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理念下沈阳地域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2020-11-16 05:53梁甜甜陈平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课程思政文化

梁甜甜?陈平

摘 要:“文化+”与高等教育行业深度融合,引入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掘“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拓展“文化+”融合理念下的文化传承路径研究,从而释放“以文化人”新动能,增强文化自信。本文立足沈阳市地域文化,把高校课程思政作为文化传承主阵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文化教育融入其中,以队伍建设、内容建设和载体建设作为主要路径,实现沈阳地域文化传承,增强城市文化自信,从而进一步推动沈阳市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文化+;课程思政;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27-02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靈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应当在学习和认知中不断地增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播,从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然而,当下的文化语境呈现出信息渠道多元化、文化成分全球化的表象特征,文化传播日益丰富,文化互动日益频繁,那么如何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中引导当代大学生汲取优秀文化的力量,进而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主渠道,各门课程都要树立起责任意识,发挥好渠道作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3]由此,课程思政概念应运而生。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大背景下,高校语言类课程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最突出的阵地,必须与思政理论课程相配合,在“文化传承、以文化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文化+”融合理念为高校实现“文化传承”教育提供新思路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具有7 200年的人类居住史和2 300年的建城史,拥有多民族文化、盛京文化、现代工业文化等地标性特色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2]那么,在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通过“文化”与不同元素的跨业态融合,形成“文化+”创新教育发展模式,让沈阳地域特色文化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宣传、交流和传承,这对于增强地域民族精神传承,坚定城市文化自信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化+”融合理念拓展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文化传承”提供新的思路。立足沈阳市地域文化,结合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视角来进行“文化+”创新融合教育多元化实现路径探索,这对于加强沈阳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教育和传承,加强沈阳市历史文化建设,提升沈阳市文化品牌影响力,增强城市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内涵研究之“文化+课程思政”,释放“以文化人”新动能,推动沈阳地域文化传承

从内涵上讲,“文化”是基础,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点。通过“文化 +”把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发挥、运用出来,有助于形成地方经济社会的多维发展。“+”就是融合,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概括,是充分发挥优势文化的作用,将文化创新深度融合于各个领域从而加强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

作为高等教育的从事者,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如何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凸显沈阳地域文化优势,发挥“文化传承、以文化人”的思政功能呢?本文认为这需要“文化+课程思政”的创新融合。高校外语课程作为一门通识类课程,以语言知识和跨文化教育为根本任务,以“全方位育人”为教育观,为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工作就业服务,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被认为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也被称为“隐性”思政课堂。“文化+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的内在驱动力,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提供多元融合教育模式,从而释放“以文化人”新能动,推动沈阳地域文化传承。

(二)“文化+”外延研究之“文化+队伍”“文化+内容”“文化+载体”,释放“以文化人”新动能,实现沈阳地域文化传承

从外延上讲,“文化+”是方法论,能够整合和优化文化资源要素配置,形成创新融合发展新常态,并为跨元素融合提供新载体和新模式。

以“文化+队伍”“文化+内容”“文化+载体”三位一体跨元素融合新模式作为“文化+”的外延研究,构成了实现沈阳市地域文化传承的多元路径,从而实现“文化+”创新融合理念下高校外语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本文认为从队伍、内容和载体三方面进行文化传承建设,这三条有效路径的高度统一,协调合作,可以释放“以文化人”新动能,实现沈阳地域文化传承。

三、“文化+”融合理念下沈阳地域文化传承多元路径研究

(一)沈阳地域文化传承队伍建设之“文化+使命+责任”路径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是“文化+课程思政”创新教育体系下的文化教育与传承的主导者。这对于教师的思政理论知识、综合文化修养、本地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教育创新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1]作为一门跨文化学科,部分教师自身文化储备不足,对本地文化更是一知半解,但是又不会主动学习充实自己,这是缺乏文化传承使命感的表现。还有一些教师在困难和挑战面前选择退缩,只局限于教材中的有限知识,只关注课堂的有限时间,这是缺乏文化传承责任感的表现。因此,“文化+使命+责任”文化传承队伍建设路径,是以基层教师党支部为建设根据地,通过常态化的思政理论学习、以“沈阳地域文化”为导向的党建项目、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素养,增强文化知识储备,从而提升文化传承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二)沈阳地域文化传承内容建设之“文化+专题+多语言”路径

有了素质过硬的文化传承队伍,“选择什么内容来推动和实现文化传承”就成为了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沈阳的地域文化也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如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就违背了教育的初心,失去了教育意义。“文化+专题+多语言”文化传承内容建设路径,是以整合和优化文化资源为建设根据地,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在校大学生地域文化缺失情况,确定“沈阳地域文化系列专题”,如具有代表性的“盛京文化”“现代工业文化”等。同时,发挥外语专业优势,融入语言特色,形成英汉双语版的文化传承专题资料。一方面,这些双语文化资料可以适时地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进行地域文化传播教育,从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更多地去了解沈阳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从而加强地域文化传播,坚定地域文化自信,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双语文化资料还能够帮助解决沈阳市历史文化景点双语导读信息的英译问题,提高沈阳地域文化外宣资料语言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沈阳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

(三)沈阳地域文化传承载体建设之“文化+新媒体”路径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颠覆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让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新媒体技术应用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可以充当重要载体,实现“泛在”文化传播模式。“文化+新媒体”文化传承载体建设路径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沈阳地域文化专题”制作系列微课或公众号图文推送,通过新媒体进行推广,不仅可以让沈阳的优秀地域文化被社会广泛认知和了解,还能够增加跨地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加快文化传承的步伐。

四、结语

“文化+”理念以及由这一理念所衍生出的经济、社会、产业、科技等新的发展方式正在迅速发展起来,“文化+”与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研究能够促进相关行业领域的进步,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文化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向,“文化+”与高等教育领域的融合也必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创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路径。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责任,尤其是高校外语课程,在输入英语目标语文化的同时,也要输出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守好课程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文化+”融合理念为高校外语课程发挥好本土文化传承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创新路径。“文化+”理念的内涵和外延让思政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之间形成了更为广泛的、更有深度的创新融合。作为沈阳高校,将“文化+”理念融入到教育过程中,对于实现沈阳市地域文化传承,坚定城市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段伟.“文化+”理念的内涵及外延[J].传承,2016(12):158-160.

[2]刘伟刚.沈阳城市文化特征简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5(9):179+186.

[3]徐玉生,蔡瑶.开展“启拓教学”提升思政课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7(17):10-12.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课程思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