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摘要] 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涉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及都城营建实践。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遗存有两条城市中轴线,一条是金中都城市中轴线,虽然地面上无建筑遗存,却有800多年的历史;另一条是由元大都营建时确定的城市中轴线,历经明北京城向南拓展、清北京城进一步完善、民国北京城的城市改造、新中国天安门广场改造,成为有750多年历史的城市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作为今日北京城市的脊梁与灵魂,仍呈现活态的文化遗产状态,正在积极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揭示其文化内涵。为此,本文从现存活态的北京中轴线与都城的关系、中轴线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特别是建筑名称和建筑匾额所提示的文化寓意入手,梳理其文化内涵,提出“中正和谐”这一文化现象,作为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的精髓。
[关键词]北京城;中轴线;中正和谐;文化内涵与精髓
[中图分类号] 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20)04-0001-07
一、 北京有两条中轴线
北京城有两条中轴线,一条在今广安门外滨河路,是金中都城市中轴线,距今有860多年,是北京地区第一次大规模营建都城——金中都留下的城市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南北走向,南起金中都城丰宜门,北止通玄门,主要建筑有丰宜门、龙津桥、宣阳门、应天门、大安殿、仁政殿、拱辰门、通玄门等。这条中轴线因地上建筑都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只能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勘探找到其遗迹,一般人们很少提及和了解它。经过北京市文物局对金中都遗址的努力保护和2004年西城区人民政府大量投入修建金中都公园,现在人们能够在广安门滨河绿化带看到金中都宫城大安殿遗址以及白纸坊立交桥西鱼藻池遗址等。其中大安殿遗址建有青铜纪念阙,鱼藻池遗址立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标识。最重要的是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撰写了《金中都城鱼藻池遗址简介》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侯仁之指出“金中都城宫苑遗址可见者,唯鱼藻池一处。……近年营建西厢工程,于鱼藻池以东约二百米,发现大型建筑遗址夯土层二处,南北相直,可以确定为金中都大安殿与大安门故址所在。”[1]这条中轴线虽然历史建筑遗存少,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北京地区传承中国早期城市中轴线的重要实践,建筑规模和形式仿照了北宋都城汴京城中轴线,而宋都汴京城中轴线又传承了北魏、隋唐以来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以皇城、宫城,尤其是以皇宫大殿为中心,城市中轴线向南直抵都城正南门,向北直抵都城正北门,轴线不仅使都城、皇城、宫城布局庄重、大气,一贯到底,而且将都城和展现皇权的重要建筑都安排在轴线上。另一条中轴线就是北京老城现存的城市中轴线,它是继金中都城中轴线之后,重新规划确定的北京城市中轴线,距今有750多年,是经过元大都城创建、明北京城完善、清北京城提升、民国和新中国北京城进一步改造,成为我国现存最长、保存相对完整、设计理念神圣、更加体现中正和谐的城市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止钟楼,全长78公里,已经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资源所在、优势所在、魅力所在,成为人类城市规划的经典之作,成为北京城市看得见、摸得着,仍然起着城市文化发展脉络的活态文化遗产。
二、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特点
北京中轴线正在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2012年,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北京市主管部门和专家团队开始起草申报文本,加强文物保护与环境整治。经过专家团队调研,主管部门初步确定14处历史建筑: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城楼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这些初步确定的历史建筑已经说明,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不是虚轴,而是由众多历史建筑群组成。