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铁笼”下的“相似性”:微电影《相似》与现代性批判

2020-11-14 02:40夏光富
电影文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现代性生命艺术

黄 莎 夏光富

(重庆邮电大学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西班牙动画微电影《相似》(

Alike

),播放时长仅8分钟,制作却历时4年。该片于2015年问世,次年荣获戈雅最佳短片奖;上传网络后,点击量超过500万次,被观众誉为最发人深省的儿童教育短片——因为它反思和批判了现代教育体制之单一、枯燥、僵化、压抑等诸多弊病。然而,《相似》所呈现的思想与文化的蕴意实际上已远远超越教育问题本身,它由现代教育的危机指向了现代性进程中人所面临的一种生存困境。该片以“Alike”命名,即旨在呈现现代社会生活及其组织模式中,人们身陷合理化、功利化、工具化、程式化的无形“铁笼”,生存方式变得极为单一、固定、呆板、僵化,沉沦于“千人一面”的“常人”状态,以致最终丧失生命活力的境况;而该片以精心设计的动画艺术表现手法,着力刻画人们试图通过艺术之审美体验,突破现代生活所造致的“单向度的人”的“相似性”,回归人的个性发展、重拾生活乐趣的故事,又体现出一种充满激情的“审美救赎”的价值理想。

一、反思现代性的历史意识

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便成为西方哲学、社会、政治、文化观念中受到普遍关注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那么,何谓现代性?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哈贝马斯那里,它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中发生的“世界的祛魅”过程,其显著表征是宗教世界观的衰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世界合理化的过程。在文化上,现代性观念则是以宗教和传统哲学世界观分化为科学、道德和艺术这三大不同的价值领域,并在相应的文化系统内部被体制化、专业化、职业化而确立的“认识—工具的”“道德—实践的”和“美学—表达的”知识综合体内部的自主结构。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则从时空的延伸上,把现代性理解为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影响到全球直至个人日常生活的现代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与之不同,法国哲学家福柯从主体的方面来界说现代性,他认为,现代性是现代人从现代生活中所获得的某种气质、体验和态度。

我国学者周宪在详尽考察现代性之问题史的基础上,全面地概述了“现代性”这一概念的三种主要含义:(1)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或文化规划,现代性是指始于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观念,尤其是指始于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所设计的经典现代性方案。它作为一个庞大的文化规划,在分化和专业化基础上发展出了客观的科学、普遍的道德和法律以及自主的艺术。其中,文化现代性(包含审美现代性)协调着工具理性和道德实践的要求。(2)现代性作为一项社会规划,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的“合理化”过程,同时,这一“合理化”过程也导致了工具理性的统治,以至现代生活变成了一个“铁笼”。(3)现代性也指人们对现代性问题的一种反思或批判。在此意义上,现代性意味着一种历史意识,人们在生命绵延的体验中,总是立于当下,或回溯传统,或展望未来,反思现代性问题;而以艺术为代表的审美现代性,其独特功能即是通过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思或批判,旨在克服工具理性统治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把现代性看作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体,特别是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合理化、工具化和科层化现象,与其文化的尤其是审美冲动之间的紧张关系”。

目前,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大都认同,现代性萌发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在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那里形成了经典的现代文化观念或规划,它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理念,并分化出科学、道德和法律、艺术等体制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文化领域;在实践上,它则体现为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以合理化、工具化和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现代性的理念和实践,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全球市场的开拓、文化教育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化进程推动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深刻地革新了人们的传统习惯、思想观念和生存方式。然而,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发展到极致,也日益显露出其居于支配地位的理性主义世界观在始源意义上的局限——它指向功利计算的世界而漠视了人的生命价值本身。在现代社会体制和组织模式下,大工业生产体制的机械化运作,现代科技对社会生活的支配,全球市场中资本逻辑的统治,现代教育体系批量生产知识和劳动力产品,社会组织的科层化和程式化管理,大众文化对个人生活领域的掌控等,使现代人无可奈何地陷入了一种合理化、功利化、工具化与程式化的生存困境中。现代性的“铁笼”带来了人的感性的贫乏、个性和本真的丧失、生命力的枯竭。人,在较大程度上成为工具理性压抑下的“相似者”。

