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创新、内部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2020-11-11 06:30黄贤凤
科技与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关联度产学研指标

黄贤凤 李 雷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0 引 言

知识经济背景下,新技术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内部资源进行内部研发创新;二是企业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进行合作创新。按照企业合作对象不同,合作创新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即企业与同行业竞争对手、上下游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另一类是产学研合作,即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按照一定的规制进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随着技术创新复杂程度的提高,合作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良好的合作创新关系,能帮助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共享知识、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抢占国外市场等途径来创造企业价值[1]。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文献回顾

在合作创新、内部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关于合作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合作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Lundvall认为不管是垂直企业间的合作还是水平企业间的合作,都有助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利用外部的资源和人才,提高企业创新绩效[2];Etzkowitz和Leydesdoff的三重螺旋理论认为,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可以透过组织的结构安排和制度设计来增强机构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科技资源的运用效率,促进创新产出[3];Pamela研究发现在一个区域,如果企业从大学获得的知识越多,企业发展得越好,区域经济增长越快[4];国内学者吴玉鸣[5],薛风平[6],徐盈之、金乃丽[7],庄亚明、穆荣平、尤海燕[8]都用不同方法证实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促进作用,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部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因企业具体情况而不同,Aiello F等经过对意大利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家族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外部研发资源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9]。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面影响或是没有影响:Berchicci发现,当外部研发投入超过某个限值时,其增加反而会抑制创新绩效[10];王涛在研究新产品合作研发战略时,得出创业型企业外部合作研发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的结论[11]。关于内部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已被很多学者肯定并得到证实:刘兰剑、李瑞婷对中国ICT产业2006—2015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内部创新仍是ICT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创新动力,相比起来,外源创新总体绩效不佳[12]。

文献研究发现,许多学者认为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创新相互补充,共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有两个方面可以进行扩展研究:其一,以往研究有两个倾向,或者是从微观层次研究企业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或者是从区域层次研究产学研合作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从行业层次的研究不多;其二,关于合作创新通过什么路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作用,不同的合作方式作用大小有何不同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仍需要补充。作者认为,不管合作创新有何特征,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关系必须建立在与内部创新关系互动的基础之上,因此,合作创新是通过对内部创新产生作用而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基于这样的观点,本文利用工业行业数据研究企业合作创新、内部创新与创新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合作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作用的路径模型,运用灰色关联模型,从行业层面全面研究工业企业合作创新与内部创新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1.2 研究假设

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合作创新为企业带来的优势。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技术市场的交易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会导致交易成本升高,因此市场交易并非企业获取技术的最佳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创新减少技术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学研机构拥有高科技和科研人才,企业具有学研机构研究所需的研发资金,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合作双方创新资源的互补,提高创新资源的产出效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13]。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理论认为,合作研发有利于有效转移创新产生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提高合作方研发人员的研发能力,从知识的视角来看,产学研合作的过程实质上是跨越组织的学习过程,是企业获取、吸收来自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并将其内部化进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14]。

合作创新的直接目的是解决企业的一些技术难题,如共同完成新产品的开发或共同申请专利等,在合作活动过程中,不仅会产生一些直接产出,如合作专利、合作论文、合作新产品产值等,还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对创新产出起间接促进作用的效应,这些间接效应体现在:第一,合作创新间接提高了企业内部创新资金投入的增加。合作创新为企业节约了创新成本、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企业的创新成本降低将会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关键核心技术的内部研发上,加大内部创新的投入力度。第二,合作创新提高了企业内部创新人员的研发素质。合作过程是知识传播、扩散、吸收的过程,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与外部机构的研发人员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传递速度加快,企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增加,更多的人员开始参与研发活动,内部研发所需的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因此,合作创新与企业内部创新的关系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综上所述,合作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分为两种:直接驱动作用和间接驱动作用。直接驱动作用为合作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直接促进作用,体现在合作所产生的一些直接的成果上,如合作专利申请量、合作新产品产值等。间接驱动作用通过促进内部创新投入而对创新产出所起的作用,体现在合作后企业技术成本降低、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研发人员素质提高、技术创新的意识增强、内部研发创新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增加等方面,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研发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创新产出。产学研合作和企业间合作这两种形式的合作创新都具有这种作用路径,因此建立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作用路径模型(见图1),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活动分为内部创新投入、企业间合作投入、产学研合作投入。为区分合作对企业内部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的促进作用,将内部创新投入又分为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的创新绩效受到内部创新人员投入、内部创新资金投入、产学研合作创新投入、企业间合作创新投入的综合影响,而同时合作创新与内部创新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关系。本文将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整体比较在中国工业企业中这些关系的强弱程度,分析当前影响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图1 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路径