我们常说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中轴线上这些建筑,每一处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或寓意,串联起来,就成为北京都市规划最富有文化内涵的遗产,成为支撑城市骨架的脊梁,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开始了解和认知北京中轴线。例如,北京演艺集团旗下的北京民族乐团为了向世人展示北京中轴线魅力,用民族管弦乐演奏 《中轴》 乐章,从永定门至钟楼将北京中轴线分为八个乐章,即展示北京城门文化的“一城永定”;讲述北京市井民俗的“坛根儿情”;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精神的“正阳雨燕”;颂扬华夏江山社稷的“天安九州”;彰显皇家文化的“紫禁三和”;展示风花雪月的“春度景山”;聆听水文化的“水润万宁”;奏响和谐之音的“钟鼓和鸣”。八个乐章创意完全依赖对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的了解和升华。为此,系统了解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对宣传、展示北京中轴线十分重要。 由此,本文从南向北将北京中轴线上建筑文化寓意梳理如下:
1.一城永定,左右相安(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古代修建城池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城内人的生活,永定门修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尤其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变”,南下的蒙古部族对北京城周边进行劫掠。由此,北京开始修建外城,永定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修建的。永定门既是外城的重要标识,又是“城以卫民”、期盼永远安定的象征。永定门位于外城南城墙正中,同时成为78公里北京中轴线的最南端。当人们从城市南郊乡间道路来到永定门前,看到城楼,就知道要进城了。这座城门的文化内涵与北京的永定河、永定楼、永定阁、永宁阁一样,追求的是天下永远安定。在外城南城墙上,永定门居中,左安门与右安门东、西对称,相互呼应,形成“一城永定、左右相安”的文化寓意,这也是人们对城市保障人们安定生活的一种祈盼。 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追踪其文化渊源也是出自“城以卫民”之说。
2.天子出巡,敬天厚土(天桥、天坛、先农坛、市井民俗)。天桥既是明清北京帝都文化的标识,也是清末民初北京市井民俗文化聚集的场地。说是帝都文化标识,是说天桥修建于元明清三代,位居中轴线上,是天子南郊祭天、南苑狩猎必然经过的桥梁。北京老城从正阳门到永定门直线距离是3公里,从明朝开始就修建有一条专门供皇帝行走的御路。说“敬天”,就是皇帝从皇宫紫禁城出发,经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清门、正阳门,一直到天桥后折向东去天坛;说“厚土”是指皇帝从正阳门出来,经过天桥后折向西去先农坛。古代天坛没有东门、南门、北门,只在面向中轴线的西坛墙开两门,皇帝去圜丘坛进西坛墙南门,名“圜丘坛门”;去祈谷坛进西坛墙北门,名“祈谷坛门”。同样,先农坛也是面向中轴线在东坛墙开两门,皇帝去先农坛进东坛墙南门,名“先农坛门”;去太岁殿入东坛墙北门,名“太岁坛门”。当下,对古代社会皇帝“敬天厚土”的出行路线人们了解不多,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挖掘,可以古为今用,成为游览中轴线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对北京中轴线上的天桥、御道,以及天坛、先农坛历史文化又是一个整合,有利于整体了解天桥、天坛、先农坛的历史与文化。
北京老天桥的市井民俗文化是在清末和民国期间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天桥两侧形成了东、西市场,后期漫延到北至珠市口大街,东至金鱼池,南至天坛、先农坛坛墙根,西至香厂路。如今在地铁8号线天桥站西出口新修复了天桥小广场,有“四面钟”“四面钟”为北京老天桥,也就是天桥市场标识性建筑,原址在市场西南角,也就是先农坛坛根,是民国后引入西洋风的建筑。因建筑顶端四面均有圆形的计时鈡,俗称“四面钟”。的建筑标识,周围有青铜质地的“天桥八怪”雕塑;在天坛北墙根外金鱼池小区,有北京著名戏剧作家老舍的塑像,以及他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雕塑,在金鱼池居民小区内还有龙须沟遗址和小妞妞塑像等。
3.圣主当阳,崇文宣武(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正阳门是对元大都丽正门的文脉传承,得名于明朝正统年间,文化寓意是“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2]。 正阳门素有“国门”之称,是皇帝出巡、外来使节出入的都城之正门;正阳门左为崇文门,右为宣武门,是“左文右武”的象征。 正阳门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北京人因其在皇城前面,俗称其为“前门”“大前门”。“大”“大气”是正阳门的特点,也是北京文化特点。“前门楼子九丈九”就是说其城楼高大。正阳门由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护城河、正阳桥以及牌楼组成。民国初年为了便于市民出行,正阳门城楼、瓮城、箭楼进行了改造,留下最深刻的歷史烙印是正阳门箭楼成为观景建筑,在箭楼后面修建了登楼梯道和观景平台,箭楼箭窗装饰了水泥遮檐,墙体外延伸出水泥护栏以及西洋图案,新建筑材料水泥的使用,标志着北京由古老城市走向现代城市。在这种变化中,新型建筑材料钢铁、水泥起到了引领作用。由此,正阳门箭楼的装饰与法国巴黎用钢材修建埃菲尔铁塔表现为异曲同工。
