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11-13 09:40朱效宏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历史问题

朱效宏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改革也在如火如荼进行着,有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在慢慢的替代者陈旧的不适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教学理念,在这种迭代更新的形势下,给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带来大量改进机会的同时,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总之,这些出现的问题都必须解决掉,本文就从这些问题入手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便和同仁们交流。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 问题 对策

初中历史教学在学生的培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对学生的文化核心素养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底蕴基础作用,个人素质和思想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初中学段,历史的学习在整个学段的学习中,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一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目前,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在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因为我们科任教师的重点关注,因而,必须要解决此类问题,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稳步发展,下面,我们将从存在的问题入手,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一、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在课堂中所授内容基本是课本理论知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纲,这是没错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不但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主,而且需要将知识点进行精细加工,让枯燥的知识点变成生动活泼的具体情景并具有故事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当然就会乐于学习,会主动学习历史,通过联想记忆知识点也就不会再枯燥,当然,成绩也会提高,这样就会进入学习历史的良性循环,因而,不把知识点枯燥的讲解,不唯课堂理论知识讲解,是我们每一位初中教师去做的。

2.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方式主要以灌输为主

通过笔者深入调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以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大量存在,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每当学生厌学就会抵触教师,这样就会进入恶性循环,因而“大水漫灌”的教学模式,绝不可取,因为这不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反过来影响教师授课时的情绪,如果长期的以灌输知识为主这样的模式教学,学生们在听课时就会态度散漫,更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一种“理所当然”的错误想法,那就是:“许多学生都认为无需在课堂上学习,只需在考试前突击背诵即可,历史教学真正沦为了应试的工具”[1]。

二、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

1.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手段,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形式

想要解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几个问题,作为科任教师,就应该从教学手段的创新开始,放弃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历史课堂的授课形式。打个比方,课堂上,老师讲一些文字的东西变成图片、视频、声音甚至动画等,就一定能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记忆起来也会容易很多。再比如在教学“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节课时,老师如果用多媒体展现“虎门销烟”的图片,首先引起同学们的兴趣,由于学生在小的时候听说过这一历史事件,所以这种通过直观影像资料,将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当然教学效果也会更加事半功倍,因为多媒体会让枯燥的文字变得更加有趣,也有一种新鲜感的体验。

2.课后及时反思,不断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冷不丁的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例如课堂组织不到位、教学方式欠佳、教学手段不理想等等,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课后做好课堂反思,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更正错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比如我在课堂教学“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课时,采取的是对比法教学,首先让学生把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和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以及签订的相关条约与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用来加强他们的理解。听过明显的对比,他们会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这也让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了。

3.课堂上加强小组合作,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讨论

如长期出现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纠正偏差,采取措施,比如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就非常有效,因为合作式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难忘九一八”这一节课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让他们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在分小组的时候,要做到科学,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存在的个体差异,将小组成员按照不同水平进行分组,另外布置任务的时候,也要做到层次分明。比如这节课,我就要求一些后进生必须掌握九一八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内容等最基本的知识,同时要求成绩中等的学生必须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下能够讲述这段历史;要求那些理解能力强的优等生谈谈对九一八事件的看法,以及事件对我国造成哪些影响。通过这样的个性化学习,全体学生都得到了收获,也实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3]。

4.采用情境式教学,将理论知识形象化

对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其变通,比如演变为一个个内容丰富、饱满的历史故事,因为就是初中学生,对故事式的教学还是非常喜欢的,也有助于将零散的知识串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近代化的探索”时,就可以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过渡期间,给学生们讲一讲慈禧和光绪之间相互斗争,夺权争利的一些故事,也可以讲述“公车上书”的故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变法的内容。

总之,当今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已经进入到了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下,有许多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将新型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终达到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尤红.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

[2]曲英男.对初中历史教学反思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6.

[3]于秀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杨碧金.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5(11).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中学)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初中历史问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