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利 任晓荣 王文娟
摘要:虽然当前关于有机磷农药致急性重度中毒抢救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肌注有机磷农药致急性重度中毒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就2例肌注有机磷农药致急性重度中毒的诊治进行了介绍,希望为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肌注
【中图分类号】R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87-02
1 临床资料与救治
1.1 病例1
患者,男,52岁,因感情问题,往右臀部外侧注射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约10ml,后意识不清8h入院。既往曾有自残病史。入院查体:神志不清,脉搏56次 /min,呼吸12次/min,血压90/60mmHg,被动体位,面色苍白,全身湿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3mm,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布满水泡音。心率56次 /min,律齐。余未见明显异常,右臀部外侧注射部位周围皮肤青紫。辅助检查:毒物检测血液中检出少量敌敌畏成分(定性),胆碱酯酶活力20%,心肌酶:乳酸脱氢酶423.5u/L,肌酸激酶280u/L,肌酸激酶同工酶40.4u/L。血气分析:PH7.29,氧分压52mmHg,二氧化碳分压58mmHg,剩余碱-10mmol/L,乳酸mmol2.25/L。诊断:①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②右臀部外侧深部软组织化学性烧伤③中毒性脑病。④Ⅱ型呼吸衰竭。⑤代谢性酸中毒。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导尿、吸氧、吸痰、建立液路;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完善相关检查。复能剂和抗胆碱能药的应用,以及纠正酸中毒、抗感染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等。并血液净化治疗1次。右臀部外侧注射部位,由于注射较深,解剖部位血管、神经较多,入院时已经8h,药液已扩散,无法切开减压冲洗,局部给予0.5%碘伏棉球消毒针眼周围皮肤,然后用2%碳酸氢钠溶液浸湿纱布湿敷,湿敷时保持碳酸氢钠溶液敷料的湿度,每2-3h更换一次敷料。入院72h,患者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撤离呼吸机成功。但患者发热,体温38.6℃,,右臀部外侧注射部位逐渐出现疼痛难忍,肿胀加重,压痛明显,右下肢活动受限,局部超声注射部位深部3cm处可见2.0X3.2cm液性暗区,考虑深部脓肿。补充诊断:右臀部外侧深部脓肿。给予超声引导下深部穿刺,抽取血性液体3ml送检,化验报告:可见脓细胞,毒物检测:微量敌敌畏成分(定性)。在内科整体用药前提下,调整抗生素,并在超声引导下深部穿刺抽液,抽净后用生理盐水与2%碳酸氢钠溶液交替冲洗[1],无血性液体后,拔出穿刺针,术后用康复新液纱布外敷,前3d每天一次,4-7天隔1天一次。7天后,体温正常。继续康复新液湿纱布外敷,每天换药1次;住院26d,各项检查结果正常,局部注射部位愈合良好,痊愈出院。
1.2 病例2
患者,男,19岁,往左手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6cm处,注射敌敌畏约8ml,后意识不清2h入院。既往“抑郁症”病史2年,间断服药。入院查体:神志模糊,脉搏52次 /min,呼吸12次/min,血压90/60mmHg,被动体位,面色苍白,全身湿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1mm,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水泡音。心率52次 /min,律不齐,偶发早搏2-3/min,余未见明显异常。左前臂注射部位周围皮肤紫暗。注射针眼处可见直径约1cm 大小血泡,左手腕活动受限。辅助检查:毒物检测血液中检出少量敌敌畏成分(定性),胆碱酯酶活力20%。心肌酶:乳酸脱氢酶601u/L,肌酸激酶352u/L,肌酸激酶同工酶98u/L。血气分析:PH7.30,氧分压62mmHg,二氧化碳分压47mmHg,剩余碱-8mmol/L,乳酸mmol1,25/L。诊断:①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②左手前臂深部化学性烧伤③中毒性脑病。④代谢性酸中毒⑤心律失常---偶发室性早搏。入院后立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导尿、吸氧、吸痰、建立液路,气管插管,开放气道;完善相关检查;复能剂和抗胆碱能药的应用,以及激素、纠正心律失常、酸中毒,止痛、抗感染药物等器官以及心理干预治疗等;并血液净化2次,间隔12h。局部用0.5%碘伏棉球消毒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消毒范围大于皮损外围5cm,用无菌注射器吸净水泡内的渗液,后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泡内。以清洗、分解泡内农药成分,防止农药再次渗入吸收,再用生理盐水清洗泡内。如此用生理盐水与2%碳酸氢钠溶液交替冲洗皮损创面2-3次,最后用2%碳酸氢钠溶液湿敷。生命体征平稳后,考虑患者注射时间较短,为防止药液继续吸收,请外科会诊,立即在局麻下行左手前臂切开减压冲洗术[1]创面。术后用康复新液湿纱布外敷,每天换药1次;住院20d,各項检查结果正常,局部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痊愈出院。
