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王 云 宋万松
机械波多解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引起机械波多解性的主要因素有时间周期性、空间周期性;传播方向双向性、振动方向双向性及波形的隐含性。对于引起机械波多解性的不同因素需要采用不同的思想、方法进行处理,机械波多解性能很好地考查逻辑思维的严谨性。本文结合实例总结此类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
机械波与生俱来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空间周期性用波长λ来表达,时间周期性用周期T来体现,空间周期性与时间周期性具有对应关系,经过半个周期,波传播半个波长;波传播四分之三个波长,需要四分之三个周期,这种时空对应正是物理的精髓思想之一。由于时间周期性、空间周期性引起机械波的多解,可以采用“去整留零”的思想进行处理,先考虑一个周期T内的Δt、一个波长λ内的Δx情况,然后再考虑周期性构建时间的关系t=nT+Δt,空间的关系x=nλ+Δx。
【例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1=0和t2=0.20 s时的波形分别如图1中实线和虚线所示。求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
图1
如果没有告知波源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将无法确定机械波的传播方向以及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这样会导致分析过程存在不确定因素,故此类问题通常采用假设、分类、讨论的思维流程。
【例2】如图2所示是一列沿x轴传播的机械波图象,实线是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t2=1 s时刻的波形。求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
图2
【分析与解】虽然题干明确机械波沿x轴传播,但没有告知向左还是向右传播,情况不确定需采用假设、分类、讨论方法进行剖析。
【例3】如图3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沿x轴传播,质点P的横坐标xP=0.32 m,从此刻开始计时,若P点经0.4 s到达最大位移处,求波速大小。
图3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没有明确此刻P点的振动方向,从而无法确定机械波的传播方向,情况不确定需采用假设、分类、讨论等方法进行剖析。
题干仅提供几个特殊点的相关信息,对于波形图其他相关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引起波形图有多种可能。解题过程需要把隐含的条件利用“画图找点”的思想得以显性的呈现。
【例4】如图4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多大。
图4
【分析与解】题干虽然提供了P、Q两质点的相关信息,但未告知P、Q两质点间的具体波形图,给解题带来不确定性。利用“画图找点”进行抽丝剥茧,层层推进,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图5
第一步:如图5画一条正弦曲线,虚线代表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第二步:根据题干要求在一个波长内寻找符合要求的P、Q两质点,发现P、Q两质点间的距离最起码为四分之三波长。
机械波多解的原因通常不是单一因素引起,往往是三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所以解题过程应明确引起多解性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思想、方法逐一突破。
【例5】在一列简谐横波传播的路径上有A、B两质点,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6中(甲)(乙)所示,A、B两质点间的距离为2 m,求波传播的速度。
甲
乙
【分析与解】题干仅仅告知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A、B两质点间的波形图不确定,同时还需要考虑波形图的空间周期性。这些共同的不确定性造成波的传播速度具有多解性。利用以上分析的思维方法进行逐一突破。
第一步:设简谐横波从A向B传播,t=0时刻质点A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质点B在正向最大位移处,采用“画图找点”确定两点间的最简单波形图,如图7发现A、B两质点间的最简单波形是四分之一波长。
图7
第四步:设简谐横波从B向A传播,t=0时刻质点A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质点B在正向最大位移处,采用“画图找点”确定两点间的最简单波形图,如图8发现A、B两质点间的最简单波形是四分之三波长。
图8
【总结】机械波的多解性问题是机械波的核心考点之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区分度。解决多解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引起多解性的原因,然后分别利用“去整留零”“分类讨论”“画图找点”各个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