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连云港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推出一批正能量的战“疫”文艺作品。以音乐、书画、摄影、曲艺、文学作品和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深情讲好抗击疫情故事,充分展现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较好发挥文学艺术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独特作用,为这场全民防疫之战敲响激越的战鼓,凝聚起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疫情暴发后,连云港市文艺工作者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投身抗疫宣传工作之中。我国著名作曲家、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连云港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咏梅与著名词作家曲波合作,在短短时间内创作了抗疫公益歌曲《仁爱中华》。“口罩后的美丽是如此圣洁无瑕,隔离服里裹着的情呵护家国天下。仁爱中华,天下一家,心暖着心就冰融雪化,拥抱重放的鲜花。”歌曲热情地赞颂参战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境界,音乐从舒缓的前奏切入,到最后形成合唱,形成万众一心的向心力,旋律激昂,大气磅礴,直抵人心。王咏梅说:“虽然创作时间很短,但音乐是自然的流淌。这些天来我们的感动太多,这首歌是我们由内心发出的感情,只有感动自己,才会感动他人,激励奋进。”歌曲由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包括市广电传媒集团主持人在内的14 位歌手共同演唱,并制作成精美的MV。2 月1 日,此曲一经发布,随即被《学习强国》《新华社》《人民日报》《交汇点》《我苏网》等数十家媒体平台推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洒多少雨露,飘多少花香,心中有爱,不缺信仰,该搭手搭手,该担当担当……”王咏梅马不停蹄,紧接着和著名词作家车行进行合作,创作又一首战“疫”公益歌曲《山高水长》,由全国慈善总会爱心大使、青年歌唱家李晖和扎西顿珠共同演唱,深情诉说爱和希望。歌曲以情真意切的歌词、婉转有力的旋律,表现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民抗击疫情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的博大情怀,展示出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医务工作者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品质和坚定信仰,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暖,激发广大民众同心同向、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2 月3日,歌曲MV 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首发,短短的一天内,在全军和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传唱。“人民陆军”微博被各战区官微转发,总阅读量破千万,创“人民陆军”公众号刊发稿件最高阅读量。与此同时,该曲还被《学习强国》《央广网》《中国军网八一电视》《交汇点》等多家媒体平台转播。
每一句质朴的歌词都动人,每一段优美的旋律都暖心,每一首歌曲都倾情讲述一个温暖的故事。王咏梅与车行二度合作的歌曲《没你不行》,由著名歌唱家汪正正演唱,江苏省文联迅速推出精心制作的歌曲MV,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入选全国优秀“战疫”公益歌曲展播系列,入围“华语音乐排行榜.抗击疫情歌曲征集”单元,并在各主流媒体播出。王咏梅与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共同创作的歌曲《黎明的生命之声》,大气、悠扬,充满希望与力量,在全国抗疫决胜的关键时刻,呈现给数以万计的听众,激人奋进。在谈到这首歌的创作感悟时,王咏梅兴奋地说:“当我看到《黎明的生命之声》这首歌词的时候,一种油然而生的灵感像山间的涓涓溪水,自然而清澈,旋律从笔尖飞速地流淌、一气呵成。没有过不去的严冬,没有长夜不明的天空,这不仅是黎明的生命之声,更是万籁的蓬勃交响”。
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会员、连云港广播电视台导演、音乐编辑王从健自己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抗疫歌曲《爱在心间》,被江苏省流行音乐学会官微转播。连云港市文化馆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歌曲《用生命守候》《最美的逆行者》《平安归来》《我们是中国人》《心有所属》《等你归来》,音乐舞蹈《我和我的祖国》,连云区文化馆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歌曲《妈妈,您放心吧》,灌南县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歌曲《天使的风采》《中国有你》等,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制作和推送,为逆向而行的英雄们加油点赞。
一曲曲从心底流出,热情礼赞、真情讴歌。一首首优秀战“疫”主题作品,或气势磅礴或柔情温暖,都真情表达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心和坚定信念,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和由衷赞叹。
疫情当前,刻不容缓,用力吹响文艺战“疫”集结号。连云港市宣传思想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主动担当、快速反应,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踊跃投入战“疫”主题创作,以多种形式为坚守者祝福,向逆行者致敬。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率先作出关于创作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的工作部署,得到了全市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响应。
市作家协会广泛发动,全市老中青文学工作者发挥各自所长,深情聚焦疫情防控实践中的感人形象和典型事件,用心中的爱、手中的笔,投入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为大爱发声、为冲锋定格、为英雄塑像、为国家祈福。创作出小说《口罩》,诗歌《城市的灯光—致敬抗疫一线的人们》《我在心里温暖你》,散文《坚持是最美的语言》,杂文《让更多硬核政策惠及防控一线人员》等一大批文学作品,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市美术家协会积极开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美术家在行动”征稿活动,号召全市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拿起画笔,宣传防护知识,讴歌战斗在战“疫”前线的最美人物,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同全国人民一起,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心手相牵,共渡难关,为夺取防控疫情的最后胜利贡献力量。
市书法家协会发出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主题书法、篆刻作品征集活动,得到广大书法工作者的积极响应。“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市书法界同行们满怀创作热情,以书法艺术的形式歌颂、致敬和鼓舞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并为患者祈福。全市近百名书法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书法、篆刻力作,陆续分批在网络平台推出。
