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平台助推城市基层治理

2020-11-10 15:51朱毅煊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城市治理基层治理品牌

朱毅煊

摘 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思维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成为城市治理的新尝试。北京西城西长安街街道率先创立了全国首个基层政府大数据中心,通过先进的“大数据”理念践行着“离红墙最近,与百姓最亲”的庄严承诺,使一个个数字发挥出了精准的社会治理效益,将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打造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新标杆,成为一张街道新名片。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为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为解决民生难题、热点话题,打造安心社区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基层治理的标杆,为全国各地的城市基层治理树立品牌,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基层治理;城市治理;品牌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9-0183-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了达成总目标,近年来基层治理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而大数据平台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基层治理的应用上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信息的展示、交流与处理,助推城市基层治理,促进治理理念的创新,提高治理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社会事务纷繁复杂,基层治理一直是重点、难点。在科技并不发达的过去,事事皆要群众“跑手续”,面对面与工作人员交流办理,“事必躬亲”[1]。如:办理银行业务要“跑排长龙”,办理行政审批程序要“跑多次”“跑断腿”,极大地削弱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降低了群众满意度[2]。如今,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种种不便之处正在日益消散。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与支持下,大数据平台被广泛运动到基层治理中,为居民办理业务、科学民主治理等立下了“汗马

功劳”。

2016年,北京西城西长安街街道率先创立了全国首个基层政府大数据中心,打造了大数据助推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品牌。该平台通过收集处理多源、多维数据,利用“大数据”思维探索民生保障、综治维稳等基层城市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标杆。本文以北京西城西长安街为例,探究新时代大数据平台助推城市基层治理的实现路径,探索大数据平台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推广应用[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治理要求,城市基层是其中最基础的环节,是精细化治理的“毛细血管”。从2016年至今,西城西长安街街道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起用数据“说话、管理、决策、创新”的一套流程[4]。作为一种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高效治理、精准治理,获得街道居民普遍较高的满意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热门

选择。

一、通过大数据平台,推动公共服务优化,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

北京市走在大数据助推城市基层治理品牌的前列。西长安街街道借助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精准解决居民关心所在,助力解决民生问题,推动公共服务优化,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5]。具体而言,根据该地的实际情况,西长安街道最刻不容缓的是“停车难”与“入托难”这两大问题。第一是停车问题。为了解决该民生熱点问题,大数据平台根据详尽的车辆数据与停泊数据做出分析和预测。在“停车难”的问题上,首先,该地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停车位的供求关系数据进行研究和比对,根据具体情况划分车位,实现停车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其次,依托GIS技术,实时展示停车情况和车辆保有量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规划公共停车场。此外,将西单的拆迁工地改造为停车场后,该地盘活地区资源,为居民“错时停车”“错位停车”提供了机会。最后,该地将胡同街巷中规划外的停车泊位在平台上进行统一登记,居民停车自治规则和准物业24小时停车管理“双管齐下”,破解停车难题。第二是入托问题[6]。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近年来,由于国家生育政策的变化,二胎逐渐增多,“入托难”问题成为许多家长的心头难题。大数据平台根据人口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精准预测未来的入托人数、趋势等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选址。目前,街道已经与区教委达成一致,即将共同筹措建立长安街街道一南一北两个公立幼儿园,以满足该街道幼儿的入园需求,最大程度上提高居民的获

得感。

二、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安全防卫,打造居民安心社区

大数据平台助推基层治理精细化。保障社区的安全稳定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大数据平台的智能技术为居民保驾护航是西长安街道品牌树立的重要经验。首先,运用GPS技术,精准定位值守人员。此举对设计值守人员路径、指挥值守人员行动以及监督值守人员工作有重大意义,提高了社区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水准。其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监控画面的识别比对,对防卫范围内的低慢小飞行物进行识别、追踪和实时反馈。此举对了解社区动态,保卫社区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大数据平台利用图像智能识别装置,统计人流信息,计算人流密度,对未来的人群态势做出预测,一旦超出预警标准,立即发出警报并做出紧急预案。此举不仅有助于了解当下社区人流密度情况,更有助于做出未来预测、准备未来预案,打好“有把握之战”。在日常生活中,该服务平台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时数据,汇集了包括监控视频、公共设施在内的多项社会数据,帮助西长安街街道在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精准发力、“对症下药”,将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实现精准安全防卫,打造居民安心社区。

