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的历史地位述评

2020-11-10 07:56贾怀勤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货值海关国际贸易

贾怀勤

杨端六和侯厚培等于1931 年出版的《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在中国近代的对外贸易统计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该书是截止到当时惟一一部系统地研究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统计的著作;另一方面,整个近代期间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统计的也只有这部著作。

杨端六为此书写有序言,另请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作序。以下对该书简称“杨书”,蔡元培所作之序简称 “蔡序”,杨端六所作之序简称 “自序”。

一、杨书的编著背景

中国的对外贸易统计制度晚于欧美先进国家。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建立新式海关,聘用洋员。自咸丰九年(1859 年)起编制贸易年册,同治三年(1864 年)起编制年册,于是采用近代贸易统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欧美各国的对外贸易统计在货物估价方法、货物名称和分类3 方面大有改进,在国际组织的努力下,增进了国际可比性。反观中国贸易统计,关册所载“各货总值,与由历年市价计算而得的总值,常相去甚远”;“货物名称简陋”,“货物分类方法芜杂无章”,故此,对中国对外贸易统计方法“研究而改良之,实当务之急”,①杨端六、侯厚培等:《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刊第四号》,1931年。方能跟上欧美先进国家对外贸易统计发展进程。而对外贸易统计有下述3 点重要意义:第一,“对内可以见历年国际贸易之发展,对外可以见本国在世界贸易统计中之地位”;第二,在国家贸易治理层面上“通商条约之订立,关税政策之确定,莫不恃乎国际贸易统计之参考”;第三,在企业管理层面上可 “了然于世界货物市场之状况,而助其营业计划之确立。”②同①。

1928 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将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研究列为其重要工作之一,由杨端六担纲此项研究。

杨端六(1885~1966 年),1906 年赴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3 年初到英国,入学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货币银行专业。1920 年回国后在吴淞中国公学兼任经济学、会计学教授,在商务印书馆担任会计主任。1926 年,杨端六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重点研究中国对外贸易。

1931 年,由杨端六和侯厚培等人编写的《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以《专科第四号》的形式出版。杨书对1863—1928 年的65 年来中国海关关册和年报所载数据进行整理,编成统计图18 份,统计表24 份,对图8、图9、图14、图15、图18 配有文字和数字说明,对每一份统计表都配有文字说明。

二、 杨书的贡献为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设立以来之空前

蔡序指出:“以往讨论我国国际贸易之大作大都安于我国税关刊行之贸易统计而申论之。且涉论范围,至为广泛,故其所言,难求详尽。本书独从改良我国国际贸易统计内之货物分类方法入手,故语多详尽”,可谓是 “一本的新编统计,对于中国60 多年来的国际贸易,大致已可以一览无余。”③同①。这段话道出了该书在中国对外贸易统计研究中的空前地位。

该书的贡献可以概括如下:首先,制订出入口货物分类体系,包括货物名称的统一确定和货物名目的结构体系;编制出入口分商品的历年货值表。其次,编算折成美金的历年货值和用物价指数折算的历年货值。再次,编制分国别、分港别的出入口历年货值表,按年份列出的国别× 商品、港别× 商品的三维货值表。最后,绘制多种形式统计图,凡现代经济统计学常用的时间数列线性图、条形图、结构比率柱形图等图式都有绘制。

该书为当世和后世研究晚清及民初的对外贸易提供了一套翔实且科学编列的数据、多份统计图表及所发现的规律性认识。

三、杨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发现

(一)研究肇始

自序指出:“第一,海关统计的总册编制方法,经过好几次的变更,期间分合详略的行迹,虽然可以一一的查处,但须费许多的手续,并且偶不注意,就会发生遗漏和重复的毛病。”④同①。“第二,海关统计总册的编制,不独所用的方法时时变更,而且有许多地方极其芜杂,使我们看过之后,终于莫名其妙。”⑤同①。

早在1923 年,杨端六针对其发现的关册存在的货物分类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发表在《太平洋杂志》上。上海总商会很看重此事,将此方案推荐给总税务司署造册处,可惜造册处未能了解总商会的用意,仅仅在1925 年关册上,把进口货由352 种增加到868 种,而对于分类系统毫未加以注意,并且对于出口货,至1931 年也未编定号数。

(二)主要内容

杨书对货物分类方案和实施进行了编纂。作为研究开始,杨书作者通过财政部向总税务司署造册处借来他们所存的关册,类似于会计帐页,是重新编制的基础,而杨书作为重新编制的成果,类似于现在的会计年报和财务分析报告。