在这个非常时期,诗词不能缺席。致敬勇战疫情的“逆行者”、记录不屈华夏的“壮烈史”,是所有诗词作者的一种生命姿态,更是所有诗词创作者的一种社会责任。海州诗词楹联协会在新年初二,就率先于全国发出“蘸春寄情为武汉加油”倡议。港城诗词名家,饱蘸激情,夙夜创作。各县区的诗友们立马行动,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强烈责任感,用真情实感,记录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抗疫行动,讴歌无私大爱、感人至深的抗疫英雄,赞颂不屈不挠、义无反顾的中华民族精神,献诗寄情声援武汉。
市朗诵艺术家声“援”抗疫一线,把充满力量与激情的诗歌作品化为动人的声音,以朗诵的艺术形式为防控疫情助力。我市多个朗诵团体推出了《最美的背影》《春天,正在赶来》《战瘟神》《英雄儿女》《孩子,请不要哭泣》《青春无畏—致抗疫一线的90 后》《为了生命》《防疫一线的最美夫妻档》《逆光飞翔》,来自灌云县《致敬疫情前线的战士》《你要记得回来》,灌南县《战斗的日子》等一批诗朗诵作品,通过电波、网络讲述抗击疫情的故事。一字一句中,凝结着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与使命,一音一顿中,传递着战“疫”必将胜利的豪迈气概。
市摄影家协会充分挖掘抗疫阻击战中的感人画面和动人场景,真情记录抗击疫情的英雄壮举,歌颂奋战一线各行各业的大爱情操,拍摄了一批反映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优秀摄影作品。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聚焦逆行的身影、坚毅的面孔、无畏的行动、温暖的场景,用心用情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一帧帧画面、一幅幅影像,传递着大爱和力量。
近段时间以来,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每当看到听到医护工作者逆行疫区、济世救人,看到听到普通民众尽自己所能、同舟共济的事迹,都迸发激昂热情,踊跃创作,真实记录下人民群众面对磨难时的顽强与奉献。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市各地文艺工作者携手并肩、各展所长,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线上线下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在影视界颇有声誉的资深电视媒体人、连云港社科名家宫海洋,策划、创作的公益短片《致敬赴国难的天使们》、抗击疫情电视诗歌艺术片《幸存者宣言》,通过新媒体平台播出后,深受观众的欢迎,激发大家共情与共鸣。宫海洋表示: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要把镜头对准战“役”最前线,对准不畏挑战迎难而上的故事和瞬间,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役”,记录精神,传递信心。
春的脚步,不会因一场风雪而停下。全市各条战线都在行动,家国情怀在每个人的心中激荡,为武汉打气,为祖国祝福。市妇联结合纪念第110 个“三八”妇女节,举办“抗击疫情,巾帼有我”书法篆刻作品网上征集展览。市少儿书法家协会举办“翰墨益身心”少年儿童抗疫防护主题书法作品网络展,以提高少年儿童对抗疫防护重要性的认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缓解紧张情绪,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专家、老干部为“万众一心抗疫情”挥毫泼墨,抒发豪情,在网络平台呈现了一批抗疫主题书法、美术作品,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在抗击疫情的宣传中,我市民间文艺家孙洪香剪纸创作《致可爱的人》、李德成剪纸《突击队》、张白鸽剪纸《疫情防控》、王维良剪纸《天使使命》、王梅剪纸《防控测体温》、孙连东面塑《众志成城》等,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我市非遗传承的成果,赢得了群众的喜爱。海州区美术家协会举办“爱在海州”徐开君抗疫美术作品网展,在江苏曙艺文化传播平台头条刊播,好评如潮。赣榆区请来“赣榆老乡”、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侯勇作为疫情防控志愿宣传员,侯勇在北京家中精心录制了“疫情防控八个要”的宣传视频,积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声助力,视频播出当天便刷爆了网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东海县“为逆行者塑像”文艺轻骑兵在行动,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文艺形式,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和每一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付出努力的人们表达内心的敬意与礼赞。
循着源自内心的感动,我市广大戏曲工作者发挥传统曲艺的地域特色,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深情赞美白衣战士、赞颂抗疫英雄。市演艺集团等有关文艺团体迅速反应,创作淮海戏戏歌《众志成城战疫情》《挥刀斩魔迎春光》《为国为家又为民》《天南海北一家人》,京剧唱段《战役情》,情景剧《新年心愿》,抗疫题材小品《你放心》、音舞快板《旗帜为什么这样红》《万众一心战疫情》等精品力作,为打赢防疫阻击战加油助力。同时,还创作出“万众一心,为爱坚守”主题戏曲作品抗疫暖心视频《港城演艺人与爱同行》,令人印象深刻。赣榆区“快板大爷”张作松创作的快板书《坚决打赢阻击战》《抗击病毒做防范》,以及东海吕剧唱段《早除阴霾沐春风》《冰雪消融艳阳天》等,通俗易懂、脍炙人口。赣榆区还推出苏北琴书《万众一心抗疫情》《战“疫”必胜》《在家呆着好》等,掀起一轮又一轮宣传疫情防控的“风暴”。
非常时期,互联网发挥独特作用,精彩纷呈的线上文化内容丰富了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我市主流媒体纷纷推出文艺特刊、发布歌曲展播、诗歌专辑、设立文艺战“疫”专栏;部分新媒体平台积极作为,制作专题、推广播放抗疫公益单曲,邀请文艺界志愿者演唱公益歌曲;市文联发出倡议,号召广大文艺志愿者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图文展示等方式,积极开展创作、表演、展示、评论等文艺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和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创作,切实担当起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连云港文艺圈平台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专门开办“文艺战疫”专栏,刊登文艺作品、讲述感人故事、讴歌社会真情。“你们就像战争时期的文艺宣传队。”面对网友给予的热情点赞,很多文艺工作者都自豪地说:“文艺工作者从延安时期、抗战时期就有这样的优良传统,就是用笔做刀枪、用歌声鼓舞民众,新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好这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在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秉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创作理念,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应有的使命与担当,谱写着众志成城战疫情的雄浑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