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照顾负担及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

2020-11-14 06:21张玉环隋树杰逄冬陈冬邰春玲
现代临床护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益处组间条目

张玉环,隋树杰,逄冬,陈冬,邰春玲

(1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脑卒中是全球首位致残性疾病,约2/3 患者遗 留不同程度的残疾,超过40%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1],80%以上患者患病后由其家属提供居家照顾及康复训练[2]。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在促进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缺失及并发症的存在,其主要照顾者需要付出高强度、长时间的照顾,同时还要应对自身不良的健康状况[3],因此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多数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承受着中重度的照顾负担[4],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5],其心理疾病的发生率甚至高于患者[6]。如何改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减轻其照顾负担,并在负性生活事件中帮助其获得积极的认知和应对行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叙事疗法(narrative therapy,NT)因其有效性和实践的便捷性已成为近年来受重视的心理干预方法之一[7],可以实现故事意义重构,改变自我认知,促进创伤后成长,改善负性情绪[8]。目前,NT主要应用于脑卒中患者[9]、冠心病患者[10]、癌症患者[11]等,但以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为对象的叙事治疗少有报道。本研究将叙事疗法应用于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旨在改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照顾负担,提高其益处发现水平,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提供依据,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6月—12月选取某三甲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83 例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42例,对照组41 例。剔除途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再照顾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共6 例,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4 例;在干预结束后失访13 例,其中试验组5 例,对照组8 例。最终剩余64 例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其中试验组35 例,对照组29 例。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2],并经头颅MRI 或CT 确诊的脑卒中患者;②Bathel 指数评分<100 分[13](存在不同程度自理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标准:①严重认知障碍或患有其他危重疾病者,如恶性肿瘤、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纳入标准:①年满18 周岁,同意接受调查研究;②每周照顾患者≥5d 且每天≥4h 的1 名主要照顾者;③有阅读或言语表达能力,能理解调查表所表述内容;④具备微信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并能接受定期电话随访。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排除标准:①领取报酬的照顾者;②伴有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等危重症疾病,患有精神疾病。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失访标准: ①连续3d 以上间断拨打电话3 次无人接听或空号; ②微信被删除或连续3d 以上间断发送5 条信息无人回应者;满足以上2 条即确认失访。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①向患者和家属发放脑卒中康复指导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初步认识脑卒中、肢体康复指导、吞咽困难指导、健康宣教等,帮助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对疾病知识的逐步了解。②添加脑卒中主要照顾者至“健康之家”微信群,由主治医师和临床主管护师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提供肢体康复知识、相关并发症处理对策及脑卒中复发征兆等相关护理常识。③干预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的形式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 针对照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针对情绪低落或激动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予以相应心理安慰与放松指导。干预频次为每周2 次,每次30~45min,为期4 周,并于干预结束时和结束后3 个月常规电话随访1 次。

1.3.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相同频次的NT 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2.1 成立干预小组 干预小组成员包括1 名主治医师(临床经验5年)、1 名心理治疗专家(临床经验10年)、1 名临床主管护师(临床经验5年)、2 名护理研究生(经过1 余年NT 理论学习,拥有相对丰富NT 实践经验)、6 名护士(临床经验在2~5年)。

明确职责:主治医师和临床主管护师通过“康复之家” 微信群全程参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指导与疑难问题解答; 心理治疗专家参与NT 方案制订,负责NT 实施干预过程的全程指导、护士的NT培训;护理研究生负责研究方案的制订、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 护士主要负责为试验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实施NT 干预。干预前1 个月,由心理治疗专家对参与本研究的6 名护士进行为期2 周、每天1h 的培训,以幻灯的形式向护士介绍NT 的相关知识,同时进行沟通技巧、护理伦理、护理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参与本研究的护理干预人员能熟练掌握学习内容并运用于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咨询和护理中。

