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洁
摘 要: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预计将延续江苏卷近年来的命题趋势,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的题型模式。围绕近5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特点,从“核心概念”的指向作用、命题模式的考察意图及“核心立意”新命题形式三个层面,分析探究了近年来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和动态变化,为考生备战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核心概念;核心立意
2019年《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了江苏高考新方案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方案》明确,从2021年起,江苏省将不再单独命题,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改用全国卷。2020年作为江苏高考单独命题的最后一年,高考语文命题,尤其是作为学科主阵地和社会关注热点的语文作文命题,应会继续延续近年来江苏卷的命题方向,从而实现向全国卷的平稳过渡。因此,笔者认为,备战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依然有必要关注近年来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真题,以便沉着应对。下面,笔者将分析梳理近几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形式特色和考查的动态方向,以作管中窥豹,抛砖引玉之用。
一、核心概念的指向性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首次尝试新材料作文“探险者与蝴蝶”,这是一次争议颇大的尝试,甚至因科学漏洞给命题者留下了“蝴蝶之痛”。但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命题风格日益鲜明并渐趋成熟稳定,以近5年的江蘇高考作文真题为例:
(2014年)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2015年)智慧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智慧同大自然一样,也有它自己的样子。
(2016年)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没必要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2017年)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
(2018年)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比如雕塑、基因等都是语言,还有有声的、无声的语言。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
从命题特点看,以上5道作文题采用的都是“核心概念”类命题模式,如“青春”“智慧”“说话”“车”“语言”等。新材料作文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话题作文的新演义——以“材料作文”之名行“话题作文”之实。相较于话题作文的宽泛性、开放性和自由度,新材料作文相对封闭,在核心概念的界定上有明确的取向和指引,要求考生在划定的“舞台”上,“戴着镣铐跳舞”,而不可天马行空,乃至于信马由缰。同时,新材料作文的核心概念一般只有一个,前后贯穿,具体可感,易于捕捉和提取,审题难度较小。
核心概念的命题模式保证了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而它的指向性又防止了宿构和套作。以2015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为例,在提出核心概念“智慧”的同时,材料还围绕“智慧”补充了有效的提示性信息,即“经验、能力、境界”,鼓励考生在给定的范围内展现尽可能丰富的智慧风貌。2018年的“语言”,从“有声”和“无声”两个方面启发考生作多样化思考,从具体到抽象、有形到无形、由实入虚发散,末尾一句“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则启发考生在对语言作具体描述后,必须落锤在语言的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上。2017年的“车”亦是如此,本文不再赘述。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核心概念的指向性越具体,对考生的限制越多,写作难度越大,区分度越明显。
二、逻辑的思辨性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长期保持自身个性与鲜明特色,注重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和批判性,对考生的理性思维和哲学思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如2014年的考题聚焦“青春”,若议论文写作只写“青春”则属偏题,不切题,必须围绕“青春”的“朽”与“不朽”的逻辑关系做辩证思考——如何在流变的青春里瞭望生命的高度,在易逝的韶华里书写无限、不朽的可能,青春是否有时间的节点或绵延?记叙文写作也须带着这样的理性思辨来谋篇布局,抓住“青春”的精神特质,写出其应有的色彩和活力。高考满分作文《朽叶的栀子花》便很好地印证了这点,考生细腻地描绘了一个会在锅贴里加花酱的年迈女子对生活的热情,对美的执着,韶华不再却不失优雅地活着。
