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中音乐鉴赏

2020-11-16 18:58侯张平
天津教育·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梁祝音乐鉴赏核心素养

侯张平

【摘  要】高中音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音乐鉴赏,在讲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升华作品的社会价值。本文介绍了如何紧抓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几个“三”来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结构中的三个组成部分:三个主要情节;三次倾心对话;三段演奏高潮。

【关键词】音乐鉴赏;核心素养;梁祝;作品中的 “ 三 ”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7-0138-02

【Abstract】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 of high school music lessons is 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xplaining musical works,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high school music disciplines and to sublimate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work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grasp the "three" in the violin concerto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for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three components in the structure: three main plots; three hearty conversations; three climaxes .

【Keywords】music appreciation; core literacy; Liang Zhu; "three" in the work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誉为爱情中的千古绝唱,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学生对这一文学故事耳熟能详。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出现能够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如何用音乐语言讲述故事情节,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作者将中国戏曲元素融入西方协奏曲中,突出体现“核心素养”所要求的世界范围内各种音乐形式的结合,旋律优美,结构新颖,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而以怎样的授课方式,使这段经典的音乐作品真正进入高中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在讲述这一作品的时候,首先要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特殊时代背景和社会制度,这也是理解其事件起因、发展过程以及最终结局等诸多音乐内容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强调:要紧抓作品中的几个“三”进行讲述,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的结构、理解作品的内涵、体验作品的美感。

一、三部曲式结构

这是一首单乐章标题性音乐作品,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形式,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前面加上引子,后面省略尾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呈示部,小提琴奏出纯朴美丽的爱情主题,梁山伯与祝英台经过三载同窗、共读共玩,建立深厚的情谊,而且这种情谊已经升华为爱情。如果没有外力的干涉,他们的生活定会幸福、祥和,获得大团圆的结局。爱情主题可以重复欣赏一次,让学生随着音乐哼唱主旋律,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能力。展开部,以祝员外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不容许祝英台自己决定婚姻大事,这和祝英台追求爱情自由的思想完全对立,形成矛盾的两个方面。展开部就描写矛盾双方激烈斗争的过程,以封建势力的胜利而结束。再现部,竖琴再次响起,引人回味。长笛、双簧管描绘出来的优美景色已经不在人间,而是云烟缭绕、虚无缥缈的天国境界:彩蝶双飞,悠然起舞……在人世间不能盛开的爱情之花,只有在天国才能尽情绽放。

二、三个主要情节

从文学的角度而言,这一爱情故事的发展过程围绕着三个主要情节来推进的,即草桥结拜、英台抗婚与投坟化蝶。第一个情节是草桥结拜,这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友情建立、爱情开始的标志。因为志同道合,两人由一般的同学关系发展为结拜兄弟。这里的情还停留在同性间的吸引与敬重。随后,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情感已经由结拜之情演变成朦胧的男女之情。而创作者运用乐队齐奏的方式表达出他们两个相遇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传达出对他们由衷的祝贺,希望有情人能够终成眷属。

第二个情节是英台抗婚,这是矛盾双方进行激烈斗争的过程,也就是争取爱情与破坏爱情的经过。他们追求的是恋爱自由与婚姻自主,这与封建礼教制度中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信条相违背,因此注定是失败的。这是矛盾双方激烈斗争的段落,在这一段的结束处出现第二次乐队齐奏,速度偏快,旋律轻挑,大有封建势力幸灾乐祸、小人得志的讽刺意味。这种曲风占了上风,优美动人的爱情之音就只能暂时败下阵来。

第三个情节则是投坟化蝶,这是斗争的结果,也是爱情的升华。从现实的层面来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在封建礼教制度的重压下没能成功,可祝英台纵身投坟,又宣告了她所坚守爱情的胜利。此时,乐队出现第三次齐奏,铜管乐器宽广有力、悲壮大气,表现人们痛恨封建制度、颂扬真挚爱情、同情梁祝遭遇的心情。

三、三次倾心对话

从人物的角度来看,此首小提琴协奏曲是以小提琴指代祝英台,以大提琴指代梁山伯。而小提琴与大提琴,即这对恋人一共有三次内心的对话,从而诉说爱情中的甜美、缠绵与离别、伤痛之情。

第一次对话出现在草桥结拜时。两个人的对话是以大提琴开始的,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祝英台是一个性格内敛、情感含蓄的传统女性,所以大提琴先说话,而且大提琴相对比较平稳,因为在梁山伯看来他是遇到了一个知己、兄弟,而小提琴祝英台音区较高,短短的六个小节的谱子就有三个八度大跳,表现祝英台内心的喜悦,至于他们所说的内容,一前一后,这个说完那个说。

第二次对话是十里相送依依惜别时。这个时候的祝英台已经把梁山伯当成她的爱人,但是她又不便于直接说出口,就借用眼前的景物做比喻,暗示梁山伯。在音乐里面,这些内容是:水中的一对鸳鸯、井底的两个人影……祝英台为梁山伯的迂腐而着急,所以,祝英台在长亭惜别的这次对话中先说话,两个人都感到分别的惋惜,所以音区相对较高。

第三次对话是在楼台会时。一年以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孩子,又回想起他们三年同窗的林林总总,以及十里相送的不断暗示。为此,梁山伯悔恨交加,急忙赶赴祝家庄探望祝英台,这个时候小提琴奏出哀伤的倾诉,无比痛心地告诉梁山伯,这一段时间她与父亲进行怎样艰难与激烈的斗争……梁山伯在这次对话中首先说话,表达自己的后悔,祝英台说话的音区很高,可以看出祝英台的无奈,以及悲伤的程度……

四、三段演奏高潮

从欣赏者的听感来说,如果只有平铺直叙,这样的音乐作品未免单调。而用音乐语言讲故事,旋律线条需要波浪式向前推进,而那个浪头就是乐曲的高潮部分。乐曲的展开部出现祝英台与封建势力的较量。小提琴的惶恐不安代表着祝英台抗争中的心态,雄厚、低沉、有力的声音代表着顽固不化的封建势力,两者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冲突,而两个主题交替出现,将整个乐曲逐渐推向第一个高潮。不过,英台的抗婚最终以封建势力的胜利而告终。

而梁山伯因为懊悔自己的迂腐不化,以及对祝英台的无限思念,从而积怨成疾、郁郁而终,此后的作品以散板、快板的形式来表现。为了增强悲剧的效果,作品借鉴中国戏曲元素,交替使用京剧中倒板和越剧中嚣板的紧拉慢唱手法,逐渐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哭灵。在独奏小提琴奏出最后一个音之后,锣鼓管弦齐鸣,这时,祝英台大吼一声:梁兄,我来也……纵身投坟,全曲达到最高潮。

高中学生对于情感的认知已经趋于理性,有着强烈的自主音乐需求。音乐教师要利用音乐作品的讲述欣赏,合理地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文化。要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学生才能通过音乐形式及其内容的学习获得审美感受,領略艺术的魅力。《梁祝》无疑是最为典型的例子,通过对其音乐符号与爱情故事的细致解读,从而有效实施中学期间不可或缺的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伍湘涛.大学生音乐欣赏理论基础[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1987(09).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梁祝音乐鉴赏核心素养
周总理和《梁祝》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里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