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

2020-11-11 10:41田甜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实现路径

摘   要 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是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不但具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丰富体验和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体价值,还具有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文化引领道德风尚、回应社会治理时代需求的社会价值。在深化教育改革、社会治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学校志愿服务活动要紧扣志愿服务育人的本质要义,坚持人性化、主体性和发展性原则,把握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积极构建学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制度合力,才能有效实现其育人价值。

关键词 学校志愿服务活动  育人价值  实现路径

学校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指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以及相应的志愿服务教育工作。身为志愿者的学生既是接受志愿服务教育的客体,又是参与服务、提供援助、倾情奉献的主体,主客体角色的统一性充分体现了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所具有的对内教育和对外服务的双向作用。学校的教育属性和知识技术集聚性,让其在青少年志愿精神培养、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和志愿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有着明显优势。面对学校德育工作、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时代要求,重新审视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价值,按照德育工作的规律开展相关工作,优化其发展路径,对于提升活动效果,促进其育人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校志愿服务活动育人的个体价值

1.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分析,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与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已经从哲学层面的价值理念提升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政策导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拥有对接社会活动的适应能力和社会事务参与能力”[1]等一系列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多种教育形式合力推进。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正是从道德、知识、能力三个不同维度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有效路径。这一学生实践教育的绝佳课堂,不但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素质发展,还成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在学生社会知识积累、创新能力培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丰富的“体验”价值

就教育形式和内容而言,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了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需求。现代“体验经济”的概念强调消费者的体验价值,即产品或服务消费中获得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满足。伴随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受教育者需求结构升级,作为实践教育资源的志愿服务活动与传统德育课程相比恰恰拥有后者不可比拟的“体验”价值。在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的教育过程中,“以生动的实践体验激发学生的共鸣,进而扭转纯粹说教所导致的被动结果”[2],不但符合“做中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而且迎合了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学生主动投入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超越了简单刻板的认知,在“体验”中重新完成知识建构、表达创新,这样带有体验性质的教育场景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互动性,为学生带来知识之外更多的精神情感类学习内容。

3.学校志愿服务活动赋予学生追求崇高理想的自我實现价值

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样的教育功能实际上已经超越知识、能力、道德的范畴,起到了一种精神引领的作用,其价值定位不但体现在当下,更体现在未来[3]。而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志愿服务所培养的心理态度、意志品质和理想信念,其最终指向的是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从志愿服务理念、知识技能、行动心得的领会运用和内化,到观念的冲突和价值观的重构,这一系列过程正是现代教育体系下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需要的真实体验经历,这种经历打破了传统德育体系一元性价值倾向的空泛,超越了传统德育理论灌输模式和单一竞争情境下学生单纯意义上的成功,成为融合知识学习、社会经历、社会使命、精神追求、心理完善为一体的价值实现过程。

二、学校志愿服务活动育人的社会价值

1.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

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把人从相对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置身于广泛的社会生活,唤醒了受教育者自身的自主意识,实现了对外行动力和对内价值观的重塑,这种广泛的教育场域和人本性复归使其成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就内容体系而言,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所秉承和培育的志愿精神本质上属于社会公德教化的范畴,其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美德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和革命传统熏陶等德育内容的诸多方面,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就结构体系而言,志愿服务活动与思想品德课程相结合,纵向上形成了班级、年级、校级和德育专职机构的梯队管理,横向上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就实施机制而言,志愿服务活动有效联系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三方合力,关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学生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协同推进。

2.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是传承中华文化、提升社会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

现代的志愿服务虽起源于西方文明,但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着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有着高度契合。当代中国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实现了对中国古老的慈善制度、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向善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支撑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润滑剂”[4]。学校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在道德理论与现实行动之间架起了桥梁,给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实践机会以构建“应然规范”与“实然规范”间的均衡关系,把握公共德性与个体善性间的价值边界,实现公民责任与公民权利、公共价值与公共生活间的平衡统一[5],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团结引导青少年及其家庭参与活动,不断增进人与人之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建立起平等、信任、民主、法治等和谐社会的特征要素。这种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共生发展,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是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

3.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回应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时代要求

