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海暴 杨 刚
企业轻资产包括知识产权、教育平台整合、管理系统、咨询产业等,其中咨询产业与各轻资产均建立了联系,因此,咨询产业在所有的轻资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结合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和施工企业的现状,针对企业在轻资产运行中容易忽略的隐形资产,采用调研、研究和现场实践的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咨询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企业技术中心的实体化、产学研用的工作平台、一体化研发体系建设、工程施工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内容,开展探讨性研究和实施落地,以促进企业开拓工作思路,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和战略制定提出一些建议。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其载体为技术研发中心。该机构的认证是对企业技术和科技实力的认可,证明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但是,在全公司资源的统筹和人才的调配上,任何单位都无法代替公司行使好该职能,也无法代替公司开展业务和技术的统筹,因此,如果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实力和作用,企业技术中心的实体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转型升级和业务量持续加大的趋势下,科技研发的支撑将对企业的运行起到关键的作用,任何一家大型企业,其都拥有支撑企业发展的研发中心。因此,建议在业务量和轻资产运行业务上的支持,更需要企业技术中心的实体化。技术中心实体化后,可以整合全公司资源,开展更加高端的技术研究和技术难题公关。例如,国际级、国家级、前瞻性、新兴领域等技术课题研究,必将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可作为公司级的技术研发平台指导企业所属的“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检测试验中心”等单位,引导其更好地开展基础性课题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并委托各单位开展跟踪式课题研发与测试应用工作,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
在实体化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联合高校和青岛市开展“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建立,并定期开展开放性课题的发布和技术研究交流,利用“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招聘博士入站开展课题的研究和技术交流工作,形成“学+研+用”的企业特色工作站运行模式。对于优秀的技术高端人才,可以直接纳入企业人才库,为后续的工程课题研究提供人才和专家基础。并与相关的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站”的联合招生、招聘等工作,让“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平台成为企业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的载体,也是企业技术中心的人才支撑和来源。同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平台还可以有效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在企业技术中心的统筹下,开展课题的分工式联合研发。而统筹课题的机构则是企业技术中心,聚集科研单位和人才的机构则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该项业务将是企业开展高端技术和装备研发的载体,也是“专业单位从事专业业务”统筹协作的机构。结合该方式的发展,把高校的学术优势和企业实践优势集聚成为人才培养优势,着力打破高校人才培养中路径单一、实践能力不强、与企业需求匹配性不高的问题。
通过将企业技术研发的核心部门打造成实体化的科研平台,借助科研平台把高校人才引进参与到企业的研发课题,并以研发平台为载体,将企业的技术研发课题分级别地对外开放,在平台内建立技术研究专业组、专家工作站、硕士生培养点、基层技术创新团队,形成以企业实体化平台为核心的成果孵化地,以企业的研发平台和高校或科研院所协同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借助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合作性,使得人才的培养从高校阶段起,就形成“产学研用”充分融合的人才创新平台机制。利用高校优势与企业基层实践基地的充分融合,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要求,加快技术研发成果产业转化的速度和效率,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创成果转化“双提升”。
公司以建设“中国交建三级公司一流企业”为目标,在科技、技术、质量、信息化方面着力强化科技支撑,以技术促发展,通过技术与管理融合,实现了项目的高效履约和降本增效。总部技术中心对各基层单位建立的技术研发团队负有统筹、指导、帮扶和支持的职责。主要负责统筹指导各子公司专业研发团队重点研发领域的分工,形成技术研究上强强联合,同时也避免各子公司之间重复研究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各基层单位技术研发团队隶属于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但在技术研发工作上,配合总部研发平台调配和脱产科技研发培养。对于公司内专业的技术研发中心等单位,要在公司统筹下开展对其他施工单位的技术研究,采用授权委托研发的方式,主要以测试、应用、数据反馈等为主,重视全过程的研究,包括测试、总结、优化等,形成的所有技术研究成果,要定期向公司报告和备案,以便于在全公司技术成果共享平台“知识管理系统共享系统”上进行公布,便于企业内共享和有偿使用权的转让,从而打破了各单位与总部研发之间的界限,形成一体化技术研发体系,利用体系和平台将企业的技术力量凝聚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公司还建立了“总部技术平台+基层创新团队”的管理模式,建立技术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云智库”运行机制,实现总部与基层的技术创新资源覆盖。一是开展“总部技术平台+基层创新团队”协同的工作模式。以总部技术平台为载体,培育提升基层技术团队的创新能力,让基层技术团队带着问题到总部平台提升,带着成果去项目实施,让总部技术平台成为基层技术创新团队的孵化池。二是建立技术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云智库”运行机制,实现总部与基层技术创新的资源覆盖。目前,公司技术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云智库”已运行,该平台对国内外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以及公司开展的新成果都进行了上线,并通过分权限设置,制定了安全技术保密机制。充分利用“科技云智库”平台,推行公司技术资源共享,将平台打造成为技术工作平台,为公司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检索、学习提升和资料归集提供帮助。尤其针对海外技术人员,智库平台可以实时提供公司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资源,消除海内外之间技术共享上的距离。
