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2020-11-13 09:40斯闻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斯闻君

【内容摘要】基于核心素养前提,对初中数学生态课堂进行构建,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开展该学科教学的模式,倡导构建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学环境,打造新型的生态课堂。要实现这一目的,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切实提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更好的对其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构建生态课堂的有效措施,并在实际教学中高效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生态课堂

新时期,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应首先围绕新课改相关规定,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通过倡导和构建生态课堂,促使课堂教学的生机活力不断增强,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和生命力等。同时,要严格遵守该学科教学的规律,基于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视角,对课堂教学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最终达到构建生态课堂目标,实现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有机统计,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态元素的课堂,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水平。

一、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前提,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是打造生态课堂的基本前提。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教师应能够从生活中挖掘生态课堂的元素,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对生活中所包含的教学实例进行深入挖掘,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进而获得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基于此,学生能够更好的将课堂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当中,有助于学生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核心素养的显著改善。

比如,在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基于生活中对该知识的实际应用视角着手,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该部分知识点的基本概念,而且应能够充分认识到该部分知识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学生应用该方面知识的能力。而在对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综合题进行解决时,可以发现存在多种方案,供学生进行选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讨论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作用与效果进行充分感受,更好的体现数学知识的本质所在,可以为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极大的帮助,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此背景下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再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举例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可以问学生,“圆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对于初中生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轮胎,也会注意到其形状,因而会回答教师,汽车的轮胎是圆形。教师运用该种方式进行设问,能够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联想,进而深入的进行思考,更好的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效果,达到构建生态课堂的目标。因此,教师应积极发展学生该种数学思维,以此更好的对其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也能实现个性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与学生核心素养水平。

二、积极推行分层教学

新时期,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应当始终围绕班级学生,将其作为打造生态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应当认识到,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具有客观性,如果采取一致的教学措施,难以实现班级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提升,而且很容易拉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导致学习效果无法实现预期,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推行分层教學,实现生态课堂的目标,更好的满足学生个体学习成长的需求。所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前提,打造生态课堂时,必须要分层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及评价过程等,更好实现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在开展一次函数知识教学时,应综合了解学生数学知识的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在此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以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更好的对学生数学逻辑和运算等方面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对于A层次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要求其能够准确的画出该函数的图像,掌握画图的步骤。比如在教学函数y=2x-6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将作图过程呈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画出两点之后,就可以得到图像。在画好图像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该图像的特点进行观察总结。在此基础上要求A层次学生根据投影仪呈现的画图方法,对函数y=x+2的图像进行绘制,并对其画图情况进行指导,以此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再如,对于B层次学生来说,教师应要求其能够学习掌握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并开展一些巩固练习,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对于C层次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为其安排更加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要求该层次学生具备参与数学竞赛的水平,能够解决一些拓展性的一次函数方面的问题。基于此,班级各层次学生在最初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都为其设置了符合其实际的学习目标,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打造数学生态课堂非常有利。

三、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在打造初中数学生态课堂,以更好的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应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促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虽然其具有很多非常突出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应合理搭配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进而更好的对生态课堂进行构建。比如,教师在书写板书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向学生呈现了其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也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具备该方面的作用。所以,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实现传统与现代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此外,对于教师而言,切忌滥用现代教育技术,否则很有可能弱化该技术的作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丧失,不利于教学效果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比如,在开展轴对称变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轴对称物品,如直尺、剪纸等,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将图片运动和重合以及再运动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给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情境。基于此,教师再借助结合画板把圆形和矩形等形状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变式图形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七,三进而帮助其构建数学变式思维,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再如,在对平行四边形性质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对平行四边形的运动状态进行播放,促使学生可以基于三维立体视角,理解掌握中心对称的知识点等,促使学生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更好的实现范例变式教学。由此可知,通过合理运用现代教育工具,生态课堂的构建效果显著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结语

总体来看,基于核心素养前提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是该类课堂的不二主体,同时要严格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坚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达到对生态课堂进行构建的目标。通过该种方式,构建出的生态课堂,能够较好的实现预期的目标,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促进学生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发挥更大的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群.探究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问题情境”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1):6.

[2]娜仁格日乐,史宁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数学内容之间的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118-124.

[3]刘全胜,任保平.新时代新理念新教法———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六关”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20):4-8.

[4]吴水成.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103.

[5]孙权.深化认知,强化实效———五个“重视”打造初中数学生态课堂[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6):91+53.

[6]万喜英.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6):68.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吴宁三中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构建生态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