2 讨论
(1)吸收迅速,进展快,症状重。肌注药液直接经肌组织吸收入血,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由于肌肉组织有较丰富的血管网,注入肌内后迅速扩散而被吸收,具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致局部坏死[2]。
(2)阻断吸收困难。肌注与口服不同,病人到医疗救治机构时,大部分药液已吸收,且注射部位较深,局部解剖位置较为复杂,神经、血管较多,切开减压冲洗难度大。
(3)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由于肌注途径比较特殊,中毒途径隐蔽,且肌注后吸收快,症状出现早,患者瞬间即昏迷,如肌注时无人在身边,很容易误诊,需要首发现者收集、保留患者身边残留物(注射器等),并将患者及残留物迅速一同就医及毒物检测,以便明确诊断,并及时针对性治疗。同时要重视及时严密观察肌注局部情况。
(4)针对性局部用药,效果明显。由于注射部位是吸收的唯一途径,因此,尽最大努力,尽早分解局部药物成分,清理残余药物非常重要。有机磷农药一般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而丢失毒力[3]。所以第一时间,我们在局部针眼血泡内,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以清洗、分解泡内农药成分,防止农药再次渗入吸收,同时用生理盐水与2%碳酸氢钠溶液交替冲洗皮损创面2-3次,并随后反复用2%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深部脓肿形成后,在超声引导下深部穿刺抽液,抽净后用生理盐水与2%碳酸氢钠溶液交替冲洗[1]脓腔;以及在第二例切开减压冲洗术中用生理盐水与2%碳酸氢钠溶液交替反复冲洗创面;针对性局部用药,减少了药物吸收,缩短了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伤残率,促进了局部的愈合。
(5)掌握好局部切开减压冲洗术及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或穿刺抽液时机。我们认为,时机的掌握要根据肌注后来院时间长短,注射部位深浅,局部解剖神经血管分布情况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等决定。肌注后3h内,如果注射部位浅,局部解剖神经血管分布情况允许,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考虑切开减压冲洗术,尽量减少吸收;如果时间超过3h,注射部位较深,局部解剖神经血管分布复杂,可采取局部2%碳酸氢钠溶液湿敷,密切观察。待脓肿形成后,如果注射部位浅,局部解剖神经血管分布情况允许,可切开引流。
(6)要重视心理治疗在临床中的作用。因两例患者有自残或抑郁症病史,且入院清醒后情绪不稳定。故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治疗与护理,多与患者交谈,给予安慰,并做好家属工作,配合医护人员给患者多方面的支持。
(7)注射途径引起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机制,报道罕见,有待研究。根据临床局部表现、切开减压肉眼可见,考虑为肌注有机磷农药→作用注射部位→先沿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进入血循环,同时农药直接刺激作用注射部位周围组织、血管、肌肉、神经等→引起局部广泛小血管通透性增强,大量液体外渗、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血管周围水肿、出血,使间隙内容物的体积增加→继而间隙内压力增高→形成局部肿胀、疼痛、温度升高、青紫、液化脓肿形成等。同时存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抗炎性反应综合征学说也在临床上逐步得到证实。
参考文献
[1]孟庆义,邱泽武等.化学毒剂与有毒化学品中毒急救处置中国专家共识2015[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1):868
[2]孟昭全,聂振明,孟靓靓.实用药物中毒急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8
[3]都鹏飞,杨明龙,龚维龙.中毒急救手册[M].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