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信息透明机制探析

2020-11-11 07:30
交通企业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空管空域航班

□ 齐 莉

我国民航运输经历了快速发展期,目前旅客吞吐量仅次于美国,但信息化程度却远远低于世界上发达国家。通过美国交通运输部和 FFA 的官方网站可以随时查询到各个航空公司、机场每天详细的运行数据,而我国目前只公布各机场的吞吐量数据和飞机架次等通用数据,且更新速度慢。

目前,我国民航产业飞速发展,航班量激增,与此同时,航班延误、旅客满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也较为突出。我国当前民航运行管理模式是封闭的,不能适应民航当前发展的新趋势,制约着民航运输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了适应民航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积极推进民航信息化建设,致力于民航信息的透明化,提高我国民航的竞争力水平和旅客服务水平。

一、现状分析

当前民航运输业依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这不仅体现在民航内部的信息不透明上,同时体现在民航与外部相关部门的信息不透明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航与军方的不透明

我国的空域资源一直由军方统一管理,民航与空军根脉相连,很多小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临时航线的使用需要军方的审批。民航的发展与军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着民航的发展和运行。民航发展初期,空中交通流量较小,对空域的需求较低。当前,民航交通流量增长迅速,以往的空域资源已不能满足旺盛的交通需求,由此造成的容量与需求矛盾也是引发机场拥堵和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在空中交通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民航可以通过向军方申请临时航线来减缓拥堵情况,但目前军方对于临时航线的审批较为复杂,不能及时将暂不需要的临时空域释放给民航使用。而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民航运输能够根据空域情况随时申请直飞航线,提高空域利用率,降低航空运行成本。基于我国当前民航交通流量和空域的矛盾,亟需通过军民融合的方式,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释放未被占用的空域资源,在优先保障军方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民航对空域的利用率。

2.民航内部信息的不透明

民航系统由机场、空管、航空公司、民航总局和地方管理局以及民航科研单位等多个部门组成。民航内部各单位和各部门间的信息不透明,各部门横向联系不够;各单位内部的信息不透明,一线与管理部门的联系不够密切。机场主要负责航班起飞前和落地后的各项保障工作;空管主要负责航班的起飞和落地许可及航班整个运行过程的安全,具有最准确的航班起飞、落地和预达时间;航空公司主要掌握旅客的基本信息、航班动态信息等;民航总局和地方管理局主要负责相关标准和政策的制定、修改和发布。然而,这4 个部门之间没有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比如,机场作为负责航班起飞前和落地后工作的部门,却不能够获得准确的时间,只能通过经验进行保障或通过科研机构研发相关系统,这就造成了保障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对于单个部门而言,内部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也存在不透明的情况。以航空公司为例,运控中心、机务部门、现场部门和飞行总队等单位共同保障航班的准点运行,环环相扣,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获取航班的整个保障情况信息,只能通过电话获知。

3.民航对外信息的不透明

一方面,内部文件信息的不透明。民航政策文件的流通主要在行业内部,很多文件并不在外网公布,只有部门内网下的员工通过办公OA形式才能根据权限获得,没有实现共享。因此,民航各业务部门相互独立,只能获得与自身业务相关的文件,并不能获得其他部门的信息,造成民航信息只封闭在少数人手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不足,给各相关单位沟通交流造成一定障碍。同时,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民航的整个运行体系很神秘,不能被公众了解,这也是旅客在面对航班延误或者其他纠纷时不能理解民航工作人员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航空公司与旅客间的不透明。例如,航班延误信息不透明以及航班运行要求不透明。由于天气、流量控制等原因,常会造成航班的大量积压,航班难以疏解,导致旅客情绪激动,甚至发生旅客闹事的情况。由航班延误引发的问题,最关键的原因是旅客对于造成航班延误的缘由不清楚,只能被动等待,且不能及时获得航班的准确时间,甚至可能会发生延误后取消航班的情况。如果航空公司能及时向旅客提供航班延误的预警,以及可能的延误时间,避免旅客在机场长时间等待,就能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同时,需要向公众普及航班运行的相关规定,在天气不正常的情况下,旅客能够提前选择其他交通方式。

二、问题探究

我国民航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行业信息资源并没有实现共享,开发利用水平低,直接影响着民航的竞争力、民航各单位的联动、航班运行效率和旅客满意度等。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航与军方融合度不够

现阶段,我国空域依然由空军统一管制,民航的航空器只能在规定的航路和航线上飞行,空域自由度小。很多民航航路航线及机场区域与军航空域相连,日常的航班运行与训练飞机的航线和高度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合,这就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空域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当前,军民航最重要的矛盾就是沟通协调不畅,军民航对空域的需求各不相同,同时对飞行的各项标准不同,在面对同一空中情形下,由于存在两种不同的规则和流程处理方案,双方无法协同配合。军民航之间的协议较为固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变动。

2.民航运输各部门自成体系,标准化和规范化差

由于历史原因,航空企业各业务信息系统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导致系统间信息交换困难,信息共享度低,无法共享,难以综合利用以及系统建设和维护难度大等问题,制约着民航信息化发展。