正阳门是北京雨燕栖息地。北京人,特别是北京中轴线要讲好雨燕的故事。1870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在北京采集到雨燕的标本,命名“北京雨燕”[3]。北京雨燕每年立秋日之前就开始飞向蒙古高原,然后南下,沿着天山北麓到达中亚,向南穿过阿拉伯半岛,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在那里越冬后,于次年清明前后开始飞回北京城,雨燕有惊人的毅力,上万公里的飞翔不停歇,能够在空中觅食、调节体力,最后准时、准确地回归到正阳门城楼、箭楼,这种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是北京人的特点和精神。同时,“燕”还是北京的历史地名和文化标识,历史上北京有燕山、燕水、燕京、燕民等称呼,北京最早的先民可追溯到黄帝之后,为商人部落时部族崇拜物为玄鸟,有专家考证玄鸟就是燕子。
4.奉天承运,长治久安(承天门、天安门、长安街)。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称“承天门”,是仿照应天(即南京)承天门建造的,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木牌楼[4],后改为城台式建筑。承天门是封建社会皇权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标志性建筑。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诏,重修承天门,工程竣工后改称“天安门”,同时将皇城后门——北安门改为地安门,表明大清王朝希望天下安定,国泰民安。 天安门前为天街,两侧各有长安街,文化渊源于古长安,文化寓意是“长治久安”。在古代社会,每遇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在天安门城楼举行颁诏。颁诏时在城楼上设黄色宣诏台,宣诏官员要朗读昭文,然后由漆成金黄色的木雕凤凰口衔诏书从天安门城楼上坠下,城楼下由礼部官员用雕成云朵状的木盘承接。这个庄重、神圣的仪式被称为“金凤颁诏”,是明清两朝在天安门城楼举行的重大国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这里举行,天安门成为新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标识。
5.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正阳门与天安门广场改造)。伴随着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逊位,北京开始进入了民国时代,当时中轴线上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紫禁城变成了故宫,长安街被打通,正阳门瓮城被拆除,便于市民出行。第二件大事是20世纪50年代天安门广场改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建,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人民大会堂修建,突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做主的城市政治文化新主题。其中,人民英雄纪念碑记载着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历史画卷;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讲述劳动创造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人民大会堂是人民代表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装饰一新的天安门城台下,修建了人民观礼台;两条醒目的标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在天安门东西两侧的太庙、社稷坛也赋予了新的功能,太庙辟为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对市民开放为中山公园。在改造后的天安门广场最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建筑是人民大会堂。据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的北京城建集团老领导沈勃回忆,1959年9月9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来到大会堂工地,询问建筑的名称是什么,万里说“大会堂”或“人大会堂”,毛主席与大家讨论后确定叫“人民大会堂”。[5]