在现代性的境遇中,面对现代性本身的矛盾与抵牾冲突,人们基于现代生活的切身体验,从不同的视域日益广泛地反思或批判现代性问题;审美现代性批判即构成了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而进一步从电影理论与电影艺术领域来考察其审美现代性观念,我们又可以至少将这种考察分为下述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考察电影理论家与电影创作者是立于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或者说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历史意识,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相融汇的生命体验中,借助影片对现代性问题展开反思的。就此而言,学界或业界则呈现出了三种主要的审美现代性价值取向:第一种价值取向可以称为“古典的审美现代性”立场,其历史意识的主要特征是立于现代而回溯和体认传统,在不同时代的剧烈变动中去寻求永恒,主张坚守古典人文理想,融合古典艺术精神与当下的文化现代性观念,修正科学模式下的理性主义的核心价值,以古典人文精神为主导来审视现代性问题。第二种价值取向可以称为“经典的审美现代性”(启蒙的审美现代性)立场,其历史意识的主要特征是立于当下社会文化发展和现状,基于启蒙现代性之理性主义核心价值,吸收古典人文主义和现代主义一些观念,来对现代问题做出反思,以完善和推进经典现代性规划。第三种取向可以称为“激进的审美现代性”(或先锋审美现代性)立场,它的主要特征是立于现时代剧烈变动环境中的生命体验,针对种种现代性问题,以古典的或现代主义的观念,否定理性原则,对启蒙现代性方案乃至整个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做出激烈批判。正是基于这些不同的审美现代性观念,电影理论家或创作者派生出了守护人文理想和审美的自主性,协调或完善经典现代性,以及批判、否定经典现代性的不同态度。

考察电影艺术领域之审美现代性观念第二个维度是,除了考察这些电影理论家或创作者思考现代性的历史意识特征外,我们还须进一步考察他们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视角或电影艺术语言来具体地展开现代性批判的。这就需要深入地考察他们主张的艺术理论中,或是他们的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现代性批判思想。在这一维度,我们则可以看到,学者与作家们从电影艺术理论乃至来自外部路径的哲学、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等不同方面,提出了极富多样性、极其多元化的理论阐释,或者制作出风格新颖、发人深省的电影作品。

从上述第一个维度来分析,《相似》在表征层面上所直接呈现出来的,是对现代教育的反思。然而,其中彰显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却不可避免地、内在地与审美现代性的观念纠葛一起。影片不仅揭示了人于现代生活“铁笼”中呈现出的一干“相似者”生相,更表达了追求人的个性发展、实现生命价值的审美冲动。影片时长甚微,却表现出一种反思现代性的深邃历史意识。而从《相似》的审美现代性态度来看,影片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没有采取“激进的审美现代性”先锋立场,也未追求一种激烈的、带有非理性色彩的艺术理想,更未借用夸张、反讽、变形等另类的艺术风格与手法来否定传统和现实;该片亦没有采用“经典的审美现代性”的立场,因为它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否定经典现代性理性主义原则的价值取向,并主张通过艺术和审美的途径,走出经典现代性的困境与危机。由此审视,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问题的立足点上,《相似》采用的是“古典的审美现代性”这种古典人文精神与当代文化现代性观念相融合的理念,试图寻求一种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新思路。

根据法国美学家波德莱尔所提出的审美现代性观念,艺术是要从现代性之过渡、短暂、偶然的现时生命体验中去发掘其永恒和不变的一面,“为了使任何现代性都值得变成古典性,必须把人类生活无意间置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古典的审美现代性”即是用古典艺术表现生命的愉悦和力量、真和美,重视人的价值与意义等价值尺度,以制约极端的工具理性思维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漠视,希望能对古典的人文观念乃至各门艺术进行一种创造性的转化,以符合现代人的生命体验与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从而达到克服当下现代性危机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固然守持其自律性以抵抗工业与市场的收编,同时亦遵循了古典人文主义之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尊重人的价值的理念。《相似》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以一种温和又发人深省的态度来展开现代性的反思或批判的。在该片中,创作者用凝练的镜头叙事、丰富的符号象征和隐喻,揭露了工具理性对人的生存价值的掩蔽,以澄明人的生命存在的本真意义。