1.3.2.2 明确NT 干预方案 干预前3 个月,护理研究生基于前期文献[14-15]回顾并借鉴NT 策略及方法,明确干预者的角色定位、干预实施过程,初拟干预方案; 经咨询相关心理治疗专家、护理专家,并结合干预前脑卒中照顾者的访谈内容进一步修订并完善干预方案。第1~4 次主要应用 “解构、外化对话”的技巧进行干预,干预目标为,解构问题故事的来龙去脉,帮助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将“问题故事”与自身相分离;第5~7 次主要应用“探寻例外事件、改写对话、重塑对话”等技巧进行干预,帮助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从例外事件中发掘自我潜能,重构其自我认同感,增加其积极获益感;第8 次主要应用“界定仪式”的技巧进行干预,主要邀请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家人、朋友,共同见证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所取得的进步,强化其自我认同感。具体干预步骤如下。①解构问题:使用接纳性语言和开放式发问,通过“您最近状态怎么样? ”“您目前最大的困扰是什么?”等问题,引导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将“问题故事”充分叙说,以了解其现存的“问题故事”。②外化对话:共分为3 个阶段。第1 阶段是将“问题故事”命名,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对您所经历的这些,如果让您给它取个名字,您会选择什么? ”“如果用几个词描述您现在的状态,您想用什么词去形容? ”。通过将“问题故事”重新命名,帮助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将目光聚焦在“问题故事”上,使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问题,自己仅是受问题影响的对象。第2阶段主要是了解“问题故事”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生活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并邀请其做出判断,如“亲人患病后,您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您觉得目前的状态是否可以改变? ”。通过此阶段,引导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明白自己在某些方面或某个空间是可以有选择的,是可以或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第3 阶段通过问“为什么”,如“您既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那您能不能告诉我您不喜欢的理由或原因? ”“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引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内心的真正期盼,逐步进入其内心世界。③探寻例外事件:以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所讲述“问题故事”为线索,挖掘出那些被忽视的却非常有意义的事件或经历,如通过“您过去有没有经历过相似的痛苦时期,当时是如何解决的,取得怎样的效果? ”“您在照顾家人的过程中,有没有察觉到患者病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有没有发现自己的照顾能力提高? 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更加亲密了? ”等问题,挖掘并释放脑卒中主要照顾者被掩埋的希望与积极力量,挖掘其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发现益处的潜能。④改写对话:将例外事件后面隐藏的价值观、正向力量和积极认同,迁移到现在,再迁移到未来,最终发生改写。如通过“如果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保持这样积极的想法,您觉得会对自己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您发现自己朝着目标迈出了新的一步,在我们眼中您会是什么样的? ”“如果之后又遇到这种自己不满意的状态,您能自己调整么? 您打算怎么去调整? ”等问题,以此强化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积极认同,改善其消极的自我定论,加深其在照顾过程中感知照顾的积极感受和各种成长。⑤重塑对话:通过帮助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形成双向的身份认同感,充分唤起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发现益处的能力。首先指导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将在患者患病后给予自己重要帮助的人排序,每次叙述1~2 人,鼓励其叙述重要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并通过他人的视角来看自己;其次,鼓励其叙述自己对重要他人做了哪些贡献,以此强化脑卒中主要照顾者自我获益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主观能动性,进而减轻身心负担。⑥界定仪式:在治疗结束阶段,从“照顾家人使我照顾能力提高”“使我与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使我获得了更多的重视与感激”“使我更加积极乐观的看待他人”等方面,邀请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如家属、朋友等作为外部见证人参与其中,共同见证脑卒中照顾者所取得的进步与成长,以此强化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获得感、价值感。

1.3.2.3 干预时间和干预地点 每次干预开始后前10min,护士主要询问脑卒中患者最近几天肢体康复、饮食、睡眠等情况并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该阶段重点是与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建立信任的关系;在干预过程中,如果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出现情绪激动等情况,护士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宣泄或放松训练,必要时中止该次干预。针对在院患者,在病区示教室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给予干预; 针对出院患者,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的形式进行干预,每次干预前1d 与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电话预约时间。NT干预30~45min/次,2 次/周,为期4 周进行。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在加入本研究的1 周内开始第1 次NT干预。

