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白木刻版画艺术语言应用研究

2020-11-16 02:05徐丽玥
艺术评鉴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文艺创作艺术语言

徐丽玥

摘要:版画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是独立的文化形态,是人类源远流长的文明中一颗耀眼的明珠。黑白版画作为版画种类中的基础画种,对比于其他版画门类制作更加快捷方便,视觉效果更具有张力和强烈的冲击力,给我们带来了非比寻常的视觉享受和艺术审美。本文浅析了黑白版画语言形式并结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体会阐述分析了黑白木版画的语言体系并且运用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创作原理为本文的论点提供主要的经验指导与理论支持。

关键词:版画语言  文艺创作  艺术语言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8-0034-03

一、黑白木版画概述

(一)黑白版画的特征

黑白版画是一种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视觉艺术形式。现实世界缤纷多彩导致很多时候无法很好融合进自己作品当中。但黑白木刻版画不同,它能够将黑和白和谐融洽的结合在一起。黑色与白色既相互交融又相互衬托,既和谐统一又对比突出。这样黑白版画具有比别的艺术画种更优越的视觉表现力、视觉张力,但并不显得突兀。黑白版画另一大特征就是它独特的力之美,以刀代笔。

(二)黑白版画的艺术形式

黑白木刻版画现有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木口木刻和水面木刻两种。轮廓造型是用少量的笔触展现外轮廓从而形成视觉上的黑面,亮面的形成则反之运用大量的细节刻画构成白色面。而黑色与白色两个颜色也会相互叠加形成介于两者中间的颜色——灰色。黑色和白色的相互交织,灰色部分的调和,三者配合无间使得黑白版画达到艺术构思阶段满意的效果。

(三)黑白版画的发展历程

我国版画是一种历史久远的艺术,有支持汉朝起源论也有东晋起源说、甚至六朝和隋唐也有学者提出该时期为版画的起源。《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是现存有明确年月记载最早的版画,所以版画历史非常久远,尤其是在中国,更是一门历史久远的艺术。有资料显示唐朝五代时期的版画多,在明清两个朝代,版画发展更是达到巅峰。后由于清朝政府腐朽懦弱和战争带来的持续打击,版画由辉煌一步步走向没落。五四运动的兴起,鲁迅先生把西方理念带到中国,这与本土的版画发生碰撞,大力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不仅为我国革命事业注入了新鲜的红色血液,还使中国真正有了自己创作的版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枯燥的复制版画。

二、黑白木版画艺术语言的体现

(一)刀法

1.刀具的种类

圆口刀:刀口呈半圆形,是木刻里非常常见且必不可少的一种刀,适合用来雕刻粗细线条和各种大小不一的圆点,能够单独刻画出物体的轮廓还能够铲空白部分,是使用率非常高的一款刻刀。

三角刀:又称之为三棱刀,大小不一,有大、中、小三种,日常只需要准备二三把即可。三角刀也是版画常用刀之一,擅长刻画细线条并能够中和中间色调,多数用于表现灰调,具有丰富的层次。

平口刀:亦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平时准备一两把足以,掌握难度较大,平时只是辅助于圆口刀和三角刀,可以制作出半虚半实的线条,也能够印刷时在纸上产生特殊的肌理效果。

斜口刀:又称之为单刃刀,有一两把也足够了。刀口平面且倾斜,当画面的裁剪使用比较困难时采用,如果掌握了使用技巧能够使线条既能柔又能刚、既能粗也可以细,又被称为万能刀,但在现代木刻创作使用时频率较低。

方口刀:也分别有大、中、小三种类型,照常备一两把即可。方口刀不仅仅具有平口刀的特性,还能够用它的一角刻画出三角刀的感觉。直刻时具有浓重的装饰风格,用于刻画石头土坡效果甚佳。

圆凿和铁钉:圆凿实际上是特大圆口刀,是用于创作大幅版画创作时铲空底子,平时备一把即可。铁钉可以在木板上刻出类似于点刻的效果。

2.刀具的种类及表现方法

在黑白木刻版画中,艺术效果和版画语言的展现与使用的刀法技巧息息相关。在三角刀和圆刀的运用下能刻画出的效果丰富多彩,所呈现出的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正切刀、压刀、覆刀、挑刀等,在黑白木刻版画中运用不同的刻刀以及使用不同的力道和角度也会对艺术效果产生变化,图书馆以及网络平台上有许多研究刀法的论文和书籍,例如李桦先生撰写的《刀法的十四种》一书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在新艺术运动中,我国版画界优秀的领军人物如古元、力群等推陈出新,奠定了中国本土的刀法和刀具观念的革新。书中简单向读者介绍了刀具类型以及刀法的基本规律,给后来的学者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版画技巧与经验知识。但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社会革新人们思想的转变,人们对于以往木刻刀具刀法的认知逐渐深刻,现有的这些刀法也已经无法满足版画艺术家们的殷切需求,因此这些刀法不断被实践创新。

