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红
摘要:智力的发展要遵循“浪漫——精确——综合”的循环过程,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注重整体浪漫的把握,局部精确的训练和综合运用的体现。
关键词:浪漫;精确;综合;光的折射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55
只有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设计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教育家怀特海一直倡导教育要符合“浪漫——精确——综合”的循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有整体浪漫的感知,然后通过局部精确聚焦,最后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笔者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为例,介绍基于这一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探索。
一、创设浪漫情景,点燃学习兴趣
学习的起点应该是浪漫的、整体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的引课情景应该是浪漫的、整体的、丰富的。把要研究的问题置于丰富的背景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教学中,笔者用“变钱魔术”吸引学生眼球:将底部粘有硬币的碗放在学生看不到硬币的地方,然后往碗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学生看到了一枚硬币。学生看到硬币瞬间的喜悦是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催化剂。此时,学生对这一现象并不能给予科学解释,只是整体浪漫的感知,需要在教师引导下抽象出物理模型。
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碗底朝向你们时能看到硬币,而平放时看不到硬币?加水后能看到硬币,此时硬币反射的光线还能沿原来的方向传播吗?猜猜在什么位置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学生很容易理解能看到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线进入了眼睛,看不到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线被碗的侧壁挡住了,而加水后,又能看到硬币,说明硬币反射的光线又能进入眼睛,必然光线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学生很容易猜想到光从水射入空气时发生了偏折。然后让学生自己转动激光笔,使激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和从空气中射入水中,观察总结出“光的折射”这一科学概念。
学生有了光的折射的概念后,笔者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现了大量而丰富的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学生开阔了眼界,知道了折射现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迫切想知道这一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于是为接下来的折射规律探究做足了铺垫。
二、引导精确探究,促进深度学习
局部精确就是聚焦并理性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是学生发展高阶思维的阶段,这个过程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探索,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同学合作等方式突破认知难点。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可以类比反射规律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三维空间里确定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类比反射规律猜想: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吗?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吗?折射角和入射角相等吗?光路可逆吗?
学生通过旋转激光笔,观察光路特点,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度数,不难验证后面三个猜想。而对三线是否共面,需要有对比实验,这也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笔者通过自制实验教具,翻折折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学生在翻折后的平面内看不到折射光线,通过这两组实验做对比,进而得出三线共面的结论。
三、强化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真正有用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地理解一般原理,然后能把这些原理运用到各种不同的细节中。不能让知识僵化,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也是物理学科的核心思想“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体现。
当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后,要再次将学生置于一个浪漫的背景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综合运用、融会贯通的过程。所以,笔者在这一环节先借助光的折射光路图解释“变钱魔术”的原理,然后再让學生画光的折射光路图并解释现象背后的原理,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科学语言的规范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遵循认知规律,让课堂教学既是浪漫丰富的又是精确科学的,最终实现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起来。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第二中学1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