1.4 评价指标

1.4.1 焦虑 采用W.K.ZUNG 编制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6]测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焦虑得分。该量表共20 个条目,主要反映有焦虑倾向求助者的主观感受,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采用Liket 4 级评分法,条目5、9、13、17、19为反向评分题,按4~1 计分,其他条目均为正向评分题,依次按1~4 计分,将20 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为总粗分,量表的标准分为量表的总粗分×1.25。标准分为50 分,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高于69 分为重度焦虑,分值高低与焦虑症状重轻成正比。该量表Cronbach’α 系数为0.931,有较高信度。

1.4.2 抑郁 采用W.K.Zung 编制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6]测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抑郁得分。该量表共包括20 个项目,直观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采用Liket 4 级评分法,条目2、5、6、11、12、14、16、17、18、20 为反向评分题,依次评为4~1 分,其他条目为正向评分题,依次按1~4 计分,将20 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为总粗分,量表的标准分为量表的总粗分×1.25。标准分为53 分,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高于72 分为重度抑郁,分值高低与抑郁症状轻重成正比。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2,有较高信度。

1.4.3 照顾负担 采用王烈[17]等编译的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ZBI)评价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该量表包括个人负担(12 个条目)和责任负担(10 个条目)2 个维度,共22 个条目,每个条目按Liket 5 等级计分,从没有负担到最大负担,分别赋予0~4 分,总分0~88分。0~20 分为无到轻度,21~40 分为轻度到中度,41~60 分为中度到重度,61~88 分为重度负担。该量表总Cronbach’s α 为0.87,具有较好的信度。

1.4.4 益处发现水平 采用梅永霞等[18]修订的脑卒中照顾者获益感问卷(caregiver benefit-finding questionnaire)测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益处发现得分。该问卷包括个人成长(7 个条目)、健康促进(7 个条目)、家庭成长(8 个条目)、自我获取(4 个条目)4 个维度,共26 个条目,采用Liket 5 级评分法,从“很不同意、较不同意、不确定、较同意、很同意”分别赋1~5 分,条目全部正向记分,总分26~130 分,得分越高说明照顾者的获益感越多,其总体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5,各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5~0.953,具有良好信度。

1.5 调查方法

护士采用统一、规范的指导语,对在院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采用面对面的形式收集资料,居家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代为如实填写。资料收集时间控制在30min 内,写完毕及时检查问卷质量。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比较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照顾负担及益处发现水平。检验水准α=为0.05。

2 结果

2.1 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比较

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2.2 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照顾负担情况比较

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照顾负担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见表2。由表2 可见,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照顾负担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叙事疗法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有影响,而对照顾负担无影响。

表1 基线两组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 (±S,n/%)

表1 基线两组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 (±S,n/%)