2016年“话长话短”思辨意味更浓。命题者有意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进行逆向思维的考查,反弹琵琶,别具匠心,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要求考生深入辨析内在的逻辑关系,并提供了“个性”与“创新”的方向性指引。材料对考生的思辨能力发起了挑战,但从高考阅卷的反馈情况看,考生的审题立意普遍与命题者的本意相违背。最终基于综合考量,阅卷中不再将“个性”与“创新”作为“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限定词,而仅作为可选的核心概念,即抛开“话长话短”谈“个性”与“创新”,也被判定切题,从而客观上大幅降低了审题难度。当然,这种权宜的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命题材料的初衷,不利于选拔出逻辑思辨能力较强的考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语言的诗意化
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全国卷“任务驱动型”作文相较,江苏高考作文命题更加重视考生的“性灵”的抒发,从历年情况看,考题本身和公开的满分作文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语文味。
从命题情况看,2018年的考题“语言”形象生动,别具韵味,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材料第一句“花解语,鸟自鸣”,画面生动,花开花落,鸟啭莺啼,以生命的“密语”引人遐思,触发体验。第二句“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则点明了语言的普遍性和广泛性,阐述了语言与世界的密切关系,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比如雕塑,基因等都是语言,还有有声的、无声的语言”借有声的音乐、有形的雕塑代指艺术语言,借无形的程序、无声的基因代指科学语言。第三句“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形成排比,颇具气势,语文味浓,更进一步揭示出语言的意义,展现其崇高价值。
从阅卷情况看,历年考场佳作都具有文学性强、人文内涵深厚、感悟思考独特等共性,附分中注重考生文字技巧与文化素养的考量,尤其鼓励考生更好、更准、更美地用文字传达自己的文化涵养,用灵动的文笔避免空洞干涩的议论,让理性思维的光芒得到更完美的彰显。
如2018高考江苏满分作文《荆韵湘语》,考生以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楚辞》为对象,把自己降到万物的地位上,去体察物情,感受诗人敏感而细致的内心,进而着重论述其语言如流水般华美、真挚、联通万物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切近了题干中丰富生活、诠释生命和传承文明的主题,虽从思想内涵上看,拓展的深度和广度还很有限,但文章大量从《楚辞》原文引证,使全文文学气息浓厚,向阅卷者展现了扎实的文学功底,符合江苏语文高考高分作文的评价取向。同年满分作文《江湖寂夜的弦语》从“十八年后再看一次《卧虎藏龙》……”起笔,引出“弦语可以绘画面,说故事”的立论,进而书写在箫与二胡的曲折弦语中看见“人心人情”,在李安、谭盾的默契合作中感受“文化的忧伤”。文章文学与艺术气息浓郁,写的是电影,说的是音乐,虽然在文化价值的延伸论述上仅点到为止,但考生在文中展现出的卓越的文化感受力和艺术修养还是给阅卷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核心立意的选拔
面对指向型核心概念作文,在把准审题立意的前提下写出考场佳作,我们往往需要以核心关键词为基点,理清核心概念与被限定词语的关系,并能结合自身经历和平时的阅读积累,诗性地讲述自己的故事,理性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具而言之,教师在平时的作文审题训练中,应注重强化学生将抽象的核心概念具体化、具象的核心概念抽象化的能力,引领学生挖掘材料的空白点,并结合具体的对象及行为来作表现。以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车”为例,考生可通过追问的方式——车,谁的车,什么样的车,车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来溯源追踪,定向范围,锁定写作对象,既可避免偏题,也便于文章更精细地展开。由于该类核心概念明确,审题难度不大,学生在作文方面只需具备一定的素材积累,就能够比较轻松地应对。
然而,2019年高考作文题的出炉,打破了原有核心概念的命题模式,使广大考生措手不及。原题如下:
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该材料由四句话构成,各有所指,侧重点不同。第一句强调“物各有性”,第二句从反面论证“调和”,第三句侧重“五味调和”的结果——“相生,百味纷呈”,最后一句点明了这一道理存在的普遍性,在立意方向上进一步拓展考生的思维空间。高考的评分标准将前三句话都纳入准确立意的范畴,但在赋分上却给出了不同的等级:写“物各有性”“酸甜苦辣咸”“五味”,视为扣题,但多为四类卷(42~48);写“共存调和”一般为三类卷(49~55);写“相生,百味纷呈”评为二类卷(56~62),部分可进入一类卷。该标准一出,考生一片哀号。核心立意的提出和推崇大大增加了审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沿用2019年版本内容,基于这样的大背景,2020年1月的南京一模作文题和苏州零模作文题都向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看齐,沿承了“核心立意”的命题趋向。这也再次提醒广大师生尽快调整2020年作文备战策略和训练方向,着重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意识,即秉着整体性原则,对材料作全局考量,不能纠缠局部细节,以防“一叶障目”;注重梳理材料各个语句的侧重点和内部关联,由此及彼,层层递推,提高对材料主体部分的关注,筛选出更具价值导向的核心立意,争取在对材料核心立意的提取和确认上与出题者的用意契合。唯有如此,才能在考场作文中“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