随着国内外物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多个行业都在尝试开展智能化技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成本和其带来的人为风险。对于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定义,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国际上将智能化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半智能化、基础智能化、高端智能化和超智能化。目前,我国工程施工行业还未达到自动化的水平,仅有少部分实现了半自动化,因此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上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实现工程施工的自动化、智能化基础离不开信息化、物联网和BIM 技术,这些都需要协同发展。
公司正在逐渐向投资、研发、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业务转型,并在多个区域进行实体化布局,随之而来的是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人工成本费用在整个费用投入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何降低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的费用,提升管理和施工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施工成为了一个焦点。自动化和智能化施工的宗旨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施工和管理工效和水平,做到规范施工、管理和检测等。自动化和智能化施工中,由于工程的类别太多,施工工程样式各不相同,全部覆盖施工类型较难,因此,建议从不同领域进行板块划分。公司在该领域板块,可以按照以下阶段进行尝试。
利用先进的集中管控系统平台,提高人均生产效率,将施工现场的人工数量降低至传统技术的一半。以路基施工为例,可以利用管理平台由一人远程集中操作多台设备。一人可以操作1 台挖掘机、1 台运料车、1 台压路机,形成联合施工,减少人工投入,使得施工现场由原来的“人海茫茫”变为“机器茫茫”。人在办公室运用集中管理平台完成对机器的指挥操控。该阶段的数字化施工需在施工区域建立局域网,用网络实时传输,确保视频和操控指令的传输信号通畅。采用北斗精准定位设备的位置和操控状态,当信号丢失时可以转为人工操作或暂停施工。需要说明的是,BIM技术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该阶段,形成一种工程施工OA 系统,施工的工程量及投入可以快速统计,通过数字化可视化掌握工程施工进度、进度监控与调整,进行合理化施工进度调整,形成一种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
该系统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无人驾驶技术尚不成熟的阶段,要想实现半智能化,必须在特定的区域运行,不可以在公众场所实现程序化智能施工。因此,在施工特定领域,可以采用程序定制化,将半智能化应用于重复率较高的工序中,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施工工效的目的,从而实现半智能化管控施工。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实时智能化调整工程进度。
对于工程施工现场,实现智能化施工技术非常困难,但随着国内智能化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可以实时升级企业在该板块的发展规划。公司开发大的运行平台、模块化产品开发可以外包,总体的开发控制即核心技术应由公司自行掌握,在公司的统筹下开展研发。企业发展离不开规划和定位,定位企业新技术、新科技条件下的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凝聚团队力量,才能在该领域抢得先机。
(1)当前的施工企业已经不能再用传统思维、传统技术、传统施工方法去定位,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看待新时代施工企业应该拥有的软实力,不能再用“人海战术”和“规模战术”,而是应该依靠科技创新力量去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2)当前施工企业的工作,独立作战和独立技术攻关,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技术时代,必须要形成上下联动,由原有的“实体化机构创新”转变为“实体化平台+基层团队”的大众创新模式,利用“总部的实体化科研平台”实现对全国范围内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企业的资源整合,与基层单位形成分级别的任务分工合作的模式,才能实现企业成果的快速研发转化。
(3)当前从事基层单位技术指导的人员,要快速转变为以技术为核心的思想,练好扎实的岗位基本功,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否则将会被企业淘汰。
(4)现代的施工企业,面对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现实,急需对施工企业时代的变革,提前谋划开展“信息化+BIM 技术”的智能化建造,认识到这将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应具有的核心竞争力。
(5)建议企业在综合布局的基础上,可以从多方面发展,加强科学技术、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BIM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建立多专业的技术创新团队,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氛围,形成轻资产运行,不断提升公司在技术领域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以科技助力企业改革转型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