二、镜头叙事中的批判与救赎

《相似》在艺术风格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了一种类似舞台剧表演那样高度集中、凝练的叙事方式,并以生动的动画影像分屏、对比叙述手法,呈现一位父亲试图教导孩子遵循现代社会的体制教育,却发现自己与旁人都被现代生活“常规”所异化,终于认可孩子的兴趣与选择,重新寻回了生命存在的真义与价值。通过大量的特写、中景与近景镜头的不同对照,《相似》以极其简洁又富有变化的动画叙事表现出,人在理性化、功利化、工具化、程式化、机械化的现代性“铁笼”的笼罩下,逐渐失去快乐和生机,陷于一种单一、枯燥的“相似性”的生存困境,并探究了解决这种精神危机的理想途径。

影片的动画镜头处理既深刻又自然,以直线进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镜头组段揭露程式化的学习模式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第二部分镜头组段表现孩子努力反抗却渐渐被体制收编、被抹杀兴趣与爱好后的悲伤与疲惫;第三部分则是父亲借助音乐,为孩子重拾学习的兴趣并寻回生命存在的真谛。从这三组大段落的镜头运用中,不难看出创作者的现代性批判指向与价值立场。

在第一组镜头组段中,孩子喜欢城市小公园中的小提琴演奏者,他快乐地举起手臂,模仿演奏者的表演,父亲却示意孩子必须去学校了。分屏镜头闪现,父子都身处各自的“日常”之中,随后用宽镜头呈现出,办工场景里的父亲与员工表现出极端的“相似性”。公园是城市里唯一具有鲜活色彩的场景,以其对比,城市的诸种景色、街道与人物呈现出明显的疏离感,为后续剧情发展与点明主题奠定基础。随着镜头叙事的展开,课堂上,孩子在作业本上开心地画着他感兴趣的物事,老师收走孩子的作业本,教导他按规矩学习。父亲工作一天,大量重复的工作带来的疲惫使他的身体本色变为单调的灰色。下班后,父亲在校门外张开双臂迎接孩子。孩子放下书包,欢快奔向父亲,父子俩亲密相拥在一起。单色度的父亲在拥抱孩子后恢复了本色,孩子急切又欣喜地向父亲展示他的作业。父亲看着孩子的功课,脸上却流露出不满与担忧,没有得到肯定的孩子难过地垂下头。随后,在老师无言的指责下,孩子压抑了自己的兴趣与创作天分,无奈地“回归正途”。镜头重复叙事,父亲在千篇一律的工作中重现灰度,孩子也在沮丧中度过一日。父子俩这次相聚,父亲没能恢复本色,他诧异地再次用力拥抱孩子后恢复了生机。孩子安慰父亲,自己却不快乐,为即将出现的危机埋下伏笔。此处,影片运用大量特写与近景镜头,将人物的神情、姿态、动作、心理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再不时穿插全景与中景,增强了戏剧性表演的效果,使冲突展开更加自然。

在第二段组合镜头中,孩子已不再蹦跳着期待上学,他不由自主地背上书包,并按老师的要求,机械练习学校传授的知识,日益与同学们一样趋于“相似”。孩子身体的色彩变得暗淡,不再和父亲温情拥抱,但他仍然关注大树下孤独的演奏者;只有在听音乐时,孩子才会露出开心与享受的表情。当他在音乐的想象中遨游时,却又被套上书包,认命地回归到体制教育。观影者至此不难发现,《相似》所描绘的现代生活中的现代人,颇有些类似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论述的现代文明所形塑的“单向度的人”,在这种困境中,人失去了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渴望自由与改变,不再向往生活中新奇与快乐的事物,压抑了对生命的体验和对真理的追求,留下的是冷漠了的情感、荒芜了的精神和被遗忘了的身体。孩子正在经历的,或许正是父亲曾经遭遇的过往。现代社会生活合理化、工具化和科层化现象不仅限定了成人的行为模式,也侵吞着孩子天真的心灵。在僵化、固定的教育模式下,动画中的孩子只能做出与同龄人一样的选择,渐渐成长为个性贫乏、了无生趣的成人;父亲与其同事此时的机械、刻板的生活模式,似乎就是孩辈们未来的归宿与生活写照。

