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君
摘 要: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骤然爆发和迅速蔓延给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霾。在全民抗战的共克时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下,要找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力点,把握危难中的教育机会。针对高校青年现实存在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实际问题,找到切实有效的教育路径加强引导和帮助,“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担起高校辅导员的重要防控责任。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思政教育;工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9-0152-02
近几年,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天灾人祸频繁不断,自然气侯也总不平稳。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一般突然爆发并快速蔓延,会成为一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下的特殊政策布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得不转换工作方式。除了对学生们开展防护知识教育外,在突如其来的战斗中关于生命、关于敬畏、关于勇敢、关于付出、关于担当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都为思想政治辅导员提供了许多鲜活感人的事例与素材。高校辅导员应根据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引领工作、生活指导、学习教导、心理辅导等各项工作,使大学生群体能安全和健康地成长。
一、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刻,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尤为
重要。
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爆发和国家防控工作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一桩桩、一件件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人和事组成了整个抗战过程的全貌,每个大学生都将受到最为深刻的心灵洗礼。这些数不尽的无比鲜活的事迹,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为全面的实战化教育情境,开辟的全新的教育空间。在这种情境之下,大学生可以充分获得最为真实的体验感、获得感与参与感,从而能够与教育者产生共鸣,对教育内容产生高度认同。
青年大学生作为强国一代,身负着国家发展的使命和任务,是国家的主要人才资源和中坚力量,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的全程参与者和亲眼见证者。在关键的时刻,高校辅导员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来说,做好特殊阶段的思政工作,帮助中国青年看到危机故事、理解中国故事、形成价值大事,是每一位辅导员的危机防控重任。
二、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对突出
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问题。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管理问题、学习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精神障碍问题等。情绪管理问题主要因为社会不能如期复工,学校不能如期开学,面对病毒感染的不确定性和增长的患病人数,较普遍的产生对传染病和死亡的焦虑。另外,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也会让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和疑病问题。学习学业问题主要因为停学不停课,学生从面授学习变为线上学习,之前没有网络学习经验,另外网络的互动性和管理性较弱,一定程度会影响网络学习的有效性。同时许多考试取消或延迟,毕业生的就业招聘也受到很大影响,学生的学业和生涯规划遭到了中断而停滞,均给学生带来困扰情绪。在人际关系方面,学生长时间封闭在家,没有社交活动,心理极度空虚、倍感无聊。较重要的家庭关系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期间同样受到考验,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改变,因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导致的负面情绪会在家庭这个狭小的空间发酵,在亲子之间传递,导致部分学生长时间与家長近距离相处的产生摩擦和矛盾冲突。精神障碍问题指原本有抑郁症、性格内向、精神障碍问题的学生在长期封闭的居家环境以及公共卫生事件负面信息的影响下发病率增高等。这些心理问题值得辅导员密切关注。
(二)国际政治化舆论问题严重
面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显现,全世界同舟共济,没有一个国家处于孤岛状态。但是,在共克时艰、全球同仇敌忾抗击病毒的关键时刻,一些西方国家接二连三在全球范围内花招百出、百般挑拨,并通过媒体发动国际舆论战,一度将某些国家的抗击战情作为他们政治化的炒作对象。一些公然污蔑和嘲讽的背后显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忌惮,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敌视。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战场,大学生由于年龄心智和专业知识的局限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判断[1]。
(三)网络思政教育经验和基础不足
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发生,给教学、管理带来了较大冲击。在不返校的高校教育环境下,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于屏幕的阻隔,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部分学生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期间在家自制力差学习劲头不足,教师无法合理有效地进行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网络思政教育需要机械设备和无线网络的支持,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想要高效率地进行思政教育课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三、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从教育内容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不断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塑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危机当前,人人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人人都是保卫国家,守护家园的勇士[2]。正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万众一心才有了国家安稳、社会稳定、人心不散的局面。在危机前线奋斗的逆行者心中既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情怀,也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信念,还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担当。高校辅导员要以共青团工作为抓手,筑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根基,坚持危机防控与思政教育并举,通过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人与时、人与事、势与事的挖掘和讲解,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学生心中既要落地、更要生根发芽。特别是面对国际形形色色的政治化舆论,更需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底色,在摆事实、讲案例中让学生把握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在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中产生共情,以共情引发共鸣,在共鸣中深化对“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是战胜危机的信心之源、力量所在”的认识,并传承爱国精神,成长为能吃苦、肯学习、懂创新、有大爱、信仰坚定的接班人,成为祖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力量。
(二)从心理教育方面,开启云上视频谈话与心理咨询站
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生期间,针对大学生易产生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建设,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控制与引导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积极作用为着力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学生不返校的情况,信息化为云上心理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辅导员要打破笼统的教育方式和屏幕阻隔带来的障碍,可以利用线上谈话与咨询载体,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勤于、善于谈话,评估学生身心状况,开展心理教育以充分了解学生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情绪分析和管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求正确的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对不良情绪和行为做出改变和适应,不逃避现实状况。特别是对于那些身处在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重点地区学生,他们受到的影响比其他地区学生更加深刻,需要这种单独的谈话去细心引导,耐心进行思政教育,做到从“云上”到“心里”。
(三)从教育载体方面,合理运用新媒体,做好学生舆论引导
随着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青年更偏向信息的便捷化、碎片化、新鲜化阅读,各大社交平台也随之火爆起来,其中就包括微博、微信、QQ、快手、抖音等。这些平台对大学生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都产生着的影响。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期间,在线思政教育形式为辅导员主持思政工作提供了条件基础,新媒体教育手段在配合国家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彰显出特殊时期的价值贡献。辅导员要尽快了解并且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新阵地,传播正能量、传递新智慧、挑战新机遇。避免大学生在这个“言论自由”的虚拟网络平台受到谣言和错误信息的影响,利用新媒体创造智慧思政教育环境,依据实际情况建设线上思政教育,增强线上思政教育的交互性。针对大学生舆情缺乏理智的判断力等思想状态,重视对大学生的舆情引导、提升大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发挥共克时艰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以点带面的宣传实际效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中"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为着力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防控期间高校辅导员依托新媒体实现了思政教育组织形态和服务形式的创新发展,彰显了攻坚克难化危机的技术智慧和价值意义。
高校辅导员担负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任,是学生的主心骨。在公共衛生危机事件发生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不能停止对国家和社会的的解读,同样也不能停止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引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阶段属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刻,高校辅导员要抓住危机时期,做好大学生知识的传播者、防控的指导者、心理的疏导者和健康的守护者,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制度的优越性,点燃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担当时代大任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杜泽,张晓杰.循证治理视域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5):17-23.
[2]张政文.思政大课,从“云端”渗入学生“心里”[N].人民政协报,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