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雅
声乐是十分有美感的一种艺术,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歌手会利用不同方式演奏或演唱不同的歌曲,甚至利用自己的器官。对于一个歌手而言,正确并善于利用自身的器官,对演唱好歌曲有着十分大的影响。唱歌需要一个完美的嗓子,完美的嗓子是我们先天从母体内获得的,但对于自身器官的善用是靠我们后天的勤奋练习所达到的。即使有的人拥有一副完美的嗓音,但如果他在后期没有进行勤奋努力的练习,同样不能够到达梦想的彼岸。在唱歌时我们需要身体的各个机能同时运作发挥出最好的功效。声乐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自身条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经过一系列系统的学习之后,能够对其专业技能进行细节上的改善与处理。
在我们声乐教学中,教学术语是在老师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一些语言,这与我们在唱歌时所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并不相同,也与我们学到的基础理论不相同。使用人体器官进行发声并练习是一个非常抽象化的过程,再加上有些学生并不具有十分完美的嗓音,所以在老师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只传授一些抽象的理论,学生并不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很好的利用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找不到方向与问题所在,使自己在唱歌方面处于瓶颈期。所以当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如果能够把抽象化的知识,能用简单具体化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并加以运用,才能够做到有效的提升。
老师在传授知识时,不仅要将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更应该将这些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并且示范出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术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教学术语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得更加强烈,增加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与爱好,同时使他们非常富有想象力。而具有想象力的描述和声音的示范对于传授知识时的理解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使学生们对这些知识有着深刻的记忆。
老师与学生之间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进行沟通,沟通是保证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并保持初心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但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更多的在于老师在表达的过程中能够使用更加具有想象力的语言。只有在他们的认知过程当中形成正确的想象力,形成正确的理论训练与实践,才能保证学生对于声乐知识掌握的高效性。比如说,一个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十分轻松。但在实践的过程中,高音总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效果。老师告诉他说唱高音切记不能够紧张,我们应该随时保持着舒服的姿态舒展的状态,直到唱高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使身体完全放松,感觉气息直通到脚底。而该学生听从老师的建议,使得自己的高音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状态。这位学生说,老师说的话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站在海边海水淹没脚的感觉,老师说,这就好像你在海上冲浪,只有时刻的准备好,自己放松的站在冲浪板上,保持状态直至冲上大浪,这位学生经过老师的比喻,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技巧,所以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状态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与沟通是最有效的。
声乐的教学中,一些专业术语会有着较大的夸张抽象性,但这些并不都是我们在运用过程中常见的,还有其他方法帮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率地掌握技巧。所以一些我们认为较为夸张、较为古怪的专业术语,并不是我们应当学习的音乐专业术语的全部,只是由于缺少这些看似夸张的术语,我们的学习效果并不会达到很理想的地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推进,青少年的声乐教育面临着新的需求,文化发展也对声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教学工作者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创新理念。新课程的教学是音乐上的一种基础语言,但最终具体要怎样实现,仍然值得我们去探究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