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查尔玛乡小学校
游戏作为一种普遍的趣味性活动,受到人们尤其是小孩子的强烈喜爱。而数学游戏教学则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到那些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游戏活动中,通过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主动去探究那些未知的数学知识原理。越来越多小学教师认识到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也逐步在教学中运用游戏开展教学,但是目前我国数学游戏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游戏教学的特点和策略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按照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数学游戏活动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学习数学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也是基础知识学习中的普遍方法和规律。然而由于数学学科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等特点,以及小学生的特定年龄特征需要小学数学学习比其他学科有更多的感性材料的支持。所以,充分运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来引导小学生学习理解数学内容,是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显著特点。
数学的逻辑严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要比其他学科更加循序渐进,因为小学生的接受意识和能力需要逐步提升。这也是游戏教学受到学习发展规律的客观制约,也表明了人类认识发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自然反映。
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和结构。尤其要注意在游戏中不要丢掉数学知识,时刻将数学带入游戏,以游戏呈现数学,这是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一大特点。
小学生在刚接触到加减法时,千篇一律的算法使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扑克牌对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练习。扑克牌中有4个不同的花色,选取其中带有数字1—10的扑克,指引学生对扑克牌自由组合进行加减法的练习。首先,教师把学生分组,保证每组有4—5个学生,比如进行加法练习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数字10,然后让每组学生对扑克牌进行自由组合得出数字10,有的小组会把8和2进行组合,有的小组会把6和4进行组合,有的小组会把7和3进行组合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算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该游戏准备工作非常简单,只须要准备扑克牌就可以,学生也可以在课后和其他学生一起玩,从而巩固学生对加减法知识的理解。
数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随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师们越来越重视数学实践教学。但是因为数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性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例如有关移动火柴的题目,通过移动火柴,使等式成立。这样的题目较为抽象,学生难以单靠想象进行解答。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通过游戏的方式,利用真的火柴,亲自动手实践,获得解答此类型题目的解题技巧。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思考与动手实践能力,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再如在讲解有关几何结构等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拼图游戏,指引学生动手拼图,提升学生的空间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柱体等几何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激起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
通过竞赛模式的游戏,提升学生对游戏的参与程度。在数学学习中,应用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讲都是最为困难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对应用题题意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是没有办法通过增加做题量而提升的。想要提升学生对应用题题目的理解,指引其编题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举行编应用题竞赛,可以先从最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开始。把学生进行分组,看一看哪一组的学生编出来的应用题最有难度、最有趣。通过编题竞赛的游戏,学生可以感受到试卷中出题人的想法与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编题竞赛游戏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知识乐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便是游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开展游戏化教学十分重要。可以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趣味十足的游戏,如找朋友的游戏,要求学生把玩具、生活用品、零食等进行归类,把相同种类的放到一起,数出每类物品的数量,并比较多少等等。通过这样的游戏性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小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性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实施游戏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须要合理地把数学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切忌顾此失彼,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