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虹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带来了微课。微课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转变了师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用微课,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中进行重点学习,在课后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实现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首先弄清楚微课及其特点。由此,对微课进行研究,详细介绍微课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關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内涵;特点;应用对策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驱使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学会学习。在此要求的指导下,一线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了探索,发现微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且在教学实践中对微课进行了灵活的运用,取得了喜人的教学成果。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呢?微课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要如何将微课有效地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呢?这是本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微课的内涵
从微课诞生之日起,就什么是微课,研究人员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国内,对微课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在归纳、分析张一春、黎加厚、焦建利等人对微课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我认为,所谓的微课,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以课堂教学为依据,以视频为载体,有针对性地记录某一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的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特点
综合张一春、黎加厚、焦建利等人对微课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微课具有这样的特点:
首先,从大小来看,微课短小精悍,但重点突出。微课往往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流程划分为不同的片段,且每一个片段对应着一个知识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相比,如此更加突出教学重点,可以使学生在形象的画面观看中,感知、掌握知识内容,提高学习质量。
其次,从形式上来看,微课一般可以共分为移动学习和线上学习这两种方式。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主借助网络平台,将学习资源下载到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因为微课的储存量较小,学生可以自主下载,在碎片化的学习中实现积少成多,提升学习质量。线上学习则是指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利用在线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在不受时间、空间、教学人员的限制下,探寻有价值的知识内容。因为微课中的内容丰富多样,且具有开放性,学生在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听一线教师讲课,提高学习水平。
最后,从实施方式来看,微课是以电子设备为载体的,这导致微课的实施方式是较为固定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的应用价值会愈加凸显。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收”——收集必要的知识内容
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随着数学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其数学认知能力在不断发展。在如此发展过程中,对他们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高的要求导致部分数学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数学知识点,感到愈加吃力,被迫对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识记知识。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尽管,数学学习难度在不断增大,但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还是要继续下去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实现是以牢固的基础知识为保障的。因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搜集信息,厘清新知学习的基础内容、重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展开对基础知识的探究,打好学习基础,为在课堂上有效地掌握重难点知识做好准备。从上文对微课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微课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前,一般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微课搜集方式。
在中年级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会为学生从网络上选择微视频,并结合执教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制作,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下载观看,厘清知识内容。如在组织“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内容教学之前,我为学生发送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微课”。这个微视频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面积的含义、认识平面、认识表面和围成平面的大小、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认识面积单位等内容。通过观看学习目标,学生会了解到,在新一节课中我们需要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学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在结合教材和微视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建立对部分知识的认知,如认识平面、认识表面等,但在理解面积大小、比较面积等内容的时候存在问题。如此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厘清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的过程。学生可以带着不懂的问题走进课堂,重点听讲,扫除学习障碍,提高学习质量。
在高年级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在课前预习活动开展中,我会将搜集微视频的权利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自主搜集,自主观看。随着微课的火爆,网络上的数学微课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质量参差不齐。为了保证学生能获取有价值的微课资源,我会给他们推荐一些质量较优的网站,如《数学课栈》《一师一优课》《中国微课网》《洋葱数学》等。无论学生登录哪一个网站,观看什么样的微课,其都需要在自主性的发挥过程中,理清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有准备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2.“用”——展现有价值的微课资源
课堂是教师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实现微课灵活运用的主要场所。就小学数学课堂而言,其一般包括课堂导入、新知讲解和知识总结这三个环节。而根据上文对微课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微课具有片段化的特点,且重点突出。所以,在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录制不同的微课,展现给学生,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1)应用微课导入课堂,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活动的实施旨在将学生注意力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地投身数学学习活动,推动课堂有效教学的发展。立足课堂导入价值,我在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录制生动有趣的视频内容。往往录制的视频中包括卡通人物、生活现象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观察物体”为例,该内容教学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对物体进行观察,正确地辨别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下面,观察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物体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所以,在组织导入活动的时候,我分为两个镜头展现了微视频。在第一个镜头中,我先采取图片展示的方式,为学生展现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观察物体,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接着,第二个镜头中,我带着疑问语气,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几个比较熟悉的小伙伴,你们想要知道它们是谁吗?”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展现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球体,使学生在观看中思考问题:你们能说出这些物体的名字吗?如此生动形象的微视频播放,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伴随视频内容自主地展开思考和探究,进入积极的数学学学习状态,打好课堂学习基础。
(2)应用微课讲解新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
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教学内容。就数学教学内容而言,其有难易之分。对于较为容易的知识点,无需教师过多讲解,学生会在自主性的发挥下,迁移知识,建立理解。对于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就算利用再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也无法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认知。因为,教师的语言讲解也是带有抽象性的,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的理解负担,不利于学生理解所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发挥微课的作用,立足重难点知识为学生录制不同的微视频,以直观形象的图画、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感知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学习质量。仍以“观察物体”为例,在这节课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基于此,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了“观察记录,整理归纳”的微视频。在这个微视频中,我首先向学生呈现了不同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并轮流地转动每一个物体,使学生在动态的演绎中进行观察,发现不同角度物体的形状。在学生观察的时候,我会是给予学生记录、思考的机会。在展现完毕所有的物体之后,我鼓励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说一说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在动态的体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建立对物体的感性认知,提到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上面、正面是长方形,但是侧面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伴随着学生的讲述,我会继续播放微视频,使学生在对照实物中,获得正确的观察结果,顺其自然地掌握重难点知识。
(3)应用微课整理新知,驱使学生复习所学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贯穿于课堂活动始终的。在讲述新知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检验所学,巩固所学的机会。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精心地为学生录制新知练习微视频,使学生在视频内容的辅助下,结合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积极思考,从而在学以致用中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比如,在组织了“观察物体”之后,我展现了“解决问题,练习提高”的微视频。在这个视频中,我展现了一些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判断这些图形是哪些物体的哪一个角度的图形。在学生观察的时候,我同样会留出思考的时间,从而满足学生的思考需求,并使其在变换的问题中,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育要求指导下,探索微课的内涵和特点,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驱使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重点学习,及时地复习巩固所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许艳.微课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再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12):59-60.
[2]赵明媚.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8(36):81.
[3]王慧.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运用微课[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