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富有生命力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

2020-11-16 02:13罗欢
写真地理 2020年34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罗欢

摘 要: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专业一门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为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广泛,知识跨度宽,实操技能容量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探讨了《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阐述教学优化,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高效内化。

关键词: 中职; 电子技术; 富有生命力;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4.184

1 课程特点

我校电子专业所选《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类专业通用教材,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第四版)。该书课程内容涵盖广泛,知识跨度大。在内容上,以三种常见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为切入点,依次重点讲解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稳压电路等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共八个章节,十个实验。在跨度上,从模拟电路的经典电路到数字电路的逻辑门电路。在实验选材上,分别选取章节知识点中的重点知识之一进行展开。本书涵盖的电学基础知识理论性极强,每一章在知识上虽做到了由易到难,但部分章节之间关联不太紧密,因此在实操技能上显得容量大,难度突出。

2 教学现状

2.1 师资参差不齐,差距大

纵观我校发展历史可知,师资出现了严重“老青”两级分化,“中坚砥柱力量”薄弱。老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可谓“得心应手”,他们更多关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实验练习却表现截然相反,即“重理论轻实践”;而年轻的新教师,对于理论知识往往一知半解,却热衷于各种新鲜事物的涌动,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只是对传统工艺及旧产品的了解却甚微,因此无法将知识的继承性和来龙去脉全盘呈现给学生[1]。因此,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授课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懂理论不懂操作,一部分懂操作不懂理论。

2.2 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倦怠

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有些学生3年学习生涯毕业之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二极管烧坏的现象,都不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是什么原理,他们根本没有活学活用。因此,对于大多数具有“畏难”心理的中职学生,往往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出现学习倦怠。

2.3 教学方法守旧,教学资源受限

由于学校实训场地及设备有限,在开课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发生偏离的教学,学生由于没有实踐操作的机会,缺乏实际感受,很难提高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又或者由于老师教学方法守旧,认为“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要独立自主进行,学生理论学习不全面,到实习时不能很好利用理论知识,也就不可能用理论来辅助实习训练[2]。”这样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3 教学优化

3.1 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也是教师授课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材料和基本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组织优化,选择最本质最重要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三个角度精选授课内容:一是从学生特点的角度;二是从基本理论和重要概念的角度;三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

因此,考虑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时应做相应的调整:

其一:以生为本,从认知规律出发。学生初中毕业的主要任务是升学,升入理想的高中。在这个分水岭,中考成绩优异的同学踏入了普高接受更高更全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而成绩欠佳的同学只能步入职高,本课程是学生结束九年义务教育踏入高中第一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专业入门”课,或者称为“专业引导”课,即让学生知道自己所读的专业主要学的是什么,将来干什么用,毕业适合找什么样的工作。基于此,本书的内容尽量偏向元器件认识,简单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简单电路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适当也可以将一些前沿科技发展史。

其二:以生为本,重在基础学习。

学生的“储备知识”是初中物理或科学里展示的有关电及电路的简单知识,认识的元器件仅限于电阻,电容,电感,本书绝大多数内容对学生而言并不“基础”。因为学生还没有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角色转变,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没有真正适应职高的学习生活,所以尽管二极管、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非常常见的电子元器件,但对于欧姆定律都还没有理解的学生,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即使学生上课听懂了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当运用到实际电路中,可能就对为何电路中灯泡不亮的问题感到一头雾水。放大电路是三极管的经典应用,其内容博大精深,中职学生不可能学的那么透彻,在第一学期入门课中只需要让学生了解二极管的简单应用,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不需要“讲深”,但需要对最最简单的应用“讲透”。

其三:以生为本,从学校实际出发。

针对每个学校后期开设课程的不一样,本书的内容可以进行节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将集成运放和正弦波振荡电路放到第二学年开设“模拟电子技术”进行详细讲解,门电路及组合逻辑时序电路放到“数字电子技术”中进行详细阐述,晶闸管放到第三学年变流技术中重点讲解。

3.2 “教”“学”方法优化

在放大电路及稳压电路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是解决该课程学习的关键。当学生真正掌握了电路分析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一通百通,心理上就不会惧怕复杂的电路,从而在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在教学具体实施中,可通过如下四点做法来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

结语:职高生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于电子电工课程往往厌学情绪浓厚,这就需要职高教师在教学上要多动些脑筋,多花些心思,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6]。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富有生命力的电子技术课程,这些优化方案可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理论+技能”双达标,体验学有所获的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蒲土年.构建富有生命力的电力拖动课程教学[J].舟职学报.2017.

[2] 曹红.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课堂与创新.2007.

[3] 塔西尼亚孜,塔提力克.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