作者对前述方案详细地加以审议,发现有许多货物所设计位置不甚合宜,于是更定一新方案,进行编纂,具体所分类和子类见表1 所列。

表1 出入口⑥ “出入口”,现在写作“进出口”。本文在术语上,尽可能保留当时原文习惯,又比如现在所说的“增长率”,当时原文称为“增进率”。货物的部、类和子类

分类方案制订后,把历年关册所载数据分到各类中,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是因为:第一,“分类极为重要,也极为复杂。商品性质既不一律,用途复不相同。输往欧洲的物品,与输往南洋的同样物品,用途未必相同,所以按性质分类,同时还要注意输出的地点,输入的所自来。”⑦同①。第二,“有许多的商品性质,可以放在两三个类别中间,没有一定的很明晰的界限,所以只能选择其比较适宜的理由,放在一个类别以内。”⑧同①。第三,“海关册内的商品名称,因为不注意分类及历史悠远的关系,有好多商品,包括几种不同性质的物品在内,如毛及毛制品,毛为原料,毛制品为制造品;又如豆及豆饼,豆为饮食物,豆饼为原料。前若干年的海关册内,都只有一个数字,此种情形,无法分割,只能从权看情形若何,推测哪一种商品,比较的占重要地位,哪一种商品数目应当比较的多,同时还要注意时期,再按这种推测的重要量去决定归入哪一类之中。例如豆及豆饼,几十年前,豆饼占少数,所以把它归在豆类之内。然而总离不了有点主观的判断。”⑨同①。第四,“海关册内同一样的物品,英文、名同而各年译名不一致,所以除取其适当而比较普遍的名称外,同时也把各种译名附在分类细目表中商品下面。”⑩同①。

(三)重要发现

⒈历年进出口货值的整理,海关两及向美金的折合

1874 年以前,各项货值,都是按上海及各地所用之银两计算。1874 年起,海关启用专门的征税货币——关平银,关平银的计量单位也是两,称为海关两(Haikwan Tael,复数缩写为Hk. Tls.)。在整理时,存在一个将1874 年前原采集的各地货值数据折算成海关两的问题。当时各地所用银两,实值不等,上海规元与海关银两比率,为111.4:100;其他各地两者比率则为104 至106:100 不等。因为上海为各埠中最大港口,贸易总额占各埠总数1/5,取上海规元的比率折成关平银。

在理顺以海关两为记值单位后,接着解决国际对比性问题,即将货值换算成国际通用货币记值。当时英金是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但是此项研究选择美金而没选择英金作为记值单位,理由有三:一是美金为十进法,便于换算;二是美金在欧战期间,较英金尤为安定;三是国际联盟所发表的各国国际贸易统计也是用美金做标准。在实际换算中,海关两与美金比价,根据历年海关报告册内所载,折合结果参见表2。

⒉货值的指数平减

考虑到物价变动,为尽可能真实反映出入口货物规模的变动,需要使用无家族指数对货值进行平减。当时不存在观察全时段的物价指数,更没有直接相关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经反复考虑,确定使用批发物价指数。而此指数 “乃根据南开大学教师何康君所作之指数。何氏指数,乃由数个指数连接而成。自1874 年至1893 年,为日本货币委员会所作的指数;自1894 年至1922 年,为唐岂宇君的指数;自1923 年至1938 年,为财政部驻沪调查物价处的指数。”⑪⑪ 同①。平减结果参见表2。

表2 现价和固定价格的贸易值

从上表看出,1913—1928 年这15 年间用现价计算的中国国际贸易总值,增长率都1倍以上,而用物价指数平减后的固定价格贸易值增长率都不到50%。由此可见真正的贸易实在不如表象那样发展快。

表3 进出口货物吨数

再从这15 年来出入口货物的吨数来比较一下,其增长率是63.5%。这与表3 所展示的结果大致相同。

⒊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1928 年中国内地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除了香港作为转口贸易港外,按出口值分别是日本、美国、德国、苏联、法国、英国和德国。而同年中国内地的主要进口贸易伙伴也是这7 个经济体,只不过后4 个的顺序与出口有异。

表4 中国对主要进口伙伴的贸易变化单位:千海关两

表5 中国对主要出口伙伴的贸易变化单位:千海关两

⒋中国进出口分类货值及其占比

对1928 年中国出口货物的研究发现,食品及烟草、原料及半成品和制造品大致是各占三成;在食品及烟草部,黄豆明显排在首位;在原料及半制造品部,又是豆饼居首;丝绸制品在制造品部中占据绝对优势。

表6 1928 年出口最主要商品货值

续表

对1928 年中国进口货物的研究发现,制造品、食品及烟原料及半制造品分别占五成一、二成七和一成九。在食品及烟草部中,糖和米占据主要位置;在原料及半制造品部中,棉花和煤油占据主要位置;在制造品部中,人造锭和印书纸虽然居首,但占比不大,说明货物种类很多,每一子类占比都很小。