值得关注的还有天安门前、后的四座华表,它不仅是天安门的装饰,更是古代社会老百姓对封建皇权监督的一种祈盼。华表原型为“诽谤木”。传说在尧舜时期,官宅或衙署前竖立木杆,可以通过在木杆上刻画题写意见,起监督作用。进入封建社会,为突出皇权,“诽谤木”演变为雕刻有蟠龙、祥云纹饰的汉白玉华表,成为皇宫正门前面的装饰。华表上的望兽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的“犼”。犼形似狮子,好高处蹲守和瞭望。天安门前后四座华表在民间有着丰富的传说,属于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安门城楼前的一对华表为 “望君归”,城楼后的一对华表为“望君出”,是古代社会老百姓对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最朴素的监督与祈盼。
6.左祖右社,端正庄严(端门、太庙、社稷坛)。在古代社会中,端门与天安门是一模一样的城楼式建筑,只是两座建筑位置分前、后,均坐落在中轴线上,是“天子五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正中间的城门,也被称为礼仪之门,文化内涵丰富。端门突出“端”字。“端”有两个含义,一是开端,事物开始、起点,明清皇帝出巡仪仗存放于此,皇帝出巡端门城楼正中悬有大钟,出巡时钟声撞响,表示良好的开端;二是端正,即“端”有“正”“正中”之意,强调庄严中正。端门前有皇城两门(大清门、天安门),后有宫城两门(午门、太和门),前面是大清王朝、天下安定,后面是正午时刻,天下和谐;尤其是“端”与“午”组合,“端”为开始,“午”为正中;同时,“端”与“午”组合为“端午”,又是盛夏时节,天象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易经·乾卦》爻辞“飞龙在天”的吉祥卦象。
“左祖”为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右社”为社稷坛,今中山公园。 左祖右社为都城中轴线最经典的左、右对称,也是古代都市规划的重要标识性建筑。作为古代社会重要文化遗产——北京老城中太庙和社稷坛,我们既要珍惜、妥善加以保护,同时中山公园(社稷坛)又是最早对市民开放的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一种体现,其近现代文化内涵亦应得到维护和传承。
7.朱雀展翅,子午阳线(朱雀、午门)。午门是故宫(紫禁城)正南门,建筑造型不仅大气、庄重,而且像一个巨人拥抱天地宇宙。戏词“推出午门斩首”没有事例,迎接胜利归来的将军、举行重大国事活动有之。午门由于位于南北走向宫城南端,又被寓为太阳子午线,突出城楼面南正中位置。北京故宫是按照天之四野划分的方位,即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午门位于前,也就是南的方位,古年间还被称之为“朱雀门”或“五凤楼”(午门建筑体量为凤凰造型,有一对雁翅楼)。由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中国公路零公里标识”(位于正阳门城楼南向中轴线上)就传承了故宫设计的传统文化理念,在“0”的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方位分别用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图案标识。尤其是2019年通航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由于是沿着中轴线一直向南延伸,机场候机楼建筑采用金凤凰造型,寓意朱雀展翅,飞翔大兴。
8.中正和谐,内和外安(太和、中和、保和、天安、地安、東安、西安)。故宫(紫禁城)前朝三大殿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为天地阴阳之大和;“中和”为致中和;“保和”为圆满之谐和。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紫禁三和”讲述的是中华文化精髓——“和”文化,体现的是中正和谐的城市特点和景观。太和殿及太和广场是“和”文化最大气场;而“和”文化最高境界在于“中和”,也称“致中和”,达到不偏不倚的境界,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保和”是“和”文化吉祥、圆满的象征。三大殿与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在名称上形成“内和外安”,即宫城内“三和”,皇城外“四安”,谐音“思安”。
9.前朝后寝,天上人间(紫微星、紫禁城、象天法地)。明朝修建紫禁城的时候,传承的是象天法地的营建手法——天上有紫微垣、人间有紫禁城。古人认为,人间之上有天,天上也有管理者,即天帝,老百姓将其具化为玉皇大帝。皇帝自封为天帝之子,故称“天子”,按照这个逻辑,天子是受天帝指派管理人世间的。由此,天帝居天之中紫微宫(天体紫薇垣),天子居地之中紫禁城,这里是人世间的中心。 依据天象,天上紫薇垣内有15颗星宿,人世间紫禁城后寝宫也是15座宫殿,即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加上东六宫、西六宫,总计15座宫殿,这样就形成了象天法地、天上人间的宫殿建筑布局,故宫(紫禁城)成为天地日月星辰在人世间的化身。
10.景仰万春,江山永固(万岁山、煤山、景山)。景山筑于明代,是明朝永乐年间修建紫禁城时采取“挖湖堆山”的造园手法,利用挖紫禁城护城河的泥土在紫禁城后面堆积成靠山,被视为大明江山的 “镇山”,称“万岁山”或“万寿山”。明代景山还有“煤山”的俗称,是因在北方游牧民族围困京城时老百姓对外讲,景山下面是由煤层堆积而成,整座城市或宫城烧火做饭,包括冬季取暖不成问题,以此坚定守卫京城的信心,属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初年将明代“万岁山”改名称为“景山”。清朝不仅改了名称,对景山园内建筑景观也进行了全面梳理,例如在山前修建绮望楼;山后重建寿皇殿并将其建筑位置精准地放在中轴线上;最为经典之作是清朝乾隆年间在山顶修建五亭,准确说是五座亭式佛堂建筑,内置“五方佛”,藏传佛教称“五方赞”。 景山五座亭式建筑以万春亭居中,为正方形,体量最大,建筑样式为三重檐黄琉璃瓦;万春亭两侧为绿琉璃瓦黄剪边、重檐八角的亭式建筑,分别为富览亭、周赏亭;再外两侧为蓝琉璃瓦重檐圆形的亭式建筑,分别为辑芳亭、观妙亭。五座亭式建筑将北京中轴线上左右对称、中正和谐推向极致。
