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霞
这两天,关于浙江卷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从学者到网友,从老师到学生,大家表达了很多自己的看法。我本来以为这就是一次恶搞,等着反转,但最后发现还真是有这么一篇作文。那我也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先让我诚实地还原一下我看到这篇文章之后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可以啊,上来就是海德格尔。
“嚆矢”是啥意思?怎么念?
“滥觞”用在这里是不是有点儿显摆?
哇!我的男神卡尔维诺!倒要看看你怎么 写啊。
“振翮”?“振翅”还不行吗?也能呼应前面的“天空”吧?
第一段我看完了,可大意是啥?并没有明确的论点啊!“树上的男爵”和“过早地振翮”分别在指代什么?
“怀揣灵魂”?这动宾搭配得有点难受吧?
“对超越性的追求”?看来是读过点儿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在别处的芬芳”?是不是想暗示老师他熟悉《生活在别处》?
“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期望流于批判”是病句吧?还有,到底是哪种期望?前文没交代啊!我最不喜欢滥用指示代词这毛病了。
“虚无与达达主义”?可以啊,哲学名词儿接触了不少。
“为越矩的行为张本”?“张本”用在这里是不是不够准确?
“立下了沉锚”?又搭配不当吧?难道不应该是“沉下了锚”?
“自持”这词儿,确定能这么跟宾语?
这第二段话是不是其实也就是想说,“年轻人看着点儿现实,不能太躁”?它和第一段的联系在哪里?同学,“树上的男爵”呢?
第三段厉害了!麦金太尔?完全超出了我的知识面啊!这句话我需要读两遍,而且我感觉没有前后文的话,麦金太尔先生的这句话,严重需要注释。“切中肯綮”,终于有一个我一看就懂的词儿了,问题是待宰的牛在哪里还没说明白,咱是要切谁的肯綮啊?
坚持读完了吧,“社会性不可祓除”还好,“薄脊的符号客体”是什么?这个“薄脊”是不是写错了?不过后半句的“一定程度上我们尚缺乏体验和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还是在理的,但是“因为”连着前后两句的时候,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怎么建立?我又看不懂了。再往下看:
“这种偏见的傲慢”,“这种”代指的是什么?可恶的指代不明又来了!
“孜孜矻矻”?真够生僻的啊!感觉不配当老师了,不过还是往下读吧。
“我们的底料”,这还吃上火锅了?这个“底料”是个喻体,但是对应的“本体”是什么?我不明白啊。
这一段有五句话,我非常想知道五句话之间的联系在哪里:对自己的期望是动态过程;体认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角色;树上的男爵的生活观念厚实;我们丢失了自己(“丢失了外界的預期”也是一个表达的硬伤)。这段话对于我们的否定,其现实依据在哪里,前文和后文可有交代?
二、三、四段都一直在否定“我们”,但是“我们”做了什么?全文到现在一直语焉不详,忙着用哲学家的名字、多年难遇的生僻词、令人费解的比喻来制造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是不是有点做作了呢?最重要的是我没看到这三段话在逻辑上的联系和在层次上的递进,总有种明白话往糊涂里说的感觉。
第五段以“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的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开始,后半句的“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这个“此”指代的是什么?是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自我的做法?还是“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我觉得应该是前半句有点失误。同样,“其批判的廉价”,这里的“其”指代谁?“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依据何在?
不过这段话后半截儿尼采的话和陈年喜的例子让我觉得我可能明白了点儿:每个个体的生存选择是有其特殊性的,我们不可草率褒贬。
第六段第一句的“只是”“也”,显然属于滥用虚词。而这里的譬如一例,说到了权力带给我们的是期望的泯灭还是达成,是个挺好的问题。权力是助力还是阻力,是个好问题。句子虽然念着拗口,但是意思到了。“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这句真挺对的,虽然这可能是整篇文章里最通俗的一句话了,并不是作者的独见,但是表达得妥帖。可后半段作者又绷不住了,又开始抖机灵了,不带出米沃什和维特根斯坦,这话也完全说得明白,可是作者这样一说,就给人感觉我问你几点了,你非要说“我的劳力士手表显示现在五点了”。弱爆了!都快写完了,差不多得了!
可是人家有劳力士手表,想说怎么了!
哎,那您就说吧。
最后一段,终于回到了卡尔维诺,首尾照应了。只是“在树上的生活方式”在全文之中,欠缺清晰的阐述,通篇读来,大概是设置了一个对家庭的期待和社会的安排不屑一顾,全盘否定、一心按照自己规划的蓝图在生活的“我们”,然后力图以本文去否定这样的“我们”,且提出“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保持婞直又不遗世独立,以求个人的超越性。虽然我觉得“超越”应当有个“超越”的对象,而全文似乎并未言明。是的,我也很喜欢那位男爵先生,他离开了地面,然后消失于天空。那本小说流畅自如,引人入胜,我一个晚上就读完了。
而这篇文章带给我的是一个非常不愉快的阅读体验。
这个不愉快来自我们明显地感觉到这篇文章在提醒读者(即阅卷老师),“我在文学和哲学方面涉猎丰富,词汇量大,尤其是学术方面的书面语汇运用娴熟”。而且它太不流畅了,多处虚词使用的不当和词语搭配的生硬,无疑是存在的(这一点上我接受质疑和探讨),明显到不能被用词生僻和术语众多掩盖。
我想说,知道许多生僻的名词和术语,记得许多诗人或者哲学家,能用上几处隐喻,这不重要,也不值得炫耀。我们写文章不是为了显示我们是一本字典或者是百科全书,而是要诚恳地输出在理的观点。不是不可以打比方,但是比方是为了形象生动,使人明白;显示自己的才气,那是把道理说明白之后顺便的事儿。笔法的老到,应该给人的是浑然天成之感,而不是处处斧凿,凿痕累累。
说回到它值不值得满分。这东西见仁见智,正好作者遇到的一拨儿老师觉得他值得满分,那就满分吧。我是不觉得,但我的看法也没多大意义。我觉得《一代宗师》是好电影,可电影院里好多人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这讨论没必要。
我也不喜欢有人说要百家争鸣,接纳不同,你看不明白不代表它就不是好文章,所以他值得满分。这是混账话,百家争鸣,也可以谁都不是满分。这是有至少两个读者的考场作文(高考是双评),不是自己的私人日记,晦涩难懂并不可取。也有人说考生在短时间里写就此文实属不易,但是也得知道,想明白理儿,说清楚话,也不是容易的事。说不明白,还拿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给自己装点门面,那挺不体面的。
而对于把这篇文章及其打分过程和专家的批阅感受公之于众的做法,我表示不大理解。如果往后还有考生这样写呢?我们还给满分不给?不给满分给多少分合适?不过我估计,这次这么明显欠考虑的事情,应该不会再发生了。
纵观全文,我想作者大约是想说,我们不必对家庭对我们的期望和社会对我们的安排抱有成见,我们要怀着理解去接纳,但又要保持自我(个人觉得这一点上文章里想要表达,但是体现得不够清晰)。这不是什么深刻的见地,充其量,不跑题罢了。当然,也许是对各位哲学大家所知有限的我理解得不到位吧。姑妄言之,大家指教。
(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