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教学实效性探析

2020-11-16 08:43李玲
科技资讯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李玲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课带来现实挑战,在信息处理能力、应对学生新变化的对策和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为提升教学实效性,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从以下3个方面努力:首先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媒介素养,其次要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化多维度立体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模式改革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9(a)-0031-03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has brought practical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bility,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new changes of students and reform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effort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to improve the media litera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second, to change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dominant position; finally, to establish a modern multi-dimensional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Key Words: New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mode reform; Effectiveness

隨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已经有广泛应用。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努力方向,对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1.1 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是考验教师搜集、整合教学资源的技术运用能力。新媒体新技术融合程度的深化需要一定的互联网技术技能,较多思政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的了解掌握相对滞后,熟练使用、自由把控能力不足[1]。微博、QQ、微信、网络视频等新鲜传播媒介广泛出现,要求教师不但要主动接受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并要从浩淼如烟的信息海洋中搜集、整合教学资源,这给教师的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不小的挑战。

二是考验教师分析、演绎资料的学术分析能力。以往思政课的教学案例大多来自教师单方面搜集,渠道是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查阅历史资料和有限的传统媒介。网络信息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要求教师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取能够与该课程理论内容相结合的信息进行加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分析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寓理论案例之中,让学生在获得新鲜感的同时,对理论理解更为透彻,而不只是听听新闻、看看热闹。这种对即时信息的搜集、选取、分析、演绎的过程对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学术分析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1.2 教育对象呈现出新特征给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新的难度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的载体、渠道和方式也随之变革,同样的信息传播内容“碎片”通过新兴媒体重新整合在一起,发挥了信息影响力的倍增效应[2]。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容易混淆学生认知,形成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他们,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树立科学的人生信念,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外,大学生人格特征、性格特征呈现出新变化。网络社交存在虚拟性、隐秘性等特点,长时间对着手机或电脑屏幕进行所谓的交流互动,会使大学生失去正常的社交能力,出现话语表达困难,从而在现实交往中难以实现有效沟通,形成交流障碍、社交恐惧。这种虚拟的网络交往方式,导致与周围现实环境的脱离,也影响大学生性格养成,容易形成孤僻、隔绝、冷漠的性格特征。学生热衷于单向度的虚拟交流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以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1.3 传统单维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媒体教学环境

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新媒体的出现大大突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交互式网络传播的便捷,使学生对信息的自主选择能力得到增强,弱化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以其交互性特点改变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特点,学生获取信息方式和交流方式多样化,单向度的灌输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学环境,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权威性、一元化遭受到了现实的挑战。

2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举措

2.1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媒介素养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工作者面对新兴媒体“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3]”。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与能力提升。一方面,提升新媒体运用的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的使用方法,以达到快速全面获取信息资源的效果,并形成与学生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要提高对即时信息的学术分析能力。新媒体环境下获取的信息具有瞬时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在短时间内就要对师生几乎同时接收到的信息给出具有理论深度的分析,这就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科研思维。洞察时事热点,整合教学资源。用科学准确的理论分析现状,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引导。

2.2 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参与程度都大幅度提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条件。塑造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为今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秉持的教学理念。“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多元化特点,以及新媒體的发展造成的大学生特殊的性格特征,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规划。

第一,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的教学姿态,增强课程内容的亲和力。教师应改变以往权威式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互动,消除师生隔阂,形成平和交流、共同探究良好氛围,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第二,要利用新媒体多种载体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学习软件等途径,了解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做到讲述课程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化多维度立体教学模式

首先,在教学准备阶段,思政课教师可以广泛运用建立微信群、BBS等新媒体资源,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最想学到什么,对什么问题最感兴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使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能有的放矢地准备教学资料。其次,在教学运行阶段,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构建立体的、多层面的、多向的教学互动模式和立体化教学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并茂、带有视频展示的课件,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可以利用新媒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比如根据既定教学内容,学生制作微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或者建立微信群对预设问题进行研讨,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学习通关游戏,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等等。构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延伸教学空间。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建设一种融理论知识和趣味游戏于一体的,全方位、覆盖广、有实效的新媒体教育平台,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空间。最后,在教学考核阶段,大胆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考核。比如在平时考核出勤时,可以运用特定APP软件,进行课堂考勤。平时的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也可以借助相应的新媒体平台完成。

参考文献

[1] 傅江浩,赵浦帆.高校思政课教学媒体技术融合改革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9(12):180-184.

[2] 尹珍玲,高凤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5):152-153.

[4] 杨丽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信息茧房效应的策略探析[J].智库时代,2020(15):263-264.

[5] 康日奇.关于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创新改革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154-155.

[6] 赵红凤.新形势下“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路径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5):208,210.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