景山还是北京城的制高点,山高457米,万春亭高174米,总高度631米。站在万春亭向南眺望,可以看到故宫中轴线上宫殿屋脊一层层犹如龙脊,却看不见宫内人的活动,私密性很强;站在万春亭向北展望,可以看到中轴线北端高大的鼓楼和钟楼,整座城市在暮鼓晨钟统领下,炊烟袅袅,景象和谐。今日用望远镜再向正北远处看,景山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仰山,以及远处的燕山山脉连成一线,仿佛能感受到从燕山奔腾而来的龙脉。
11.一桥万宁,水穿京城(海子桥、万宁桥、澄清闸)。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建筑为万宁桥,也被称为“中轴线上第一桥”。万宁桥在元代俗称“海子桥”,因其西侧什刹海水波浩渺而得名;又因桥位于皇城后门,被老百姓俗称为“后门桥”。万宁桥为石拱桥,桥身、桥栏庄重大气,雕刻古朴富有生气。万宁桥名称的文化寓意是江山永固,万年永宁。此桥位于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澄清闸东侧。万宁桥与京杭大运河杭州城北的拱宸桥遥相呼应,拱宸桥向着北方、天子;万宁桥在京城中轴线上,预示京城江山社稷永固。万宁桥与中轴线南段的天桥南北呼应,体现天南地北、天高地矮的北京城传统建筑文化,即天桥高拱,万宁桥平缓,由此在适应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时天桥被拆除,万宁桥有幸保存下来。在万宁桥东、西两侧还有四只石螭,是一种四脚爬行怪兽,用于镇水,又被俗称为“镇水兽”。什刹海的水通过万宁桥流入玉河,由此形成蓝绿交织、水穿京城的景观。万宁桥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的传说俗话说水火无情。传说在万宁桥下有一块汉白玉石匾,竖着刻有“北京城”三个字,每当北京城雨季,地下水位上升到“北京城”石匾时,北京城就要防止洪涝灾害了;同样在潭柘寺内伙房灶台前也有一块汉白玉石匾,竖着刻有“潭柘寺”三个字,每当烧火做饭的火苗窜到“潭柘寺”石匾时,潭柘寺就要警惕火灾的发生。,以及桥下石鼠与正阳门外石马组成子午线的传说等。
12.钟鼓齐鸣,和谐之声(鼓楼、钟楼)。 鼓楼、钟楼为古代社会中的“岁时”建筑,钟鼓之声负责统领全城开关城门,规定作息时间,其方式是: 戌时为“定更”,击鼓鸣钟,城门徐徐关闭,交通断,净街;二至四更鸣钟不击鼓;寅时“亮更”击鼓鸣钟开城门,通行人。钟楼保存有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 每次撞钟有特点,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再十八,撞击两遍,为108声。钟楼还有铸钟娘娘的传说,与钟楼附近的铸钟娘娘庙一起构成老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鼓楼在前,为阳;钟楼在后,为阴。在钟鼓楼周围是大片的四合院落,古年间钟鼓齐鸣构成北京老城最和谐宜居之地。
三、 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与精髓
在北京中轴线上“中”与“和”是文化精髓。“中”讲究中心、中正,“和”强调中和、和谐。北京中轴线雄踞城市正中,既是城市左(东)、右(西)的中心,贯穿城市南北的脊梁;又是太阳子午线的象征,统领天地日月运转、春夏秋冬轨迹变化,成为城市的魂魄,展示出天、地与人庄重、大气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人们将这种文化现象称之为“尚中”,也就是中国的“中”,其形态是由方正的宫城(紫禁城)和中间穿过的轴线组成汉字“中”。“尚中”使远古先民确认自己在天地之中,是中央之国。而北京老城以故宫为核心,前(南)后(北)起伏、左(东)右(西)对称、整体布局犹如棋盘状,展现出一种吉祥、宁静与和谐。清初来北京的“脑木汗”大和尚认为整座北京老城与藏传佛教坛城相似,是吉祥之地。这种中正与和谐的文化内涵集中展现在中轴线核心段,也就是故宫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名称上。故宫在明清两朝被称为紫禁城,是仿照天宫紫薇垣在人间修建的。当时突出皇帝统治人间是奉天承运,由此,天安门在明朝称“承天门”,太和殿被称为“奉天殿”,当时前朝三大殿分别的名称是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到明朝嘉靖年间改名称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文化寓意有变化,增加了中华传统道家文化;到了清朝初年文化内涵又再次升华,这就是与中华“和”文化融合,三大殿分别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被称为“紫禁三和”。其中,太和是指天地、阴阳之大和。天与地是对立统一的,阴与阳也是对立统一的,这不仅是道家思想的渊源,也是中华先民的世界观和哲学的辩证法展现,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是对立统一的;对立是矛盾,统一是和谐,中华民族在“和”文化中非常重视“和而不同”,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和共生,和谐共荣。