3.刀法的艺术特点

(1)印痕之美

印痕之美是古今中外众多艺术家们被黑白木刻版画吸引并偏爱于它的理由之一,是艺术家们将头脑中构思好的图形雕刻在木板上最后再印刷到纸张上。版画对比别的艺术画种獨特之处在于黑白版画的刀法美是来源于艺术家使用刀具在版上留下的力度大小,这种力道美感是可以从纸质上直观感受到的,当然也完全可以被观赏者感受到强有力的刀法力度,是艺术家艺术精神的力度和生命意志的强度体现。版画艺术者就是依靠在黑白版画创作过程中刀法的印痕之美来和观众建立一种精神上的交流,艺术家可通过贴切的语言表达形式表达自己内心视象,从而被观赏者接受。因此,就以这一角度来说,版画相比于其他艺术种类来说更加直接。所以,版画艺术家们更加珍惜这种如工人般的手工制作过程,这使他们有了直接和观赏者对话的机会。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艺术家通过这些手工创作过程留在纸张上面的印痕都会向观众传递一种版画的精神导向和精神魅力。

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效果主要是由刀具在木板上留下的“破坏”的痕迹或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黑白版画给人留下一种一切倚靠刀具和刀法来完成的印象,上述我们提到刻刀不同展现的刀法千变万化,也会产生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想要表现特定的黑白结构就要选择相对应的刀具,只有使用准确的刀具才能够将画面中的黑白灰有序且和谐的统一起来,从而展现出版画卓越非凡的魅力。反之则会使画面关系、黑白灰分布层次混乱,从而导致艺术作品缺少了刀法风格,最终致使其丧失了艺术魅力。

黑白木刻版画刀法艺术特点是整个作品的灵魂之处,艺术家通过刀法将自己的时代精神、风俗习惯和个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人生价值、社会背景等融于作品之中。

(2)木味与刀味

正是由于木版画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虽然是版画的基础画种,但却能占据独有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收藏地位。木味和刀味通俗来讲就是我们说的版画中的以刀代笔,利用刻刀在木板上雕凿的痕迹代替画笔,通过刀法表现的线条、图案、点状、块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结构。刀味与木味拥有别的形式语言无法替代的优势——丰富多彩的视觉层次感和直击灵魂的艺术冲击力。刀味与木味相互依附于彼此,相互成就衬托对方,而木味又有自己独到的特质,且符合东方主流审美观念。

(二)造型

1.“点”的表现方式

“点”:在黑白木刻版画当中,点是跳跃的、活泼的、具有离散聚合等排列组合形式的。多数情况下,点无法单独体现它的特质,主要是与线面进行不同形态的组合。点的表现方式独特,主要是不同形状、大小、疏密点的运用。

在版画中点的种类丰富多彩:有椭圆的点、三角的点、圆形的点、随机形成的点……。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形状的点,例如三角形的点给人一种坚硬刚强的感觉,适用于表现战争题材,会给人一种坚毅果敢的氛围。偏圓形的点就给人一种柔软光滑、温润细腻的感觉,就适用于一些衣襟、棉花等处。

随机而来的点具有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自然而来有时候比小心斟酌的效果更加好,也更加自然顺眼。在版画创作过程中,大的点一般分布于光亮处,和谐有序的排列于物象受光较多的地方代表亮面。在亮面部分,白色为主基调,黑色为其点缀,点的疏密聚集规律也是同样的道理,物象亮面点越聚集使人感觉越明亮,反之越暗。

2.“线”的表现方式

在木刻版画中,木刻雕刻的痕迹繁杂多变,有直线有曲线、有平行相交等等。通过刀具在版面上“挤压”出空白而得来。直线给人板正坚硬的感觉,而曲线给人一种柔软,相比于直线更加的优雅律动、节奏感强。曲线相较于直线显得更加生动自然,更加具有可塑性,直线较为规整、僵硬,运用范围并没有那么广泛。在版画中,粗线可以不用考虑,很多可以气势恢宏的几笔概括,而细线则相反,需要细腻温柔的去表达细节,刀法对比强烈带来丰盛的视觉享受。一般在作品中,需要拿小号去表现细线。更加描绘的物象选择相对应的工具采取不同的线条组合形式,可以规律有序排列或者有组织的交叉。