当前,政府角色转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创新,从法治到善治的社会发展目标都成为志愿服务发展的新语境。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在教育学生增强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公共事业,有效地回应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时代要求。学生及其家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服务,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了潜在支持,实现了社会治理主体和资源的多元化;活动过程本身源源不断地将道德公约、社会规范、文化传统等根植于学生的思想行为当中,引导他们修身律己,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为社会德治建设贡献了力量;学生志愿者开展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情真意切的建言献策,从青少年的视角不断充实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可以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时代典范。

三、学校志愿服务活动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

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在理念和方法层面要坚持人性化、主体性、发展性原则,把握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完善制度保障,积极回应深化教育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需要,才能保证其育人价值的顺利实现。

1.明确志愿服务育人本质要义,坚持人性化、主体性和发展性原则

学校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德育教育中实践育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围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本质目标设计开展的,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主体-发展性德育”的特征。活动开展过程必须坚持人性化、主体性和发展性原则,遵循不同年龄学生人性发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的生成发展规律[6],“满足主体发展自己的道德能力、完善自己的德性结构,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的需要”[7],协调好活动本身的育人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挥其教育与引导的功能价值。

志愿服务教育的人性化体现了德育最基本的要求,即遵循人性的生成发展规律。实际工作中强调在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关怀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前提下设计开展恰当的活动项目;主体性体现了“现代德育功能由仅重视其社会功能转向社会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8]。实际工作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参与中积累知识、明辨是非、锻炼能力,逐渐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动的相互统一,从而达到教育、感化、引领的育人目标;发展性体现了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实际工作中要求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积极呼应社会发展需求,将志愿服务育人从个体价值实现向社会价值实现推进。

2.契合时代发展主题与需求,把握志愿服务教育的核心内容

志愿服务教育开展过程中,无论是个体价值还是社会价值实现最终都要聚焦于课程的有效实施,因此学校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建设也就成为学校志愿服务教育的核心与关键。

学校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建设要实现多元化、层次化和多样化。多元化针对课程目标而言,强调课程要统筹兼顾对内德育教育和对外社会服务的双重目标属性,处理好学生兴趣特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并通过活动促使学生适时开展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从而推进学校育人方式的改革;层次化针对课程实施结构而言,强调课程开展分为学校、班级和个人三个不同的层级[9],统筹协调好不同層级之间和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开展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多样化针对课程形式和内容而言,既强调形式上理论和实践的整体设计与完整实施,又鼓励内容上积极回应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生态环保、网络文明、文化建设等时代发展的主题,引导学生运用理念宣传、调查研究、设计研发、建言献策等新型方式参与其中。

3.抓住形势创新发展,构建学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制度合力

学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开展顺应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为保证其育人价值的实现,还必须在组织制度、师资队伍、合作平台、评估反馈等方面科学设计,构建学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制度合力。

首先,建立完善的领导组织机构,针对学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实际需求,从政策、经费、技术等各方面提供长效的支持与监管,打造学校志愿服务实践课程的实施通路。其次,通过培训在校教师和吸纳社会专业人员担任专兼职校园辅导员,建设专业化的实践育人师资队伍,具体负责课程教学、把关活动方案、完善学生志愿者培训、参与活动实施,确保学校志愿服务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再次,学校和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挖掘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努力寻求学生、学校、社会多方诉求的最佳结合点,在帮助学生获得人生体验、习得生活技能、培养兴趣爱好、结交良师益友、提升道德水平、开展职业规划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学校志愿服务社会价值。最后,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新要求,系统收集相关信息,设计完整科学的评估反馈系统,考评学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完备程度和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的数量与质量,推动学校志愿服务教育和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EB/OL].2001-06-08/2019-09-1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

[2] 李力,金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难点及实现路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3] 朱洪秋.中小学志愿服务不妨如此定位[J].中国德育,2014(14).

[4] 彭志红.志愿服务的现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5-09-23(13).

[5] 叶飞.当代公民教育的价值困境及其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6(09).

[6] 李健.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四个维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7] 班华.现代教育论[M].第2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8] 张忠华,叶雨涵.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德育理论研究主题嬗变[J].高等教育管理,2019(11).

[9] 董薇.构建志愿服务三级课程,培养大爱大德大情怀[J].人民教育,2019(01).

[作者:田甜(1981-),女,山西太原人,南京晓庄学院教育研究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实现路径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