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2020-11-16 06:55郭瑞莲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7期
关键词:倾向小学化幼儿教育

摘 要:学前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主要从“小学化”倾向表现方面、“小学化”倾向危害方面,阐述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并提出运用重视幼儿发展规律、落实学前教育要求、调整幼儿教学方法以及强化幼儿教育监督等对策,有效纠正当前幼儿教育的异常倾向,以期为学前教育改革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幼儿发展规律

近年来,随着人们教育观念及意识的不断变化,其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逐渐升高。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承接环节,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小学化”倾向性特征。这一现象的形成不仅打破了正常的幼儿教育模式,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针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小学化”倾向表现

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现状来看,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为:第一,教育内容方面。部分幼儿园以“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为口号,于幼儿教育中大量混入小学阶段教育涉及的内容,以吸引在教育方面过分“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家长们的重视[1]。第二,教学模式方面。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这一时期的儿童更加适合采用寓教于乐的模式进行教学。但部分幼儿园并未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而是过多地参考了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替代游戏教学。事实上,幼儿的年龄较小,其自制力、注意力集中时间等方面的发展特征,均未达到推行小学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这种过度“小学化”倾向表现充分揭示了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此外,部分幼儿园在幼儿管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小学化”倾向,即为幼儿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幼儿按时完成密集性的学习任务。

(二)“小学化”倾向危害

对于幼儿而言,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主要体现为:第一,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对学前教育的基本主张为以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参照,合理选择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但目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明显违背了学前教育的要求,过早按照小学阶段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导致幼儿的活动量不足,长期久坐可能影响幼儿的骨骼正常发育[2];此外,大量超出幼儿认知范围的专业知识的引入,还可能影响幼儿的情绪状态及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第二,增加幼儿的学习压力。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形成导致幼儿教育与幼儿的需求出现较大偏差,在这种状况下,幼儿很容易因较大的学习压力而丧失学习动力。这一状况不利于幼儿在后续学习阶段中的学习表现。

二、解决新时期背景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为了纠正幼儿教育的典型“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可将以下几种对策,应用于幼儿教育管理中。

(一)重视幼儿发展规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目前幼儿教育的基本参照。《指南》以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参照,分别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等方面阐述了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在优化当前幼儿教育不良倾向的过程中,幼儿园可将《指南》提倡的要求作为参照,充分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设计符合其基本特征的教育体系,最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

例如,针对某沿用小学教育管理制度的幼儿园(该幼儿园参照小学标准,将幼儿的每日午睡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可将《指南》中的规定作为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参照,按照指南提倡的标准“午睡时间达到2小时”,纠正该幼儿园的不恰当教育管理模式,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睡眠時间,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落实学前教育要求

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幼儿园应充分意识到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本质,而不应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调整幼儿教育[3]。根据上述状况,在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可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要求幼儿教育充分落实学前教育的要求,以保障幼儿的正常发展。

例如,教育部门可针对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要求其重新按照学前教育要求,重新调整其教学体系。以某大型双语幼儿园为例,在既往教学中,该幼儿园的英语部分教学内容涉及了较多小学阶段的语言知识,且其语言教育以灌输模式为主。为纠正其“小学化”倾向模式,教育部门要求该幼儿园按照学前教育的要求,更新其语言教学体系。即参照幼儿的语言发展特征,将过于专业化的语言教学体系转变为以创设多样化、自由化交流情境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日常语言训练中,幼儿园不再强制规定幼儿使用哪些词汇或短句,而是参照幼儿的兴趣偏好,选择一个固定的主题,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自由化的交流情境,通过鼓励幼儿与同伴、家长等交流该主题,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事实上,这种自由化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不会阻碍幼儿的个性发育,还可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速度的提升。

(三)调整幼儿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无疑是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重点所在。通过对幼儿教育现状的评估可知,部分幼儿园存在过早引入小学阶段专业化教学方法的现象。为了纠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可主张幼儿教师参照幼儿的发展及需求,重新更新教学方法。

例如,某幼儿园在既往教学中,过多引入读写教学。在纠正“小学化”倾向的过程中,教育部门要求该幼儿园重新将音乐、美术、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以音乐教学为例,幼儿园教师可在播放事先选好的与小动物声音有关的音乐后,带领幼儿共同到自然环境中(园区自然景观或公园等场所),真实感受生活中常见小动物的叫声,引导幼儿体会声音的奥妙,并借助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模式,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促进其正常发展。

(四)强化幼儿教育监督

从本质角度来讲,幼儿教育中形成“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主要与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部分家长对教育的不恰当认知等有关。在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过程中,仅凭幼儿园的自主调整,可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或存在“小学化”倾向纠正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对此,教育部门可借助强化幼儿教育监督这一策略,面向幼儿教育工作,展开合理化的监督,以确保幼儿教育体系、模式高度契合幼儿发展的要求。

例如,为了确保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可将家长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力量,于纠正家长的不恰当教育认知的基础上,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的监督工作中。教育部门要求幼儿园定期开展家校合作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的正常活动中。家长可通过深入参与幼儿教育活动,了解当前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判断其“小学化”倾向是否有所改善。

(五)强化幼儿园教师教育培训

幼儿园教师作为各项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其教学观念、知识储备、教学方法等,均与幼儿教育整体方向存在密切关联。基于当前幼儿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明显“小学化”倾向问题,教育部门可将幼儿园教师作为重要主体之一,通过丰富该主体的教育培训机会、继续学习机会等形式,促进幼儿园教师综合实力的提升及不恰当教学观念的转变。

具体教育培训方法及要点包含:第一,幼儿发展特征培训。目前我国的幼师培训体系尚不完善,其从学生向教师身份的转变缺乏充足的教育经验(幼师教育时间较短)。上述特征导致部分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发展特征的了解相对不足。因此,在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可将幼儿发展特征作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重点之一。通过系统化的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培训,引导幼儿园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将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作为关键点。第二,幼儿教育要求培训。在培训教育工作中,教育部门可借助当前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经典案例,帮助幼儿园教师意识到“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教育的危害,使其形成合理教学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教育意见,要求其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模式,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实现寓教于乐。

综上所述,纠正当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幼儿园可在充分了解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适宜的对策,持续纠正幼儿教育的目标及模式,实现“小学化”倾向的转化。此外,在后续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园还应结合实际教育工作要求,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持续完善幼儿教育体系,以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代英.幼兒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1.

[2]宋亚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2,37.

[3]顾林永.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优化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23-24.

作者简介:郭瑞莲(1983—),女,广州番禺人,本科学历,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倾向小学化幼儿教育
论国共合作早期中共党内右倾倾向的纠正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