在太和殿之后是中和殿,“中和”是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境界为“致中和”,也被人们称为“中庸”“中道”“中观”。中和殿之后是保和殿,“保和”是吉祥、圆满之和,是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后的一种境界,《易经·乾卦》篆词中提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华“和”文化是多么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北京中轴线跳动的生命曲线,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
辽、金、元、明、清的北京不仅开始成为政治中心,中华南北文化融合也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特别是元大都的开放包容、明北京城中原文化北上与清王朝北方山林、草原文化并肩南下,进一步促进了中华多民族、多种宗教文化的融合。这种文化的融合是相互吸收和借鉴的,进一步抬升了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文化精神和理念。这种文化融合在中轴线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北京中轴线,不仅 “尚中”,而且“中”与“和”的组合更是一种提升。其中,“中”是“和”的基础,“和”是“中”的展现,两者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华文化中,“中”讲居中、正中、向心、凝聚,“和”讲亲和、仁和、和谐、和平。“中和”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是中国人的一种待人处事方法,或称生活方式。儒家经典《礼记·中庸》这样论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白话文就是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这种“中和”文化本质是中华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突出表現在紫禁城中和殿内“允执厥中”匾。这块匾的文化思想是昭示帝王的言行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符合“中庸之道”或称“中正之道”。这一思想继承者是雍正皇帝,他在养心殿中置放“中正仁和”匾。“中正仁和”是雍正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后所题写,从题匾内容来看是他对自己行为准则的要求,是座右铭,体现的是中华儒家的治国思想,即“中庸、仁爱”之道。而我们今天传承“中正”,就是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传承其公平、正义之思想。
北京中轴线不仅位居城市正中,而且前后建筑呼应,左右建筑或空间布局明朗而对称,形成对中轴线的拱卫。由此,北京中轴线不仅“尚中”,而且强调中正。这是不同于河南嵩山天地之中文化遗产所揭示的自然现象,是中华“尚中”文化思想的进一步升华。中正和谐的思想在北京中轴线上得到了实际应用和充分的展示。例如,以故宫三大殿为核心,向南,从正阳门到永定门,长长的御路是“中”,而永定门、正阳门是“和”,御路是皇帝出巡专用通道,是皇权威仪的展示,是中正、凝聚、向心;而永定门彰显的是“永远安定”的文化寓意,正阳门昭示的是“正阳时光、万国来朝”的文化寓意,均是对城市、社会、国家繁荣、富强、和谐的祈盼。天安门及广场也是一样,由奉天承运的理念到天下安定的祈盼,文化寓意中既有“尚中、中正”的文化思想,又有“安定、和谐”的文化理念,是社会秩序和谐的一种文化展现。20世纪50年代,经过改造,天安门广场这组建筑群的寓意由封建皇权至上变为人民当家做主,文化主题虽然变了,但中正和谐的文化精髓没有变,人民英雄纪念碑、国旗、天安门城楼仍旧是庄严、中正文化的展现,而旷阔的广场、对称的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仍然是左右和谐的空间与建筑布局,包括原来的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变为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既保留了古代建筑文化遗产,又给现代人们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空间,仍然是古今和谐的展现。由故宫三大殿沿着中轴线向北也是一样,景山居中,为整座城市的中心点和制高点,有中正、凝聚的文化寓意,尤其是五座左右对称的亭式建筑将北京城“中心明显、左右对称”推向极致;而整座山体是和谐的,尤其是与故宫(紫禁城)是和谐的,成为故宫“前有照、后有靠”的靠山,布局完美和谐。再向北,鼓楼在前,钟楼在后,中间有百米小广场连接,由南向北是中正,而钟鼓楼与周边的院落是和谐的,古年间,钟鼓之声引导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具有统领作用。当下,钟鼓楼地区低矮的院落与高大的钟鼓楼是和谐的,经过疏解、治理,特别是环境治理,这里将成为北京老城最典型的和谐宜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