2 实证分析

合作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复杂,而且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各因素之间彼此相关,灰色关联分析具有对样本容量的要求较少,不受数据分布规律的限制,不要求所分析因素与系统发展结果呈线性关系等优点,因此,灰色关联分析法是比较适合的方法。本部分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首先得到产学研合作、企业间合作、内部创新资金投入、内部创新人员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联度,据此比较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直接驱动作用大小;再计算产学研合作、企业间合作与内部创新投入的关联度,比较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间接驱动作用大小。

2.1 指标和数据选取

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分为初始产出和最终产出两个阶段,初始产出表现为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而最终产出表现为新知识、新技术实现商业价值的过程。初始产出一般用论文数、专利数等知识产出的指标表示,尽管有学者用专利数据来代表创新产出存在片面性,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较性,专利仍然是衡量创新产出较好的指标,专利分为授权专利和申请专利,授权专利受到授权机构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选取工业行业专利申请数(Y1)表示技术创新的初始产出。最终产出一般用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表示,不考虑市场销售环节对最终产出的影响,新产品产值为较适合的指标,选取工业行业新产品产值(Y2)表示创新最终产出。从科技经费的支出比例情况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创新、产学研合作、企业间合作的程度,选取工业行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X1)表示内部创新资金投入,向学研机构支出科技经费额(X2)表示产学研合作投入,向其他企业支出科技经费额(X3)表示企业间合作投入,用R&D人员全时当量(X4)表示企业内部创新人员投入。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并假设技术创新产出滞后于投入一年,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产值指标取2015—2017年的数据,2015—2017年的创新投入指标向前推一年,即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向学研机构支出科技经费额、向其他企业支出科技经费额、R&D人员全时当量指标取2014—2016年的数据。

2.2 合作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直接驱动作用比较

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企业不同形式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联度大小,可以比较各种形式的创新投入因素对创新产出的直接驱动作用。创新投入与创新初始产出的关联度计算以专利申请量(Y1)为参考数列,选取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X1)、向学研机构支出科技经费额(X2)、向其他企业支出科技经费额(X3)、R&D人员全时当量指标(X4)这四个创新投入指标为比较数列。2015—2017年各年技术创新投入指标X1、X2、X3、X4与专利申请量Y1、新产品产值Y2的关联度及排序情况见表1。

表1 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指标关联度

表1的关联度及排序表明:从创新投入指标与专利申请量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来看,R&D人员投入指标与专利申请量的关联度最大,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次之,产学研合作与专利申请量的关联度最低,说明内部创新投入对初始创新产出的影响较大,R&D人员投入影响尤为明显,合作对初始创新产出的影响较小,产学研合作对初始创新产出的影响最小。从创新投入指标与新产品产值的关联度排序来看,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与新产品产值的关联度排在第一,R&D人员次之,除2015年外,产学研合作与新产品产值的关联度都排在最后,说明内部创新投入对最终创新产出的影响也是最大,不同的是科技经费投入对最终创新产出的影响最明显,企业间合作对最终创新产出的影响仍比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大。由此可见,我国工业行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相对于内部创新投入和企业间合作创新投入来说,对技术创新产出的直接驱动作用还处在较低水平。

