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频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想象

2020-11-09 03:15李晶柯
文存阅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

李晶柯

摘要:男频小说,最初是作为“女性向”女频小说的反身定义出现的,这种划分方式,其背后蕴含商业化的消费主义逻辑。在男频小说创作者通常为男性作家,以男性主人公为创作主体,但是里面的女性形象也值得深究。在男频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创作也应该是一个被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男频小说;女性形象;关注热点

2019年末,电视剧《庆余年》横空出世,剧里的几位女性主演李沁、宋軼、李小冉、辛芷蕾等,从扮相、服装道具到人设,引起大众的热议,作为原著的《庆余年》为男频小说,女性刻画所用笔墨相对较少,但是从目前观众的反应来看,这些女性人物形象还是加分的,男频小说中,女性人物也成为文学创作需关注的热点。

一.男频:“女性向”的反身定义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传递、获取的工具。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出现了,且有向传统文学挑战的趋势,这就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中,最具代表性、发展势头最为猛烈的就是网络小说。网络小说语言在兼容传统小说语言的同时,也刷新了传统的小说语言。但网络小说语言的随意性、灵活性、多样性令传统小说语言望尘莫及,因此,网络小说吸引了大量的读者,拥有着巨大的阅读群体。

互联网时代,网络小说面对繁杂的读者群,许多网站都对网络小说做了一个简单地划分:“女生频道”与“男生频道”。其实女频与男频这两个词汇为舶来词,体现出网络文化的次元破壁。“女频”一词其实最先来自于日语的“女性向”,指的是以女性为受众群体和消费主体的文学和文艺作品分类。

日语中的“女性向”最先是在日本动漫中得以实现的,日本漫画大师手冢治虫创作出第一部少女漫画,并提出要有“面向女孩子”的漫画。[1]“女性向”这个词与网络文学结合后,出现了女性向网络文学的分类方法,指针对女性读者创作的网络文学小说。在网络文学内部,性别差异是划分阅读趣味和阅读平台的重要标准,女性向的出现,也反身定义了男性向,这种区分方式蕴含着商业化的消费主义逻辑,是商业文学网站定位目标群体的重要参考,于是就有了男频与女频的初步划分。

以潇湘书院为例,在其全部作品一栏中,分为女生频道和男生频道。女生频道下设置的类别依次为:玄幻言情、仙侠奇缘、古代言情、现代言情、浪漫青春、悬疑、科幻空间等。男生频道下设置的类别依次为: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历史、军事等。从男生频道和女生频道下不同类别的设置便会发现,女生频道内核为“言情”,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玄幻还是仙侠,均是披着不同的外衣,情节设置以爱情为主线。

女频文的创作,是因为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女性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女性向开始与互联网舆论场中的女性主义文化相结合,用女性自身话语进行创作的一种写作趋势。[1]男频就呈现出与女频截然相反的情况,男频文,以男性读者为主要受众,而且作者大多数为男性网络作家。男频文的设置通常比较宏大,从男性主人公的视角进行叙述,一路打怪升级,小说主线一般也是以事业为主、感情为辅。

但是,当代中国女性读者,接受的是与男性相同的教育和阅读训练,因此许多男频作品也是拥有大量的女性读者,如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萧鼎的《诛仙》等,都是男频文成为女性向热门作品的典型例子,因为女性读者所占的巨大比例,因此一些男频文作者在创作时,会加入一些服务于女性读者的元素,这也会影响男频文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设置。

二.加分项:《庆余年》中女子图谱

女频小说的受众要小于男频文,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时,从读者基础来说,应该是男频小说更占优势,但是近几年来的网改剧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局面。女频文被改编为影视,爆款的大热剧不少。比如流潋紫的《甄嬛传》,除原著书迷以外,又收获了一大批剧粉,由此又带动了原著小说的热度。相比红火的女频文,男频小说稍显冷淡,众多改编剧扑的悄无声息,即使流量明星参演,热度依旧不高。从口碑来说,很多也低于女频小说的改编。近来也只有《琅琊榜》和《庆余年》等作品达到了相应的热度和较好的口碑。

男频改编剧追捧度低于女频,原因有很多。《庆余年》电视剧虽然爆了,但口碑却两极分化,很多人诟病它的武打戏以及逻辑漏洞。但是《庆余年》中女性人物,观众还是认可的,这些虽然离不开女演员活灵活现的演技,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女性角色自身的魅力。

