深入工地,切实把好工程质量关。
同步发展配套产业。以农村新型社区腾出土地为重点,各乡镇都成立了土地流转机构,将复垦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集中,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到企业务工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有效解决了农民“上楼”后的就业和增收问题。配合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全县规划建设了10万亩黄河故道现代农业园区、10个万亩特色产业园和5个万亩特色产业带,带动全县50万亩特色种养快速发展。
党建引领征地搬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两委班子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带头拆迁,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给群众算经济账、社会账、环境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在每个拆迁村设立现场指挥部,一线作战,早集合、午碰头、晚调度,吃住在村,现场办公。各试点社区通过召开群众大会,选出威信高、公道正派的群众代表,制定补偿方案,全程参与入户丈量、房屋评估等环节。社区建成后,成立新的社区党总支,继续保留原行政村两委班子,自然减员,逐步退出,保证了村级党组织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