注:(1)代表Fisher’s exact test。

两组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 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变量 t/χ2 P 变量 t/χ2 P年龄(岁)性别对照组(n=41)63.24±12.40试验组(n=42)59.29±12.30-1.4600.148年龄(岁)性别对照组(n=41)47.95±10.34试验组(n=42)48.86±13.72 0.340 0.735男女30(73.17)11(26.83)35(83.33)7(16.67)1.262 0.261男女7(17.07)34(82.93)13(30.95)29(69.05)2.185 0.139中风次数首次2 次3 次~医保类型省医保市医保异地医保新农合其他途径全部自费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患病时间(个月)≤1 2~3 4~6 7~18诊断类型脑出血脑梗死既往病史27(65.85)12(29.27)2(4.88)20(47.62)16(38.10)6(14.29)-0.157(1)21(51.22)16(39.02)4(9.76)25(59.52)13(30.95)4(9.52)-0.727(1)11(26.83)6(14.63)6(14.63)15(36.59)1(2.44)2(4.88)10(23.81)4(9.52)7(16.67)16(38.10)2(4.76)3(7.14)- 0.307(1)- 0.976(1)35(85.37)0 3(7.32)3(7.32)36(85.71)3(7.14)1(2.38)2(4.76)17(41.46)21(51.22)3(7.32)0 15(35.71)16(38.10)9(21.43)2(4.76)2.616 0.472- 0.116(1)8(19.51)18(43.90)8(19.51)7(17.07)4(9.52)19(45.24)13(30.95)6(14.29)-0.206(1)38(92.68)2(4.88)0(0.00)1(2.44)34(80.95)4(9.52)1(2.38)3(7.14)36(87.80)5(12.20)0 31(73.81)10(23.81)1(2.38)- 0.375(1)与患者关系配偶子女其他亲属照顾时间(个月)≤1 1~3 4~6 7~18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日均照顾时间(h)4~6 7~9 10~12患有慢性病否是37(90.24)4(9.76)33(78.57)9(21.43)2.140 0.144他人协助照顾2(4.88)39(95.12)5(11.90)37(88.10)- 0.443(1)有无29(70.73)12(29.27)24(57.14)18(42.86)1.660 0.198照顾天数(d)有无1.361 0.243 1.210 0.546自理能力(分)焦虑(分)抑郁(分)31(75.61)10(24.39)70.98±20.35 52.35±6.86 55.25±7.72 36(85.71)6(14.29)65.83±20.60 53.21±7.41 54.73±10.04-1.144 0.553-0.266 0.256 0.582 0.791 5 6 7 28(68.29)5(12.20)8(19.51)24(57.14)8(19.05)10(23.81)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人均月收入(元)1000~3000 3001~5000 5001~10000 11(26.83)29(70.73)1(2.44)6(14.29)35(83.33)1(2.38)-0.299(1)1(2.44)22(53.66)18(43.90)2(4.76)15(35.71)25(59.52)-0.331(1)

2.3 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益处发现水平比较

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益处发现得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见表3。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益处发现总分及个人成长、自我获取维度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促进、家庭成长维度的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组间效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说明叙事疗法和时间因素对益处发现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都有影响,且叙事疗法和时间因素之间有相互作用。进一步对时间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益处发现总分、个人成长及自我获取维度得分随干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两相邻时间点的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健康促进与家庭成长维度得分在相邻时间点之间的增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叙事疗法虽然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家庭成长与健康促进维度的干预效果虽不明显,但仍可有效提高其益处发现水平。

表2 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照顾负担情况比较 (分,±S)

表2 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照顾负担情况比较 (分,±S)

注:Mauchly 球形检验显示均P<0.05,F 经Greenhouse-Geisser 进行校正**P<0.01;*P<0.05

项目焦虑评分F 时间F 组间F 交互组别试验组(n=35)对照组(n=29)297.133**5.341*23.849**t P抑郁评分试验组(n=35)对照组(n=29)334.018**4.677*15.789**t P照顾负担评分试验组(n=35)对照组(n=29)637.153**0.223 1.628 t P干预前50.07±7.40 50.13±5.06-0.037 0.971 51.40±7.12 52.28±4.23-0.611 0.544 37.03±6.50 37.17±4.70-0.103 0.919干预结束40.68±7.61 45.60±6.41-2.765 0.007 43.25±8.29 47.80±5.43-2.636 0.011 31.37±7.01 32.41±4.66-0.711 0.480结束后3 个月34.79±7.61 41.42±7.51-3.494 0.001 38.60±8.20 43.79±5.71-2.976 0.004 27.23±6.84 28.10±4.56-0.610 0.544