在第三组镜头组合中,父亲主动带孩子去公园听音乐,发现小提琴手已离去,他代替后者为孩子虚拟演奏,鼓励孩子大胆追寻自己真正的理想。值得注意的是,引起儿子兴趣的小提琴曲,及其在课堂里的画作,实则代表了艺术。这也暗示,该片的创作者力图用艺术和审美来克服工具理性的负面作用。然而,艺术真的有如此强大的功效吗?艺术难道就没有成为现代商业的一环而被现代市场体制所收编吗?进一步解读《相似》第三部分,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一种启迪。

艺术是美的、无功利的、自律的、合目的性的形式的观念,构成了西方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核心理念。据此,很多学者、艺术家都将艺术和审美视为现代性“救赎”之道,用其“无功利性”来拒斥工具理性的侵蚀,用“审美的自由”与“主体的能动性”来打破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状态,激发人的生命创造力与对生活的激情。然而,人们又不可否认,艺术自从诞生之日起便有着实用的功能,现代商业的兴起,艺术更是既受到“文化工业”生产和传播的掣肘,也受到大众趣味的制约,使之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反思和批判社会现实的作用。但艺术与审美之中,始终存有不能被收编与侵蚀的抵抗力量。德国哲学家阿多诺便指出:“艺术作品在其显现中昭示了不存在事物的可能性,它们的现实就成为非现实的可能的东西实现的证言”。这即指明,艺术与审美独立地内在地具有一种追求生命理想的力量,它可以唤醒世人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激励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存方式。人作为主体对实现生命价值的渴求与向往,构成了其审美体验的根基,亦赋予人超越现代生活困境以能动的力量。

在《相似》第三部分的镜头叙事中,创作者对父亲拥抱尚未被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所主宰的孩子、以恢复自身本色,更是借助音乐审美来守护生命本真与培育自己生命活力的叙述,实则是说明艺术所具有的拓展人的心灵自由,激励人们追求生命的真实与快乐的作用。艺术创造和审美的愉悦,源自人们对于情感之真、生命之美的深刻体验。这种经验体验,既包括了人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和体悟,更包含了基于这种感知和体悟之上的深切感受。它不是寻求一种类似科学的客观的精确的知识,而是一种对“‘价值’的追求,‘生命意义’的了解。……是根据客观知识、材料来创造个人的经验。……建立一个主观经验的客观条件和肯定相对价值的绝对地位”。人“存在”于“世界之中”,其思想和情感必然以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客观条件为基础,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不同生存方式,影响了不同时代人们极为多样的生存体验;同时,人的生命活动又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力量,在艺术等自由的创造活动中,艺术家将来自生命深处的情感体验和哲学反思,融入艺术品的形式创造中,由此,构筑了人的诗意的栖居的精神世界。所以,艺术的创造与审美,实为主观与客观,价值与现象,想象与实存的合一。而在根本上,艺术和审美又是感性直观的,倾向于超越于工具理性之上而直接呈现生命存在的真实价值,“让这些感觉经验和接受性从自我强制、唯利是图以及残害性的生产力中解放出来”。《相似》第三部分高潮阶段对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喻示,即显著地体现出这种审美现代性批判的观念。在这一阶段的镜头叙事中,父子来到城市中心花园,小提琴演奏者不在了(古典艺术已流浪或已被现代城市所遗忘、所放逐);父亲为了让孩子恢复生命本色,在感性体验中获得生命的力量,他做手势虚拟演奏小提琴曲(古典艺术所创造的想象的诗意世界、人文精神仍然存在),孩子惊讶地转身,面呈灰色的路人疑惑不解,父亲沉浸在不可见的精神自由释放之中;恢复身体本色的父子惊喜地对望和拥抱,但前景中走过另一对灰色的父子(现代性问题远远没有终结);在由林立的高楼围困而成的城市中,唯有父子所在的中心花园显现出鲜明的生命色彩。显然,创作者在这里所表达的,正是力图通过艺术和审美拯救孩子,拯救父亲,拯救现代城市生活,提升人的生命力的美好期待。

