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平,陈伟彬,陈俊卯,王长友,杨德久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是一种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堵塞血管导致下肢慢性缺血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麻木及静息痛等,严重时可进展为缺血性溃疡或坏疽[1,2]。支架植入术是治疗LASO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3]。近年研究表明,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率高达40%~60%,严重影响患者预后[4]。沉默信息调节因子7(SIRT7)是sirtuins家族中一员,主要表达于核仁中,参与细胞衰老、肿瘤及应激反应等过程[5]。有研究报道SIRT7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6]。应激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或迁移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导致血管腔狭窄[7,8]。目前,鲜见SIRT7与LASO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报道。2020年5月,我们探究SIRT7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以期为预测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提供依据。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9年5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98例LASO患者,根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9]诊治LASO。纳入标准:①首次经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LASO;②年龄<80岁;③能够配合完成研究所需检查项目;④临床资料完整;⑤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资料: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史;②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③合并大动脉炎症;④支架植入术后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⑤合并恶性肿瘤;⑥未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198例LASO患者中男127例、女71例,年龄37~78(58.39±7.14)岁。患者均常规消毒、铺巾,麻醉,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针对血管残余狭窄率>30%的患者给予支架植入术治疗。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均医嘱规律服用氯吡格雷(75 mg/d)和阿司匹林(100 mg/d)6个月,之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采用复诊方式了解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血管再狭窄情况,每6个月复诊1次。本研究将支架内及两端5 mm内血管腔狭窄率≥50%定义为支架内再狭窄,根据是否存在血管内再狭窄将LASO患者分为狭窄组63例和对照组135例。本研究经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YXLL201602076)。
1.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7水平检测 抽取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和术后7 d空腹肘静脉血10 mL,25 ℃ 800 r/min离心15 min,提取离心后下层沉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10]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离心后下层沉淀置于10 mL Ficoll分离液中,从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11]检测单个核细胞中SIRT7水平。将RIPA裂解液滴至单个核细胞中,裂解细胞获取总蛋白,然后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定量。用10%SDS-PAGE分离胶电泳,电压由80 V加至120 V,直至溴酚蓝跑出胶面。然后用转膜缓冲液平衡,300 mA转膜60 min,用5%脱脂牛奶封闭1 h。滴加一抗(1∶1 000),4 ℃孵育过夜;滴加二抗(1∶5 000),室温下孵育1 h。用ELC发光液曝光显影,然后用Image J软件分析实验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狭窄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别为(58.65±7.30)、(58.27±7.09)岁,男性占比分别为57.14%(36/63)、67.41%(91/135),女性占比分别为42.86%(27/63)、32.59%(44/135),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为(23.90±2.84)、(23.88±2.78)kg/m2,高血压史占比分别为49.21%(31/63)、49.63%(67/135),高脂血症史占比分别为74.60%(47/63)、77.78%(105/135),糖尿病史占比分别为25.40%(16/63)、25.19%(34/135),冠心病史占比分别为25.40%(16/63)、33.33%(45/135),缺血性卒中史占比分别为22.22%(14/63)、27.41%(37/135),单肢病变占比分别为77.78%(49/63)、82.96%(112/135),双肢病变占比分别为22.22%(14/63)、17.04%(23/135),髂-股动脉段病变占比分别为47.62%(30/63)、43.70%(59/135),腘动脉及远端段病变占比分别为52.38%(33/63)、56.30%(76/135),血管病变长度分别为(7.94±2.12)、(6.37±1.89)cm,完全闭塞占比分别为47.62%(30/63)、25.19%(34/135)。两组在年龄、性别、BMI、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缺血性卒中史、病变肢数和病变位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狭窄组血管病变长度和完全闭塞占比高于对照组(P均<0.05)。
2.2 两组手术前后SIRT7水平比较 狭窄组手术前后SIRT7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7±0.11、0.66±0.19,对照组手术前后SIRT7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5±0.11、1.01±0.32,两组术后SIRT7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狭窄组术后SIRT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2.3 SIRT7评价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价值 术前SIRT7诊断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点、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55(95%CI:0.483~0.626)、0.53、26.98%和85.19%。术后SIRT7诊断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ROC AUC、最佳截断点、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4(95%CI:0.775~0.883)、0.81、82.54%和75.56%。术后SIRT7诊断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效能高于术前SIRT7(Z=5.556,P<0.01)。
2.4 影响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因素 将血管病变长度、完全闭塞和术后SIRT7作为自变量,将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作为因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病变长度、完全闭塞是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术后SIRT7是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见表1。
表1 影响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5 SIRT7与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 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节点个数为5时,AIC值最小(AIC=181.252),术后SIRT7与血管再狭窄有关(χ2=33.60,P<0.001),且呈非线性关系(χ2=14.43,P=0.002)。以术后SIRT7诊断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最佳截断点为参考点,当SIRT7<0.81时,与SIRT7=0.81比较,发生血管再狭窄的风险增加;当SIRT7>0.81时,与SIRT7=0.81比较,发生血管再狭窄的风险降低。
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马强等[12]研究显示,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为44.86%。本研究结果显示,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低于上述研究结果,推测其差异可能与地域、样本量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研究显示,SIRT7在应激反应、血管平滑肌异常增殖和迁移方面均发挥一定调节作用[6]。本研究发现,狭窄组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7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SIRT7可能参与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SIRT7诊断血管再狭窄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4、82.54%和75.56%,表明术后SIRT7评价血管再狭窄的效能较高,但特异度偏低。
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等是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13]。本研究结果显示,狭窄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推测其原因可能与样本量大小和地域等因素有关。孙波等[14]研究显示,下肢动脉病变长度和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是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管病变长度、完全闭塞是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SIRT7是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独立保护因素,其原因可能是高SIRT7水平降低了应激反应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此外,高SIRT7水平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进而抑制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SIRT7与血管再狭窄呈非线性关系,当SIRT7<0.81时,发生血管再狭窄的风险增加;当SIRT7>0.81时,发生血管再狭窄的风险降低。
综上所述,L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7水平低,检测SIRT7水平有助于血管再狭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