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由科技决定强盛的时代,国家的强大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线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时时都应该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怎样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教材;培养;课堂;落实
当前对数学素养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研究开始。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素养应该内含知识观念层面、思维品质层面、科学语言层面、创造能力层面等。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有重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我国对基础教育顶层设计的指南针。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数学课标修订组提出了六个数学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现在倡导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六要素,可以理解为四基+培养方向和目标。进行的是从“课程育人”到“育人为本”,从教师的一言堂到学生的百家争鸣,从学死知识到知识的活学活用的深刻变革。所以新观念下的师生都应该思考怎么教、怎么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对高中数学课程的新认识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次年,王尚志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围绕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围绕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新教材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人都可以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是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归纳、提炼、抽象然后获得。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每一个知识获得之后都有范例、思考、练习。还能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几乎每节都有探究、综合运用、拓广探索,还有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等。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了巨大的舞台。
二、对教学流程的广设计
我所说的对教学流程广设计,是要求教师不能拘泥于过去教学中的一章一节,而应该着眼于知识的来龙去脉,应用走势,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铺陈、探究、归纳、抽象、反思、应用、推广等等。结合学生学情,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更好地实现“教”与“学”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对学习情境的实构建
生活中,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境有很多,如的士费用、个人所得税、城市人口增长、地震的能量、筒车与摩天轮等等。教材中还有一些经典历史情景,如认识康托尔的集合论,对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还有一些人文情景,如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還有一些数学情境……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顺利地实现数学抽象搭梯架桥。
四、对数学问题的巧创设
“问题是关键”,众多概念、定理、模型和应用都是从解决问题入手,在分析、尝试、反思、解决的过程中加以总结归纳和修正最后形成的。所以在我们每天的数学课程中,对问题精巧创设,首先有利于把学生吸引进去,然后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逐步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转化和求解问题的能力,通过反复经历这样的过程提升学生抽象、推理、运算、建模的水平。
五、对数学本质的深挖掘
我们每一个人读书都是从把书读厚到把书读薄,读进去走出来,去铺陈,砍旁支;去糟粕,留精华;透现象,抓本质。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刚开始最不适应的是知识抽象性,他们很难实现从感性认知向理性归纳跨越,对目不暇接的符号以及使用它们陈述的各种条件和结论,很难理解、应用和求解。可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要求他们必须具备适应这种高度抽象性的能力。
六、对双边活动的精引导
古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双边活动的精引导,就是要教会学生“会学”。学会“会学数学”就是要不断地在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问题质疑、整理归纳、总结表达、交流反思的能力。读题是不是能做到快速、清晰、准确,在有些范例尤其是学生为难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请学生说一说题目条件的意思,讲一讲问题的实质,简述自己的思路,让原理应用、思想形成、能力提升、智力发展都通过好的双边活动来落实。
应该说教师的教学不可能完全脱离教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可能离开课堂,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对当前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挑战性要求,现在的课堂必须尊重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完善性格,发展个性,提升能力,努力地将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精神充盈、视野开阔、修养齐备、素养全面的具有国家建设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张奠宙.解放思想,也来说说数学核心素养[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10).
作者简介:张先华,男,1969年3月21日出生,仙桃市第一中学数学教师,职称:中教一级。长期致力于高中数学教材教法教学的研究,一直从事于普通高中学段的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