三、动画符号的现代艺术表达

艺术所体现出的审美现代性带有一种对现存社会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功能。进一步说,“艺术本身的审美特性也是和工具理性及其物化现实相对立的”。这种审美特性也体现在《相似》之中。该片的艺术表达,显著地强调了现代艺术的自主性乃至“纯粹性”的观念。用格林伯格的话说,这种纯粹性即是指“在各种艺术的影响中消除借用其他艺术手段(或通过其他艺术媒介产生)的影响。因此,每一种艺术都可变成纯粹的艺术,并在这种‘纯粹’中找到艺术质量和独立性的标准”。《相似》全片无台词、无字幕,极其“纯粹”地通过凝练的镜头叙事尤其是丰富的动画符号来表达简单剧情所蕴藏的深意,给观影者以动画艺术特有的审美感受。

动画符号在《相似》中的应用极为常见,且其演绎是逐层展开的。第一,《相似》中去色彩饱和度的街景,笼子般的高楼,单一灰色的行人,父子与小提琴手身上的鲜亮色彩,父亲所处的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工作场景物象,孩子所处的具有单一“相似性”的学校场景物象等,皆是可以从现代生活的“日常”中直观到的符号,观影者不受任何暗示就可以实在地、具体地、直接地感觉到动画符号表现出的品质。第二,由直观到的这些符号的品质,观影者可以联想到其中所涉及的现实与观念。去饱和度的色彩与人物活动高度相似的办公地点和学校联系起来,指向极端工具理性对人的个性压抑和对人的生命力的摧残;而鲜明的色彩、孩子的天真举动等动画符号则意指生命的本性和创造力,直至符号运作到更深一层。第三,孩子绘画与父亲虚拟弹奏小提琴等行为,正是符号的运作,不仅含有第一层的直观品质与第二层的现实性质,还包括了解释。这种解释实则是在观影者心中创造出一个等值符号,将绘画、音乐等艺术,视为解放个性以及审美现代性批判的利器。由此。动画片中符号的品质直观再现、所指的对象与解释就融为一体,既通俗又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铁笼”所导致的人的“相似性”等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路径。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批判并没有采取一种激烈或偏执的态度,而带有理想化的古典气息。

首先,《相似》没有选用颓废、夸张或变形等艺术物象与标新立异的风格手法来批判现代教育中工具理性的压抑与人文精神的衰落,以及日常生活中千篇一律的平庸。该片的主色调采用的是偏温和的色调,但为了表现“相似”的主题,其总体场景的着色则呈现出单一的色调——背景为灰色,中景为淡淡的黄色。全片只有三位重要角色(一对父子与一位小提琴演奏者)身上有着鲜艳的色彩,除他们之外,城市的街道、房屋、汽车、父亲的办公室、孩子的教室与其他人物角色,全是统一的灰色。这种色差的对比,简练而又观念化地点出了全片的主要问题指向:在现代的理性至上、僵化刻板的教育体系中,正在使原本有着创造性的孩子趋于同一化;而教育体制的僵化,又源于整个社会生活中工具理性的支配作用。动画中父亲身处的工作机构同样呈现为一部精确运转的冰冷机器,它日复一日照章运行、毫无生机,这个机构中的每一个成年人都是灰色的,原本有着自己独特肤色的父亲进入工作岗位后,也在千篇一律的工作任务面前立刻变为灰色,他与同事有着完全一样的办公桌、一样的工作服与一样的业务流程,甚至用同样的方式处理着同样庞大数量的文件。唯一不同的是,父亲胸前的领带没有变灰而是保持了原色。这也为父亲日后改变心态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埋下了伏笔,因为这里暗喻了父亲也是一个在内心深处有着审美体验并渴望流露真实个性的个体。同样,伴随着镜头视角的摇曳拓展,观影者还可以在片中看到城市中层层耸立的“相似”的高楼,以及街道中相似的毫无生气的行人。由此,又进一步从宏观社会生活层面给观影者直观地呈现了一幅现代人处于分裂和困惑之中的生存困境。

