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丽
(江苏省苏州市广慈肿瘤医院,江苏 苏州 215100)
癌性疼痛主要由于癌性肿瘤细胞与组织之间的压迫而产生的疼痛感,多为慢性疼痛,治疗周期较长,在癌痛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在晚期癌症治疗期间尤为显著。有关研究表明[1],实施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对癌痛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为了验证此观点,我院对此以护理干预对提高癌痛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为题开展了研究,应用随机分组对照的研究方式开展,本次研究进行顺利,撰写报告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本次研究将选取治疗期间为2018年3月~2019年9月进行治疗的癌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一组标为对照组,另一组标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2~83岁,平均(67.26±2.16)岁;对照组男1 6例,女1 4例,年龄33~8 2岁,平均(68.42±1.75)岁。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经本院确诊为癌痛患者;排除标准:出现精神疾病、语言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进行对比,无较大差异,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等;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由于治疗时的周期较长,疼痛感剧烈,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其讲解关于疾病的健康知识,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划分患者的疼痛级别,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用药方式,达到最佳止痛效果,减少药物的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检测,并每日对其进行记录,对出现的不良状况及时汇报处理。
本次生活质量评分采用(QOL)进行检测,具体包括社会交流、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各项指标评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本文实验所有相关的数据资料,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与P对数据进行测量,P<0.05证明具有统计学价值。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记录,经过对比可知,实验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建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组别 社会交流 躯体功能 情感功能 认知功能对照组(n=30) 70.49±12.41 52.46±10.49 68.22±11.65 57.19±12.29实验组(n=30) 77.41±11.26 67.48±11.52 85.29±13.29 66.72±14.76 t 2.1165 3.4825 3.5242 2.1622 P 0.0335 0.0242 0.0296 0.0342
癌痛是指由癌症疾病所带来的疼痛,伴随着癌细胞与组织之间的损伤状态,疼痛感也会随之改变,在此期间易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不良状况,严重的阻碍了患者的正常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癌痛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躯体上的疼痛,本文主要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癌痛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采取随机分组形式进行,观察指标为生活质量评分,经结果统计可知,实验组的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性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从全方面为患者考虑,在心理上减少患者所出现的负面情绪,在用药上减少出现的不良反应,力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癌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