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新活态,开拓“非遗”新思路

2020-11-16 02:24张盼盼
戏剧之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非遗第二课堂

张盼盼

【摘 要】汴绣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手工艺,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学校是重要阵地。传承“非遗”文化,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在学校开展实践,探索汴绣第二课堂具体的实施路径与方法,发挥汴绣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职业素养,以实现第二课堂育人的新格局。

【关键词】汴绣;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劳动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0-0173-02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以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自2006年起,河南省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各级政府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开展了全方位的传承。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为着力点,开展第二课堂形式的育人活动,探索职业教育传承“非遗”新活态,引领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掘地方文化,留住手艺,推动职业院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一、“非遗”汴绣的内涵与其历史价值

汴绣,是汉族传统的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汴绣起源于宋代的汴京,汴京是當时世界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汴绣则是手工业中重要的门类,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的皇宫内设置有“文绣院”,绣工达数百人,由此可见宋代汴绣发展的辉煌程度。

汴绣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色彩秀丽著称。2008年,汴绣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汴绣是现今开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价值和意义,汴绣的发展和演变反映了宋代都城的历史、经济、文化、政治背景,对于挖掘开封地区的内在文化价值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汴绣是一种手工技艺,是机器大生产所不能替代的,是一种文化生产力,能够创造经济价值,这是汴绣的外在价值;最后,汴绣的表现形式丰富,为了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现代汴绣从针法、构图、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汴绣的表现效果不断优化、应用价值不断提高,蕴含了珍贵的文化内涵,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开封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民俗价值。

在高职院校中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汴绣教学活动,传承“非遗”汴绣文化和汴绣技法,发扬中国传统手工艺,开拓“非遗”保护新思路,让大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感悟中国艺术的传承,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二、汴绣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一)了解汴绣文化,陶冶道德情操

汴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将汴绣第二课堂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与活动中进行价值观引导,让学生了解汴绣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以及民族精神,以“德育教育”为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注入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汴绣文化的同时,呈现出具有社会指向性的“美”的艺术。在课堂中结合模块内容,安排艺术实践,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以“非遗”汴绣为着力点,将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与劳动、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在开发学生智力和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完成情商培养、道德塑造以及团队精神的打造。

(二)认识汴绣图案,培养审美能力

汴绣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凝聚了中华人民大量的心血和传统美学理念。学习汴绣,发现汴绣之美,培养学生发现美、认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将“美育教育”贯穿于第二课堂的实践中,是建立第二课堂的重要目标。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阐述了“美、美学、情”的关系,他指出提升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目标,而这些能力都是从对“美”的审视的能力上获得的。汴绣通过图案赏析、设计以及针法等活动进行艺术表达,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受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和美学修养。

(三)学习汴绣工艺,开拓探索精神

汴绣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针线进行艺术创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首先,学生通过“用手思考”参与到汴绣的整个过程,其中需要注入个人的细心、耐心以及自信心,其过程本身即在探索;其次,沉浸式的汴绣活动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回归到最原始、最朴素的技艺本身,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最后,通过针线的训练,培养学生做精细动作的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劳动意识,开拓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汴绣第二课堂的培养路径及方法

(一)制定职业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实施的本校化方案

1.搭建特色汴绣第二课堂课程体系

第二课堂具有灵活性,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选择与搭建,可开设汴绣特色社团以及汴绣创业等充满活力的课程。根据汴绣的基本特征,进行“模块化”和“项目化”课程教学,其中包括汴绣通识模块、汴绣基础模块以及汴绣综合模块三大模块建设,在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如:《汴绣鉴赏》通识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对汴绣的热情、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刺绣艺术与实践》作为汴绣基础模块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能够理解和熟练运用针法;《刺绣与创意》作为汴绣综合模块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图案、自主选择或创新针法进行图案填充的能力。通过搭建特色汴绣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汴绣技艺,并进行创新设计。传承“非遗”汴绣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特色创新,设计“非遗”汴绣产品,打造汴绣特色产业,将汴绣推向市场。

2.构建完备的汴绣第二课堂实施手段

第二课堂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上均存在灵活性的特点,只要符合人才培养规律、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都可以尝试在第二课堂中推广。为高职院校学生打造丰富多彩、与时俱进的汴绣第二课堂,不仅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汴绣第二课堂改变了大学公选课边缘化等问题,加入社会调研、汴绣厂参观考察、文化沙龙、学术讲座以及产品创意角等多种实施手段,寻求第二课堂建设的新方式。

3.拓宽汴绣第二课堂的发展空间

在第二课堂中推行“兴趣——能力——职业”的体系,以兴趣为先导,以提高能力为基础,以拓宽职业选择为目标,结合创新创业理念,开发基于河南开封本地的汴绣文创产品,推广汴绣技术,创建汴绣产业孵化园,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素质水平。

(二)引进汴绣传承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1.“请进来”与“走出去”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大学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汴绣第二课堂,邀请汴绣传承人定期进行汴绣讲座,将手工艺人“请进来”与学生参观汴绣厂“走出去”相结合,使学生在认识汴绣工艺的同时学习汴绣传承人身上的工匠精神以及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品质。以社团为形式,在节假日以及暑期进行多种形式的“三下乡”活动,如组织学生走访汴绣厂进行实习与实训、观看汴绣作品展览活动、参加汴绣研学活动、开展汴绣“三下乡”帮扶活动以及拍摄汴绣主题纪录片等,以多种方式“走出去”,帮助学生了解汴绣,认识汴绣技艺,了解汴绣的内在精神,弘扬汴绣文化。

2.促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高职院校与汴绣工厂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学校与汴绣企业签订战略协议,企业定期派汴绣传承人以及汴绣工匠到校进行实践指导,学校与社团要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学习汴绣工艺,通过校企融合,使学生熟悉行业规范,更好地理解岗位职责与岗位需求,这样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和职业竞争力,实现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由于汴绣属于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兼顾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思维、基本理论与文化内涵、艺术人文与工艺创新,因此,要将学校与企业融合,在提升素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确保第二课堂实施质量,构建第二课堂系统考评机制

1.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成效分析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通过记录调研、实地考察、主题讲座开展等进行学习成效分析,注重学生对汴绣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理解、对针法的掌握以及对汴绣图案的设计和创新能力,根据具体的任务完成情况确立科学的测评标准和评价体系,分为职业道德、品德修养、基础知识、文化素养、拓展能力、创新精神等不同的测评内容,并通过平时反馈与综合反馈,判断学生的阶段性成效和综合性成效。

2.建立教师的奖励体系

完善教师的绩效制度,稳定第二课堂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将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工作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把第二课堂与教师的德育建设挂钩,设立积分制度,为职称评定提供参考,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教师投入到第二课堂的建设中来,落实第二课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将汴绣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手工艺,留住手艺,同时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学生对传统手工艺文化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從而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培养坚韧的劳动意志。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传承“非遗”,开拓“非遗”保护新思路,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培养德艺双馨、心灵手巧的新型工艺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丽娟.浅析艺术类大学生第二课堂构建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7):68-69.

[2]李岳.艺术院系“第二课堂”活动育人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5):5-8.

[3]孙蕊.开拓职业院校“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Z1):60-63+1.

[4]王辉.立足传统,开拓创新——浅谈民间美术在高职院校中的传承与发展[J].职业,2018,(07):79-80.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非遗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