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有效性分析

2020-11-10 01:24:06孙艳
康颐 2020年15期
关键词:心脏骤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孙艳

【摘要】目的:分析在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选取在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进行心脏骤停治疗的46例病患,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病患予以实施绿色通道护理干预,参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参照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评分大幅度低于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研究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远远优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数据具有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在心脏骤停病患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可以有效减少抢救时间, 又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度提升病患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脏骤停;绿色通道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5.157

心脏骤停黄金治疗期间给予病患充分有效的救治是减少病死几率的关键因素,但是该病情一般均较为复杂,具有较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对于复苏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协助病人增强心肌功能,以确保抢救的成功性。为探究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的46例在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心脏骤停的病人平均分成研究组23例与参照组23例,研究组中男性病患12例,女性病患11例,年龄为25-30岁,平均年龄为(27.50±2.34)岁,参照组中女性病人10例,男性病人13例,年龄为26-30岁,平均年龄为(28.00±2.41)岁,参照组和研究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参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模式,比如入院前快速针对病情做出诊断,同时保证呼吸的通畅性,妥善护理病患,详细了解其伤情并制定针对性的救治方案,同时注意观察期生命体征[1]。

1.2.2研究组患者接受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1)组间急救护理小组,由护理经验丰富者组成,同时强化护理者相关于心脏骤停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仔细观察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的使用,注意监测病患生命各项体征情况[2]。(2)预留各项检查仪器,帮助病人15min内检查完MRI、CT等各项工作,检查,护理过程中需要携带救治箱,以预防其病情的恶化,通过检查结果快速确诊,并制定相关治疗措施。(3)强化建设绿色通道,病人入院后快速送至急救室,监测血压、呼吸、肢体活动等各项工作在10min内完成, 严格执行和遵循先救后交费原则进行抢救工作,通知心内科医师进行快速会诊,如若发生病情转变第一时间通知病患家属,详细解答家属的疑问, 积极主动安抚其不良的心理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救治患者。(4)提前开放绿色通道, 安排该类病人优先住院,医护人员在转运病患途中使用氧气袋给予供氧,维持呼吸通畅,安全护送其至病房[3]。

1.3观察指标和分析

1.3.1分析研究组、参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情况,主要包括抢救效率和护理服务等方面。

1.3.2观察参照组、研究組病人进行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主要并发症有器官衰竭、感染、出血等症状。

1.4统计学方式

研究数据通过统计学SPSS17.0软件进行比对,计数资料如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x2检验,以(n,%)代表,计量资料如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应用t检验,以(x±s)表示,当结果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评分

研究组的病患的满意度评分远远优于参照组的满意评分,两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2.1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93.7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56.25%,组间数据具有差异,代表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数据,如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地进步,青年人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大,心脏骤成为青年人致死的主要死因,严重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脏骤停属于一种发病危急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短时间内造成病人脑、心脏等器官的损伤,促使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常规的急诊护理进参照常规程序进行,护理者被动遵循医嘱开展急救护理措施,致使丧失救治良机,而且达不到理想效果。绿色通道急诊护理价位注重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有效提升急救护理的积极性和意识, 从而强化急救素质和技能,化被动为主动,进而提供优质的急救护理服务[4]。各环节合理协调,大程度提高护理效率,且缩短等待抢救的时间,为病患进行治疗赢得有效时间,以此挽救病患生命的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予以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干预恶意减少心脏骤停的救治时间, 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大大缓解病人家属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该措施具备使用和普及价值。

参考文献:

[1]郑翠兴.绿色通道护理模式在急诊送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1):3530-3531.

[2]罗正莉.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在青年心脏骤停急救中的价值[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1):200.

[3]陈丹,黄海燕.绿色通道在青年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应用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9):1275-1278.

[4]苏红英,徐长春,陈彩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绿色通道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266-267.

猜你喜欢
心脏骤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急诊抢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28:47
浅析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4:20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1:58:33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7期)2016-10-12 01:55:41
CCU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