《庆余年》中饰演长公主的李小冉,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坦言,自己曾经拒绝出演长公主这一角色。因为看剧本时,这个人物打动不了她,人物设置完全是为了坏而坏,没有一点逻辑性。后来,片方为了说服她参演,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再完善,多番次修改后,长公主这一人物形象变得饱满和立体了,李小冉最终才决定出演这一角色。从李小冉的这一段经历中可以看出,《庆余年》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其实是有一定的内在美学追求的。在《庆余年》中,女性人物都相对立体饱满,角色人设也讨人喜欢,使读者和观众记忆深刻。

女性人物塑造普遍性突出亮点,这是《庆余年》小说创作的特点。小说中的林婉儿,在剧中由李沁饰演,是长公主与庆国宰相的私生女,性格活泼灵动,一袭白衣,与孤身一人来到京都的男主角范闲相遇,两人因为鸡腿而结缘,因此获得“鸡腿姑娘”称号。女主的林婉儿,活泼懂事、善良温柔等特征,是男频小说中女主形象的一般设置。但是在此基础上,猫腻给白衣女主添加了反差性格——爱吃鸡腿,增添了新的亮点,更显娇俏可爱。

其次,作者成功刻画出一批性格饱满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塑造的成功,自然是给小说加分不少。《庆余年》中的司理理,为了弟弟和自我保命,亲自请旨,成为北齐潜伏在南庆的间谍。她尽心帮北齐收集情报,期待有朝一日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坚韧是司理理身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来到南庆后她成为醉仙居的头牌名妓,妖娆妩媚,风情万种。司理理喜欢范闲,但在爱情面前,国家大义更吸引司理理,司理理做不到为了爱情抛弃北齐,哪怕北齐对自己不义,所以最后司理理并没有和范闲在一起。司理理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她并不是单薄与片面的,而是有血有肉,因此这一人物形象也深受读者喜爱。

三、人物设置与作家创作心理

男频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创作,离不开作家创作心理。网络男频小说大多数都是“爽文”套路,:主角一路开挂,惩恶扬善,成为英雄,最后抱得美人归。爽文寫作让读者阅读时深陷其中。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是一个诗人,直到最后一个人死去,最后一个诗人才死去。[2]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试图在心理现象与文学创作之间找到联系,说明作家的作品是一种白日梦似的幻想,而这种幻想不过是创作家童年游戏的代替物和早年愿望的替代性满足。《庆余年》等男频小说,架空历史,在虚构的世界中,作家自由发挥。

爽文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主要是作家的“力比多”在起作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学说:本我(id)、自我(ego)与超我(superego),“力比多”是弗洛伊德对构成本我的性本能力量的称谓。[3]文艺对人生的意义是对压抑的性快感的补偿,作家和读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本能愿望可以通过创作和欣赏艺术得到变相的满足。

爽文就是带有明显的白日梦创作倾向的小说。男频小说中都有一个作为兴趣中心的主角,作家运用一切手段来赢得读者对主角的同情,并把这主角置于一个特殊神的保护之下。《庆余年》中,范闲就是作家猫腻及期待的读者的“野心”所唤醒出来的英雄形象,猫腻对主角范闲的“呵护”其实是对自己“幻想”的呵护,作者总是赋予他的行为道义上的正当性,并且设法使读者对其产生好感,这是作者将自己内心隐秘的幻想公之于众时必须要采取的策略,文学创作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自己内心隐秘的幻想公布于世。

那么小说中众多的女性人物的设置,她们无一例外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小说中所有的女人总是爱上主角。在《庆余年》中,绝大多数的女性角色都是围绕着范闲而作的,她们的存在与活动和范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范闲的妻妾为林婉儿和柳思思,林婉儿也是本书的女主角。其他女性,如海棠朵朵、司理理、战豆豆是他的红颜知己,范若若作为范闲的妹妹又是一个顶级“哥哥控”,而全书神级一般存在的人物“叶轻眉”是范闲的母亲,这些主要的女性人物都是围绕着主角范闲而展开的。

由于“力比多”的原因,一些爽文作家在创作时,笔下的人物数是自己心中预期的人物设置。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白玫瑰”与“红玫瑰”,作为妻子的女性,是温柔懂事“白月光”式的存在,此外总会再有一个热情似火、亦正亦邪的魅惑式的女性形象。

猫腻的《庆余年》,在女性人物的一般配置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性格的多面性,塑造出了具有“亮点”的女性人物形象,获得观众和读者的喜爱也是情理之中。

参考文献:

[1].邵燕君,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05,第166页

[2]. 鲁枢元著,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心理学,学林出版社,2011.01,第178页

[3].吴康著,文学时代,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12,第254页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
《三国演义》正面的女性形象探析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土豆》和《水碾》中女性形象研究
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女性悲剧的思考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