1985—2017年,各科研主体合作发表论文的数量仅占论文总数的3.45%,而产学研合作论文数在合作论文数量中只占23.8%,产学研合作专利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也处在较低水平,我国产学研合作螺旋式增长的态势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不同创新主体的利益,创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外部溢出效应,而且合作双方存在利益不一致现象:对企业来说,独享创新成果意味着能够占有更多的新产品利润,而高校、科研机构的评估机制是以公开发表论文,取得学术成就为主的。产学研合作仅仅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满足企业短暂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上,共同研发、合作申请专利、共同实现科研成果商业化价值的产学研合作较少,导致总体上产学研合作对技术创新产出绩效的直接驱动作用不明显。相对于产学研合作而言,企业之间的合作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较大些,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的目标一致,有共同的技术需求,在合作中比较容易沟通,企业一旦在创新上合作,技术创新的扩散速度加快,最终促进了创新产出的快速提高。

2.3 合作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间接驱动作用比较

合作创新促进了内部创新投入而对创新产出产生间接驱动作用,通过计算产学研合作和企业间合作与内部创新投入的关联度大小,可以比较两种不同的合作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的间接驱动作用。合作创新投入与内部创新资金投入的关联度计算以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X1)为参考数列,以向学研机构支出科技经费额(X2)、向其他企业科技经费支出额(X3)为比较数列。合作创新投入与内部创新人员投入的关联度计算以R&D人员全时当量(X4)为参考数列,仍以X2、X3为比较数列。2015—2017年各年合作创新投入与内部创新资金投入、合作创新投入与内部创新人员投入的关联度及排序见表2。

表2 企业合作创新投入与内部创新投入指标关联度

表2的关联度及排序表明:从合作创新指标与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指标的关联度看,2015—2017年产学研合作与科技经费内部支出的关联度分别为0.791、0.792、0.847,高于企业间合作与科技经费内部支出的关联度0.782、0.786、0.844。从合作创新指标与内部R&D人员全时当量指标的关联度看,2015—2017年产学研合作与R&D人员全时当量关联度为0.797、0.819、0.861,而企业间合作与R&D人员全时当量的关联度0.805、0.807、0.853,2016—2017年仍是产学研合作高于企业间合作。这说明,我国工业行业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内部创新投入的驱动作用比企业间合作对内部创新投入的驱动作用大,产学研合作的间接驱动作用呈较强态势。高校与科研机构是凝聚高技术、高人才的地方,具有较好的研发基础设施和研发环境,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频繁合作虽然起不到直接明显的效果,但是无形中,企业在与高校交流的过程中,企业人员科研的意识和素质在不断增强,加入企业研发队伍中的人员数不断增加,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增加,内部研发能力提高,因此,高校与科研机构在企业研发人员队伍的培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反,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可能仅仅在低层次的技术合作与技术交易的水平上,对企业内部研发人员素质的提高作用不大。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合作创新理论将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比较中国工业行业内部创新投入、合作创新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种不同合作创新类型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行业仍主要依靠内部创新投入为主,产学研合作和企业间合作相比较而言,产学研合作更能促进企业研发人员与学研机构的学习与交流,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研发投入,企业间合作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比产学研合作大。

为充分发挥合作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中国工业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其一,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管理,努力提高产学研合作的直接创新产出。应鼓励产学研三方共同开发新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过程的有效衔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解决“科研和产品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产、学、研各方利益的一体化。其二,出台各种鼓励政策,促进不同机构间的人才流动。产学研合作增强了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识,间接引导技术创新投入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虽然产学研合作的直接成果不如人意,但并不能就此而否定产学研合作的作用,产学研合作对创新知识、意识的扩散作用仍然存在,产学研合作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潜在的作用应得到肯定。应继续实行各种鼓励学研机构和企业人员交流的产学研合作政策,如高校教师挂职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企业人员到高校进修学习,产学研联合培养学生等政策,这些政策都有助于学研机构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研发人员的科研素质。其三,应加大企业内部创新投入,增强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企业内部研发仍是当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企业参与合作创新也是企业提升内部研发创新能力的一条渠道,企业应积极探索合作创新与企业内部创新协调发展的机制。

猜你喜欢
关联度产学研指标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基于熵权法改进的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压榨脱水过程优化研究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最新引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