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分析与思考

2020-11-13 09:40王显怡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

王显怡

【内容摘要】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自我意识、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的所需,也是现代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发展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创新,这是高中教育需要面对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的研究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的学习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自己大脑中的一些知识的思维整合。目前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教师自己讲课为主,对于为学生专门安排的习题课的时间是相当少的。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之下,教师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习题教学的思维意识,不断促进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

创新思维能力的畅达性,扩展性和原创性最终会回响反映在学生的具体思维整体素质中。要看重培养学生杰出思维能力和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说,在物理教育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随机应变,灵活多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能力,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要锻炼学生的深刻性和敏捷性,整体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整体素质,促进他们创新型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并为此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培养他们的思维素质。

1.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灵活多变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多仔细考虑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延展性是创新型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体现。在物理教育教学的中,应主导学生突破常规性,充分发挥问题所提供的一切资讯,并采用一种问题多个解法,一种问题多种思维思想和多种不同具体思维等更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全面教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解析。问题的多角度培训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最大速度,让学生在深思熟虑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延展性。下面对其进行举例说明:

【例1】在长度为s,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物,其单位质量为m,该物受自身重力影响,由斜面的顶滑至底,如果该物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其下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本题的情景取材于冰球运动员日常实际训练的素材,考察高中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问题当中,求解时间之时主要运用了图像法、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法、动量定理,可以看出多维度求解时间用知识涵盖了物理学科的大部分的主干内容。在物理知识习题的教学过程当中,多仔细考虑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对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方式很有帮助,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严谨思考,培养学生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延展性。

2.以情景化习题练习方式培养融入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虽然相对来说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其实其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这就启示物理老师在为学生设定相关的习题的时候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融入进去,使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想到此時此刻的画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解题。

比如说,在讲授力的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设定打篮球的场景或者是日常的搬东西的场景等等,这样学生们在研究其如何更加省力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融入这样的场景之中去,这样学生将题目进行情景化,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生活的启发,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的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某一个物品的受力的整个过程,这也可以给学生在实际的做题的过程中一些启发,使学生做题更加顺手。

3.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感性思维能力

在进行实际的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习题练习的前提就是全面掌握课本的知识,那么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的教学正是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学生通过相关的物理实验的联系,可以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逻辑思维问题有更加感性的理解,在这样的感性理解的支持之下,学生就能够继续对课堂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予以探究和思考,可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如惯性实验:玻璃杯中装适量水,在杯口位置放置硬纸片,再将鸡蛋置于其上,利用手指将杯口的硬纸片快速弹出,结果鸡蛋却完好无损的掉进了杯子当中。此外,高中物理教师还可以让高中生利用物理实验来鉴别生熟鸡蛋,具体实验如下:将一生一熟两个鸡蛋放置到桌面上,用手让其旋转起来,观察二者在旋转之时存在什么异同,尝试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由于煮熟的鸡蛋其黄、清、壳三者是紧密固定在一起的,因此旋转之时非常平稳,而生鸡蛋则是三者分离,蛋壳开始旋转之后,黄和清受到惯性影响仍旧保持在一种静止的状态,此时必然会对蛋壳的旋转造成一定的阻碍,导致生鸡蛋很快就会停止旋转。还可进行安装锤把这一实验:让高中生倒提锤把并且用力进行敲击,此时锤头将会套牢在锤把上。上述实验所用物品皆为生活常见物品,学生对其非常熟悉,有益于让高中生认识到物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相联。这些生活化、创造性的实验,能够调动起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对其创新能力提升也非常有益。

结束语

物理教学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物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会逐渐加深对学科知识和技巧的融会贯通和操作,对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孟拥军.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模式初探[J].物理教学探讨.2006(7).

[2]苏明义.从课程目标的角度谈谈物理习题的讲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12).

(作者单位: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论平面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