其次,《相似》在动画镜头的运用上也颇具特点。它没有像通常的动画影片那样运用极快的场面调度、数十秒内就闪过数十个镜头的寻常处理方式,也没有将镜头大多固定在中景平视上,而尝试采用了相对较长的全景镜头与多种视角(角度仰俯等)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类镜头的处理运用,使得整个动画的风格在轻快中夹着平缓,更适于精神和理念的表达,也更利于在短时长内细致而微地刻画人物性格。例如,正片开始前有42秒的过场段落,却只有5个镜头,其中儿子像欢快的小鸟般张开双臂,从右侧跳跃进入画面,跑出左侧的镜框,再从左侧回到屏幕中,随后背上父亲为他准备的书包。孩子与父亲共同离家的这组镜头长达24秒,整个过程描绘出父亲并未将学校所有的教科书都塞进孩子的书包,即便如此,孩子已然不堪重负,但却在身体偏向书包负重的那一侧时,仍然保持欢快的步伐。父亲拎起自己的公文包时也重重往下一沉,他随即刻意挺直腰背,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昂首挺胸地走出画面。这组镜头为全景,没有变化场景,出镜和入镜也很少,却只凭几个画面就精心设计出主要角色的个性。高高堆放的学生用书与办公用书显示出父亲知晓当前的体制要求他与孩子做什么和怎么做,但他没给儿子太多负担,同时将自己的工作职责约束在可以承担的范围内。他的自信、亲情与关爱,儿子的活泼、可爱与调皮,皆给予观影者以足够的信息,了解角色的性格及其所处的环境,也为以后描述他们借艺术和审美突破现代性生存困境的行为选择奠定了基础。

由是,片中灰色的低饱和度是符号,主人公父子与小提琴家是符号,父亲的办公场景与孩子学校的场景的相似物象亦是符号,象征着古典艺术的小提琴曲也是符号。正是通过这些符号象征和隐喻,《相似》表达了创作者对现代社会现实的古典的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立场。父亲在高潮段落的镜头中以关爱和理解唤回儿子活力与欢乐的教育方式,既没有用激烈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否定现代教育制度,也不是从现代性本身出发去解决现实问题,而是力图回归到古典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以尊重人、爱护人、守护人的个性为基本出发点,激励人们通过审美,按照本心去追求生命的自由与快乐。直到影片的最后,创作者也没有用斑斓的色彩渲染整个城市,父子二人所处之地仍然是一个被单色度包围的,小小的鲜活绿洲。这在一方面表示出创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现状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创作者心存的“审美救赎”的浪漫理想。对此,我们可以从动画正片结束后创作者所补充的父子二人的静态生活图中窥探一二。

从该组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父子间用艺术来交流感想与体验,而恢复了生命本真的父亲与儿子对比作画时,甚至展现出更为丰富的想象力。影片最后出现的那对灰色的父子与动画的主角父子相遇之后,儿子拉着了无生趣的小伙伴出去玩耍。回来时,戴眼镜的小朋友恢复了本色,他的身体散发着嫩嫩的粉色,活泼又健康,显得非常开心。可这位小伙伴的父亲却并不认同其子的改变,他不悦地强拉着孩子离去,只留下主角父子会心地相视一笑。几幅简明的图画,便再次点明了该片基于古典的审美现代性的历史意识,去批判和解决现代性危机的良苦用心。这组画面中,儿子通过篮球运动唤回了小伙伴的健康与快乐,它与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说最后并没有因为小伙伴生存状态的好转而使对方父亲在观念上做出改变,但该片毕竟指出了在现代社会中,用艺术和审美焕发人们生命活力、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可能性。《相似》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古典人文精神与现代艺术观念相交织的智慧。

猜你喜欢
现代性生命艺术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纸的艺术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