3 讨论

3.1 NT 可有效改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在经历患者患病后,因其工作状态的改变、担忧疾病的再复发、对远期恢复状态的焦虑、甚至对疾病预后的绝望等因素[19],不良情绪持久积聚并逐渐内化,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往往情绪低落。LÓPEZESPUELA 等[20]调查结果显示,达60%以上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不同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得分相比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实施NT 干预后,试验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F焦虑组间=5.341,P<0.05;校正F抑郁组间=4.677,P<0.05),说明NT 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原因分析如下,NT 通过解构阶段,鼓励脑卒中主要照顾者表达想法,并借助外化对话,帮助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将自身与问题区分开,使其意识到自己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通过探索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故事背后的更多例外事件,从不同的角度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打开其看待生活的空间,引导其坚持以积极正向的态度看待问题,接纳自己,抛除原有的自怨自艾的标签,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进而某种程度减轻其身心负担。

但本研究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F组间=0.223,P>0.05),但均随时间的推移程下降趋势。可能由于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在照护患者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适应调整,即便在没有实施NT 的情况下,干预者针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每周两次的个性化电话指导,加之微信平台定期健康宣教,有助于促进卒中主要照顾者的自我调适,进行减轻其照顾负担。

表3 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益处发现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益处发现评分比较 (分,±S)

注:Mauchly 球形检验显示均P<0.05,F 经Greenhouse-Geisser 进行校正;**P<0.01,*P<0.05

?

3.2 NT 可有效提升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益处发现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益处发现得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校正F组间=4.417,P<0.05),说明NT 可有效激发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获益感。SEO 等[21]研究表明,NT 可帮助抑郁症患者关注积极的生活故事,发展其积极的认同感,显著提高其希望水平。CHOW[9]研究同样利用NT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经历,激发其内在积极力量,在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亦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外化对话,使脑卒中主要照顾者觉察到自己完全拥有对抗问题影响的能力。此外,围绕“问题故事” 挖掘出更多的隐藏于问题之外所存在的例外事件,让其意识到自身具备解决问题的资源与能力。通过改写对话,引导其发现自身的能力或优势。通过重塑对话,使其看到在照护这个过程中的成长与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其自身的意义,有效激发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自身潜能,使其看到自身的力量和不一样的生命故事,帮助其获得积极的自我认知与应对行为。因而,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个人成长维度得分(校正F组间=5.287,P<0.05)与自我获取维度得分(校正F组间=9.620,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两组脑卒中照顾者在益处发现水平的健康促进行为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F组间=1.711,P>0.05)。基于健康促进理论推测[22],当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意识到目前的健康状况及自身照顾责任,对健康的概念、自觉健康促进的利益等认知-知觉因素的理解加深,其执行健康行为的自身效能提高。因此,对照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也会采取积极的健康促进行为,以保证自身健康状况,更好照顾患者。

家庭成长是指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感知的家庭关系较患者患病前更加和谐,家庭氛围更加和睦[17]。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益处发现水平在家庭成长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F组间=0.744,P>0.05)。原因可能在于,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在患者患病后更加关注患者健康状况,在照顾患者过程中倾注了更多情感支持,获得更多陪伴患者的时间与了解的机会,有助于照顾者与患者建立起稳定、和谐的关系,而良好的家庭关系与和谐的家庭氛围会给予照顾者被关爱的感觉,同时亲人之间的支持与鼓励在照顾者面对自身的沮丧与焦虑情绪时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性力量[23]。因此,对照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所感知的家庭成长会随着陪伴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4 结论

叙事疗法可以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提供倾述内心感受与释放消极情绪的平台,帮助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发现生活中被忽视的积极事件,重构其自我消极认同,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益处发现水平,有助于提升其心理适应水平。但本研究由于时间原因,样本量较小,未来仍需要大样本的多中心实验探索叙事疗法在改善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的优越性。

猜你喜欢
益处组间条目
硝酸盐并不致癌还或有益处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初探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中文学习成新宠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手心拍脚心 健康益处多
滑雪益处多 防护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