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
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任务单”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驱动学生思考,达成问题解决的学习材料。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把教学重难点转化为“问题串”的形式提出来,能使学生在积极解决问题的同时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笔者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为例,对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运用做简要分析。
一、准确定位,理清设计前提
1.研读教材,精准定位学习目标
教材例题以“我们来做个实验”为主题,请学生剪出长度为“(1)6、7、8;(2)4、5、9;(3)3、6、10;(4)8、11、11”的4组纸条(单位:cm),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例题的编排旨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借助“4组纸条”的实验材料对三角形边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一个层次是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第(1)、(4)组的纸条能摆成三角形,第(2)、(3)组的纸条不能摆成三角形,直观感知“任意两张纸条的长度和小于或等于第三张纸条长度的时候不能摆成三角形”。第二个层次是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体现数学问题思考的全面性和结论表达的严谨性。通过实验渗透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笔者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是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理解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邊。二是根据三角形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三是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其中,教学的重难点是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研究学生,准确把握学情基础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在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的内涵(定义)、三角形的构成要素及特征(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角形边的关系是三角形概念的深化,是学生从直观感知层面认识三角形向边角关系层面把握三角形的开始,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其他知识奠定基础。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还不强,需要一定的“学习支架”来帮助他们完成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抽象概括。
二、巧设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通过对教材设计和学情基础的分析,笔者发现教材设计的情境内部间隙比较大,为了帮助学生从直观操作顺利过渡到理性归纳,抽象出三角形边的关系,实现自主学习,笔者将学习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相互联系、步步递进的探究性问题,让“问题串”成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支架。
1.分散难点,促知识建构
问题驱动式“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设计应紧扣学习重点和难点,成为完成学习目标的核心抓手,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笔者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通过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究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原因,从而自主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任务一:摆一摆。要求学生从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和6厘米五根小棒中选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并从中发现规律。目的是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发现摆三角形时的不同情况(有的能摆成、有的摆不成)。
任务二:换一换。立足任务一中2厘米、3厘米、6厘米的小棒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请学生从题目给定的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和6厘米这样的五根小棒中,选择小棒分别替换掉其中的一根小棒,使之能够摆成一个三角形。
(1)如果换长2厘米的小棒,怎么换?写出理由。
(2)如果换长3厘米的小棒,怎么换?写出理由。 (3)如果换长6厘米的小棒,怎么换?写出理由。
(4)上面三种尝试,有什么相同之处?
(5)由此我发现了什么?
任务一和任务二各有侧重,将难点分散,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
2.搭建支架,助思维提升
学生完成任务一后发现:任意选用三根小棒来摆,可能会摆成一个三角形,也可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如:选2厘米、3厘米、6厘米不能摆成三角形,选3厘米、4厘米、6厘米能摆成三角形。任务一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动手操作层面,而是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基础上,围绕问题“选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从而按照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和不能摆成三角形进行归类。任务一的设计增加了操作活动的开放性,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经历一次数学家式的思考,促使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直观感知。
任务二的前三个问题是同质的,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把2厘米的小棒换成3厘米的小棒,发现不行;继续尝试换成4厘米的,4厘米、3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三角形,尝试成功;继续尝试,把2厘米的小棒换成5厘米或6厘米的小棒可以摆成三角形。把3厘米的小棒换成5厘米或6厘米的小棒可以摆成三角形。把6厘米的小棒换成4厘米、3厘米或2厘米的小棒可以摆成三角形。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尝试和修正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活动经验,引发思考。学生逐渐发现上述现象的本质:三根小棒是否能摆成一个三角形,与这三根小棒的长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当两根小棒长度的和跟第三根一样长时,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如3厘米+3厘米=6厘米,2厘米+4厘米=6厘米)。也就是说,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不能小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任务一解决),同时也不能等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任务二解决),从而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的和要大于第三边。任务二的“问题串”帮助学生进行理性的归纳总结,完善了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认知。
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操作时有不同的表现。任务二的前三个问题,有的学生全部通过动手操作、一一尝试的办法来完成;有的学生在换小棒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规律,通过先猜测再动手验证的办法快速解决问题。问题4是对前三个问题的梳理归纳,学生发现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都不能摆成三角形。问题5是对归纳内容的本质进行概括,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问题串”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支架,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和知识建构。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小学)
见习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