民航业由机场、空管和航空公司等多个部门组成,各个系统自成体系,资源不能互联互通。同时,单个系统内部的标准也不统一。信息资源主要掌握在相应的业务部门手中,只服务于日常工作,并没有互联共享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链。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各个部门的信息主要限制在单位办公区域的局域网中,没有实现公开访问。

各航空部门信息系统独立建设、运行和维护,信息封闭和垄断严重,系统之间互联度差,信息孤岛现象突出,航空信息难以综合利用,给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带来很大困难。民航各部门的生产运行系统均委托不同的研发机构研发,在软件设计时并未留有相关的接口。对于多数单位而言,由于研发系统成本较高,受投资成本限制而分散开发系统,在客观上造成各个系统之间的资源和数据不能统一,资源共享程度低。以空管信息为例,尽管其内容较丰富,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访问接口,彼此之间并不能相互访问;同时各地区的空管信息相对封闭,缺乏相互交流的途径,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力差。

民航数据库管理系统各不相同,存在DB2,SOL Server,Oracle,Sybase 等多种数据库,数据格式不统一,无法实现二次使用。民航业对信息化的战略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民航信息平台整体效益发挥不足,不能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给信息共享和交换造成一定障碍。全民航业迫切需要研究先进适用的、可实现航空公共信息集成、共享和综合利用的解决方案。

3.民航信息公开存在安全隐患,航班延误信息很难准确预知

民航信息只存在于各单位相关人员内部,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信息属于单位机密,并不适合公开。在外网公开民航信息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有黑客或者病毒入侵,将直接影响航班的正常运行。

航班延误信息的不透明主要是由于民航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单方面地对延误时间进行准确预知。航班的正常运行需要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的共同保障,三者共同协调才能预测航班延误时间。同时,对于由流控和天气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误问题,只能通过被动等待或者天气预测等方法,获知限制取消时间。流控时间的不确定很大程度上也与军方训练飞机时间的不确定有关。归根结底,依然是沟通协调不畅造成的不确定性。另一个原因是对延误信息的传递不及时。在获知航班延误信息的情况下,各单位和部门不能及时传递信息,造成航空公司后续服务不及时,旅客无法及时退改签等问题。

三、建议和解决措施

1.军民航深度融合,做好顶层规划与布局

民航“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空管运行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机制,积极推进民航空管与空军航管的信息互通。真正实现军民航的深度融合,需要在国家空管委的组织和领导下,空军和民航双方根据自身空域需求共同制定空域管理方法,从战略上制定空域使用计划,从战术上建立军民航面对面协调机制,相互通报空域使用动态。同时,管理部门定期对协调机制和程序的落实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建立有效的军民航协调机制和灵活空域使用机制。推进空管运行中心和空军航管中心的信息互通,进一步简化飞行计划审批流程,实现军民航飞行计划互通。同时,推进军民空管系统间的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机制。在我国现有国情下,坚持军民融合,建立和完善军民航协调机制,构建军民信息共享平台,充分灵活利用现有空域资源和临时航线,提高空域利用效率,优化航线网络,有效疏解空中交通流量。

2.民航内部各部门资源共享

民航准时准点的正常运行,需要民航各部门的共同保障。信息对于民航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民航运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的提高,旅客权益的保障等。在信息化时代,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为民航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支持民航运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以运行数据共享为切入点是打破信息孤岛、发挥共享优势、提升运行效率的有效措施,也是中国民航紧跟世界民航发展和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民航局应积极部署和规划民航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民航当前大部分生产和运行数据仅掌握在单位内部相关业务人员手中,只服务于日常工作,并没有充分利用。因此,需要加快民航信息系统的集成和整合,制定信息共享和交换的相关协议和标准,确定民航信息资源管理框架体系,将民航各保障单位紧密联系起来,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服务于航班的保障工作。

要加快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加快新一代全球分销系统的建设,从技术和功能上进行创新,满足我国民航快速发展的需要。围绕“简化商务”,推广RFID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推出方便快捷的离港值机方式,支持传统柜台、自助值机、网上值机、手机值机、城市值机等多元化离港值机形式。依靠信息技术的进步,拓展民航信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3.公布所有管理文件

民航运行生产数据由于保密和安全性可以不公开,但管理文件信息(如,政策文件、监管事项和行业发展信息等)可以向公众开放。公众只有充分了解民航运行的各类规则和标准之后,才能理解民航工作人员,在面对延误或者其他要求时才能积极配合。

4.研发“航班来了”APP

在实现军民航各单位之间和内部的信息共享后,可以借鉴道路交通中“公交来了”软件的成功经验,研发“航班来了”系统,实时跟踪航班数据,旅客可以根据航班的实际运行情况和预测时间安排自身行程。尤其是在航班延误的情况下,共享平台可以对航班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准确预测,在“航班来了”APP 中显示航班目前状态,受何种因素限制,何时能够恢复正常等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空管空域航班
全美航班短暂停飞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山航红色定制航班
我国全空域防空体系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解析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安全及人为影响因素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民航空管气象视频会商系统应用研究
乙醇蒸气放空管设置室内引发爆炸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