表7 1928 年进口最主要商品货值

⒌贸易入超与金银入超问题

这65 年中,出超不过2700 万两,入超乃至498000 千万两,而1899—1928 年间,金银有入超538 417 210 两。按照经济原则,货物入超必有金银出超作为抵偿,但是贸易和金银双入超则必是另有原因。考虑有如华侨汇款回国、外国借款与中国、外国军民在中国境内的费用等项,未必能够对此作出完全解释。因此作者推测,很可能是近年来外国人对于中国的投资有很大的进步。

当时国际上尚无国际收支统计的概念,即便是外汇收支,中国也不具备,有的只是海关对金银硬通货的输入和输出。杨端六此时能够有 “无形贸易” 和资本往来的国际借款及国外投资的认识,可见其经济学识应该是相当深厚的。

四、近代杨书之后无人出其右

杨书出版于1931 年,研究资料止于1928 年。1931 年之后,有两方面重大事件发生,使全面深入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多为不便。

⒈ 1930 海关征税改行关金制度

1930 年1 月15 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自2 月1 日启用海关金单位计征进口税,以代替过去的海关两,从而确立了关金制度。每1 关金单位,约合0.4 美元、英镑16.7562 便士、0.8025日圆。应该缴纳的关税,得按官定价格由银两或其他货币折算成关金。

1931 年5 月,中央银行正式发行关金券,作为缴纳关税之用。关金券最初的发行目标只是为进口商提供纳税的便利,并不在市面流通。由于其与外国货币直接挂靠,币值相对稳定,所以关金直接交税的比例逐年上升。1930 年仅占12.18%,1931 年则增至63.02%,1932 年增至75.27%,1933 年增加到87.82%。在此后十余年的关金券一直坚挺。

关金改革的背景是,长期以来银价暴跌,而中国偿付外债是按金计算,需要多付出很多银两。因此一直有改革关税的要求,希望能按金征进口税,但遭到列强反对。1928 年民国政府提出关税自主并付诸行动,恰逢1929 年世界银价大落,影响关税收入。关金代替关平银作为征税和货值统计单位,对中国国际贸易统计提出了一个前后期衔接问题。

⒉ 日本侵华战争,日本控制沦陷区财经、贸易和海关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后,总税务司署事实上不能再掌控东北各海关。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逮捕了避乱于上海 “孤岛” 的总税务司,逼迫不成,另委日本洋员担任此职,上海伪署控制多数东南沿海和长江口岸海关;国民政府另外任命了总税务司,由重庆正署控制少部分东南沿海和长江口岸海关,西南、西北(新建)边地海关。

由于日本的侵华战争,东北地区与关内的贸易本来是国内贸易,却被视为“国际贸易”,列入伪 “满洲国” 和汪伪政府的海关统计。就此造成了关境和统计地理范畴的混乱。

事实上,至今没有发现1931—1949 年间有对1928 年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统计的系统研究成果,更无涵盖整个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统计的系统研究成果,遂成就了杨书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统计的绝后地位。

中国大陆学者对中国近代国际贸易统计的研究成果,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发表的,且都是就某一段时间,或某货物类别,或某一地理区域的国际贸易进行研究,使用的货币单位也不统一,有用关金 “元” 的,有用美元的,还有用海关两的,甚至(研究台湾的贸易)有用日元的。有两部由海外学者撰写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整个中国近代国际贸易的著作,一部是在1974 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对外贸易(1864—1949)》,⑫⑫ Hsiao Liang-lin: China’s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 1864-1949, Published by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1974.⑬ Thomas P. Lyons, China Maritime Customs and China’s Trade Statistics, 1859-1948. Trumansburg,N.Y.:Willow Creek Press, 2003.⑭ 吴松弟、伍伶飞:《近代海关贸易数据摘编本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全国年进出口额和各关直接对外贸易额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一部是2003 年柳溪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关与中国贸易统计(1859—1948)》。⑬⑫ Hsiao Liang-lin: China’s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 1864-1949, Published by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1974.⑬ Thomas P. Lyons, China Maritime Customs and China’s Trade Statistics, 1859-1948. Trumansburg,N.Y.:Willow Creek Press, 2003.⑭ 吴松弟、伍伶飞:《近代海关贸易数据摘编本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全国年进出口额和各关直接对外贸易额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2013 年有论文指出杨书 “在数据计算、引用、表述和整理方法上都有一些错误或不当之处”,⑭⑫ Hsiao Liang-lin: China’s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 1864-1949, Published by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1974.⑬ Thomas P. Lyons, China Maritime Customs and China’s Trade Statistics, 1859-1948. Trumansburg,N.Y.:Willow Creek Press, 2003.⑭ 吴松弟、伍伶飞:《近代海关贸易数据摘编本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全国年进出口额和各关直接对外贸易额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但论文所指杨书瑕疵并不影响该书的历史地位。

猜你喜欢
货值海关国际贸易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东北海关二五附加税的开征和中日交涉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上半年查出不合格出入境货值7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