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药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采用前后对比的形式,将研究前半段(2019年7月-12月)药品检验中结果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研究后半段(2020年1-6月)药品检验中实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前后半段各抽取相同的500份临床样品进行比较,比较药品检验中结果偏差的发生率。结果:药品检验中实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前500份药品样品检验结果不合格率为3.00%,药品检验中实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后500份药品样品检验结果不合格率为0.20%;两组对比(x2=12.4492,p=0.0004)。结论:在药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有助于缩小药品检验误差范围,降低药品检验结果偏差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规范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品检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180-0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患者对药物质量与疗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药品的检验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药品检验能够保证药品的质量,在临床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药品的检验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造成检验结果的偏差。基于此,本次试验展开探究,重点分析药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采用前后对比的形式,将研究前半段(2019年7月-12月)药品检验中结果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研究后半段(2020年1-6月)药品检验中实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前后半段各抽取相同的500份临床样品进行比较,比较药品检验中结果偏差的发生率。本次研究涉及的500份临床样品中,有西药350例,中药150例。
1.2方法
药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内容包括:。
1.3方法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JJF1001-1998),简称误差。一个量的真值,是在被观测时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大小,只有完整的测量才能得到真值,而实际上任何测量都有缺陷,因此,真值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由于真值无法確切地知道,所以误差也无法准确知道。由定义可知误差是两个量值之差,即误差表示的是一个差值,而不是区间。误差是一个具有确定符号的量值,或正或负。过去通过误差分析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误差”,实际上是被测量不能确定的范围,并非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从词意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有效性的可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从传统意义上理解,它是被测量真值所处范围的估计值,但是真值是不存在的,是难以达到的理想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数。而在JJF1059-1999中的定义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不论采用何种定义,其评定方法均相同,表达形式也一样。 规范中的定义有些抽象,我们姑且给出更通俗解释,不确定度一词指可疑程度,广义而言,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反映了人们对测量结果不能肯定的程度,或是对测量结果正确性的可疑程度,也是人们对真值所处范围或测量误差可能的范围的一种估计。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应掌握对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既不遗漏,也不重复”的原则,但对较小的分量来说,有些重复或遗漏是可以容忍的;在不确定度分量中如果发现有显著的系统性的偏差,则应将测量值修正后再评定。该系统性偏差是否显著可以用t检验来判别;在不确定度分量中如果发现有粗大误差或明显异常值、离群值,则应将其剔除后再参与评定。剔除的方法可按GB4883-2008《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进行[1]。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 按有无量纲分类,可分为绝对测量不确定度和相对测量不确定度。绝对不确定度即不确定度的量纲与被测量量纲相同;相对不确定度指不确定度除以测量值的期望(平均值),无量纲,常以百分数表示[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核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发生率。
药品检验中实行实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前500份药品样品检验结果不合格率为3.00%,药品检验中实行实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后500份药品样品检验结果不合格率为0.20%;两组对比(x2=12.4492,p=0.0004)。
3讨论
药品是用于临床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能够对人体机能进行调节,促进人体机能恢复正常的一种物质。药品包括中药材、化学制剂、抗生素、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以及诊断药品等等,种类多种多样。药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药品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不得出现差异,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着客观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管理制度因素的影响,药品在保管过程中有出现管理环境控制较差、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品积压、药品过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4]。
综上,在药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有助于缩小药品检验误差范围,降低药品检验结果偏差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规范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芸.不确定度评定在药品检验中的研究进展[J].商品与质量,2019,(28):71.
[2]吴玮.测量不确定度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7,30(1):289-290.
[3]魏晓翠.药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养生保健指南,2016,(18):168-168.
[4]胡丹.测量不确定度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概述[J].海峡药学,2016,2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