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7002)
由于社会文明和医学发展不断进步,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也相应增加。目前,髋关节疾病成为困扰老年人最大障碍之一[1]。因此,髋关节置换术可矫正髋关节活动功能,是股骨颈骨折、是股骨头坏死或者股骨头外伤等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老年患者心肺储备功能下降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且手术出血多、创伤大,手术中使用的骨水泥也会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增大,引起多种并发症,增加麻醉及手术风险[2]。甲氧明是高选择性α1受体激动剂,升压效果显著,同时反射性引起HR下降,降低心肌氧供[3]。因此,髋关节手术应用甲氧明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减少风险。此研究甲氧明联合氢化泼尼松麻醉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安全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收治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麻,其中骨水泥注射前单独给予氢化泼尼松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在骨水泥注射前使用甲氧明联合氢化波尼松的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内有男21例(52.5%),女19例(47.5%);年龄65~85岁,平均(71±5.3)岁。观察组内有男18例(45%),女22例(55%);年龄67~82岁,平均(70.0±5.2)岁;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肺、肾功能异常,未经控制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基础心率<60次/min,近期服用抗抑郁药或单胺氢化酶抑制剂,低蛋白血症,以及甲氧明过敏患者[4]。我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对病情和治疗方式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术前评估:为保证手术麻醉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在术前需对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给予术前评估,对于老年人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器官生理状态、认知功能、营养及功能状态等。
1.2.2术中监测:髋关节置换术对各项生命指征严格观察,患者入室后连接监护仪,对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进行监测,对于老年危重病患者、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的患者,还需行体温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尿量监测、有创动脉压监测等监测,防止老年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等其他危急情况。
1.2.3麻醉方法:本文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不仅令患者感觉适宜,而且完善的镇痛和肌松效果有利于术中操作。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控制通气。调节呼吸参数,潮气量8~10 mL/kg,吸呼比为1∶2,调节呼吸频率维持PETCO235~45 mm Hg(1 mm Hg=0.133 3 kPa)。骨水泥注射前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及甲氧明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甲氧明联合氢化泼尼松。全身麻醉对呼吸循环的管理是主动性强。对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或椎管内麻醉预计难度较大者,应首优先考虑全身麻醉。在术中、术后给予密切监测,减少并发症,保证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5-6]。
1.3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诱导时(T2)、气管插管前(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结束后(T5)、气管拔管时(T6)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DBP、SBP和HR比较,T2、T3、T6观察组DBP、SBP和HR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认知功能,采用智能状态量表(MMES),正常(27~30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1~27分),中度认知功能障碍(10~20分),重度认知功能障碍(0~9分)[8]。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MMSE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中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以及恶心呕吐、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DBP、SBP和HR比较:两组患者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DBP、SBP和HR比较,观察组DBP、SBP和HR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DBP、SBP和HR比较
2.2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认知功能,采用MMES评分。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MMSE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认知功能比较分)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术中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以及恶心呕吐、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我国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人居多,因术中骨水泥应用及手术时间长、手术范围大等特点,经常发生意外情况及并发症[9-10]。因此人们一直怀疑是否具有安全性。于是选用肾上腺素α1受体激动剂甲氧明,联合氢化泼尼松麻醉对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甲氧明可逆转外周血管扩张效应,维持动脉血压,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心脏效应。氢化泼尼松半衰期较短、起效迅速,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时间短,短期使用其非特异性抗感染及变态反应强度增高。本研究应用甲氧明联合氢化泼尼松,降低了骨水泥植入中低血压的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能够更好地稳定血流动力学[11-13]。
目前我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逐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疾病谱中以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原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居多[14]。因此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之增加,伴随风险也随之增加[15]。经以上研究表明,甲氧明联合氢化泼尼松麻醉的老年患者安全性高,记录两组患者T1、T2、T3、T4、T5、T6时HR、DBP、SBP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DBP、SBP和HR比较,T2、T3、T6观察组DBP、SBP和HR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MMSE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以及恶心呕吐、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髋关节置换术大多为老年患者,因年龄高,疾病多,行髋关节置换术容易引起感染等多种不良反应。故甲氧明联和氢化泼尼松麻醉性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改善此情况[16-17]。
一般需要做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心血管代偿能力较差,并且伴有多种疾病,对麻醉耐受力也下降,会使手术增加风险,对此使用甲氧明联合泼尼松麻醉行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减少麻醉风险,降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并且术后随访中未发现并发症及不良情况[18-20]。本研究表明使用甲氧明联合氢化泼尼松麻醉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降低了意外情况的发生及术中骨水泥反应,对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