3.“面”的表现方式

在版画创作过程中,通过点和线的方式可以组成大块的面,这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在黑白木刻版画中,面可以重现自然界或者生活中任何物象的面型,称颂抗战英雄或者历史题材的版画作品里多使用大面积的面,既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可以突出历史的深沉厚重。面在版画作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相比于点、线的灵活生动,面更稳定有厚重感。这种画面的稳定元素使我们能够详细辨别出物象的轮廓外形和视觉特征。现在我们在进行版画创作时,黑白面之间处理的方法更加的多样化,因此在木刻版画中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三、依据马克思理论来讨论艺术创作原理

(一)文艺创作的出发点

版画创作过程主要是向对方说明创作灵感来源、创作素材的收集,以及收集素材的渠道和方式。从马克思的文艺观点来看,无论是版画艺术还是其他艺术种类创作的素材主要来源是生活实践、现实生活,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一种主观处理的真实写照。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人们遵循着美学的定律,融入了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创作想象,并且进行充分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领悟,感性和理性是辩证统一的,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艺创作的出发点是现实生活、是现实的人,就如同马克思在其《手稿》中叙述的美学思想最初就是和人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人的本性是密不可分的。之后再《形态》中再次展开美学思想的讨论,发现无论在哪个方面、哪种维度来谈及文艺创作,都是从有生命的个体出发,从个人本身出发,从我们的实际生活出发。

因为艺术创作过程中,感性和理性都是基于个体对生活实践的体会,是在头脑里进行主观意识创作,通过主客体的联结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主要立足于现实的个体。不是如同别的哲学家笔下抽象的、直观的人的形象,而是现实的生活于人民群众中立体的人。这样艺术作品才拥有现实的血肉,而不是缥缈的躯壳,才能够在创作中以现实为根基,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出发点也是以人为最终目的。艺术家们通过文艺创作不仅是要对它所处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背景、风俗习惯进行吻合,更要关注自身,形成自我意识。马克思将人和现实生活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从个体的需要作为切入点,讨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问题,看到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如何进行分工配合的,在深入结合了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之后,探究人类审美活动的核心——艺术活动,这正是马克思进步的地方,超越了以往的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哲学,他确立真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在不断辩证的审美活动中实现的。

(二)文艺创作的源泉

马克思文艺理论相信文艺创作的源泉是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是实践生活中对社会本质以及社会秩序的关注,文艺是人们把控世界的独特形式,想要实现把控首先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点的基础之上,而在现实生活中要把控的是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在之后才能思考到整个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正如生活充满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用将在生活中感官体会到的人和事情和艺术图式进行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运用贴切的语言表达形式去表现它。如同创作的艺术作品,从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取材,然后通过头脑中的艺术审美创作设计出符合它表达的创作方式,从而一步步完善细节。

(三)文艺创作的过程

文艺创作的过程始终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文艺的问题从源头开始就是个关系范畴,马克思便是从人的问题入手来研究关于文艺多方面问题的。文艺创作要借助审美活动和美感表达自身情感,所以感性体验对于个人创作异常重要,同时也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方面。然而文艺创作活动自然也离不开理性,理性使文艺创作有着明确规范的价值倾向,没有理性空有感性便无法完成文艺创作的功能与价值的真实表达。版画创作的过程需要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支持与指引,文艺理论是基础,而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上面的建筑,只有基石正确牢固,这样才能将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创作与文艺理论相结合。

四、结语

本文探究了黑白版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分别从版画的基本语言、构成语言、美学特征深入探究了黑白版画的语言形式,浅析了黑白版画语言并结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体会阐述分析了黑白木版画语言体系,并以马克思文艺理论当中文艺创作的出发点以及文艺创作的源泉等理论为依据,揭示了马克思文艺理论将人和现实生活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以现实生活和生活实践为创作源泉,以人为本也必须运用辩证思想将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统一在一起,这样才能准确的表达出创作作品的价值和核心,也拓宽了笔者创作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宋斐斐.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当代性[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23-25.

[2]张旭.黑白木刻版画艺术语言应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6-12.

猜你喜欢
文艺创作艺术语言
明清两淮盐业经济影响下的区域文艺创作与消费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幼儿园美术活动浅谈
从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看当前文艺作品的创作
中国文化如何真正为国家形象代言
以人民为本位与当代文艺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