三、借助大数据平台,简化服务流程,助推服务

惠民

该街道根据其基本情况和自身治理现状,对服务平台进行创新,创造性研发了“一站式业务受理平台”,该平台覆盖13个市区垂直系统,涵盖共计40项公共服务活动。其中,针对性的对特殊活动进行了人性化处理,如居民申请“重症残疾人护理补贴”,不再需要提交曾经已有的重复证明,只需通过大数据平台处理申办数据即可;又如老人人员办理“老年证”业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符合条件的老人,在办理前通过短信给予提示,行动不便者还可以提供“送证上门”等相关服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项优化使得申请过程减少填写数据46.53%,削减办理时长34.05%。 在“最多跑一趟”的是行政审批简化背景下,大数据平台更进一步,为居民服务申请流程做出深度简化,打通“最后一公里”,极大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大大缩短了事项受理时间,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提高了服务效率,真正兑现“让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腿”的承诺,助推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打造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服务惠民的治理模式。

四、凭借大数据平台,促进管理模式转变,提高政府效能

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由“政府上菜”到“群众点菜”的变化,管理模式由被动响应像主动预见转变,催生了政府管理改革创新新思路。首先,在政府管理中,大数据思维得到普遍应用,从“遇事找政府”,变成了“政府预提醒”,从前是遇事后找寻政府帮助解决,如今是政府預见到问题提前进行预防和评估,将问题真正“扼杀在摇篮里”;其次,借助大数据平台,政府实现从传统的“拍脑袋决策”到“大数据决策”的转变,提高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让数据展示大脑盲区,让计算机辅助人脑决策,为决策更全面更科学铺垫道路,促进决策的正确性与全面性;再次,大数据中心能够汇聚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数据与资源,促进万物互联互通,打造“活的数据”与“最强大脑”,促进信息的充分利用,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最后,大数据平台提供了特殊时期的互动可能。事项办理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大数据平台为居民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提供了足不出户便可办理相关事项的机会。如在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数据平台提供了双方在安全距离内进行交流的可能,有效保障了特殊时期的事项办理的效率,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与工作人员的工作。

五、结语

新时代,基层治理仍是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与前提。“小街道有大作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为西长安街街道大数据建设工作做出批示并提出打破“信息孤岛”重在抓落实,要拿出硬措施推进此事,务必有新突破。大数据平台,“数”出安全,“数”出便利,“数”出满意,“数”出治理新风貌。实践证明,西长安街大数据中心的应用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典型品牌和有益探索,该案例被列入国务院“放管服”领导小组全国调研典型案例,为大数据平台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运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成为全国范围内大数据平台应用于城市基层治理的新

品牌。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多数领域的大势所趋,成为做好城市基层治理的一把“利器”,用好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便民”“数据利民”“数据惠民”。但在大数据基层治理的探索与变革的道路上,也存在一些遇到发展瓶颈的案例,如各种政务平台迅速兴起,但是否真正起到应有之效仍需研究,如何能让大数据平台不流于形式,加强一体化进程、建设一站式服务成为研究热点。面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唯有一点摆在核心位置,即基层治理的宗旨仍是便民惠民。所以,如何真心实意为基层群众解决“疑难杂症”,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务必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想群众之所想,建群众之所需,切勿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张述存.打造大数据施政平台 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J].中国行政管理,2015,(10):15-18.

[2]郭建锦,郭建平.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6):73-76.

[3]陈之常.应用大数据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5,(2):38-42.

[4]刘叶婷,唐斯斯.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挑战[J].电子政务,2014,(6):20-29.

[5]何晓斌,李政毅,卢春天.大数据技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问题和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1):97-105.

[6]马亮.大数据治理:地方政府准备好了吗?[J].电子政务,2017,(1):77-86.

猜你喜欢
城市治理基层治理品牌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新时期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路径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