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天玉
摘要: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现脱贫攻坚已接近尾声,如何在关键阶段啃下难啃的硬骨头,巩固脱贫攻坚战的成果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法治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与脱贫攻坚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论述了法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之间的关系,试图探究以法治武器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法治;实施路径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期间,中共中央仍未停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作出了重要指示:“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如何发挥法治武器的强大助力决胜脱贫攻坚战值得探究。
一、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法治”一词早在古书《晏子春秋·谏上九》中就已出现,当时的含义是根据法令治理国家。时过境迁,当下法治的含义不僅仅表现为前者,还包含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一词从静态变为了动态,由单纯依靠法令治理变为了良性法律关系运作的全过程。
“小康社会”的概念最早提出的时间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时提出,他将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景象描述为小康,后来他也曾多次在讲话中详细描绘了到本世纪为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图景,在他的讲话中这些图景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一枝独秀,而是全领域的百花齐放。随着中国的逐步崛起,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变化,小康社会的内涵也在不断演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其中,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包含:“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十九大报告中依然贯彻了以上思想,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新要求,其中包含:“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以上内容都表明小康社会的标准包含了法治,法治本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二、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助力
古今中外,无数历史给予后人的启示:法治优于人治。十八大以来,中央突出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内在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无论是十八大、十九大期间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与新目标,都得依靠法治武器予以保障。
实际上,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需法治助力,以上所有建设都需要良好的法律制度予以贯彻:在经济建设方面,仍需要法律规范越发蓬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治建设方面,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依法执政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更需要法治化、体系化;在文化建设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法律进行强有力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仍需法律具体细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与优化都离不开法治建设;在生态文明方面,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依靠专门的环境法克服了不少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硬的制度保障。因此,“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需要法治武器予以保障,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更需要法治武器予以助力。
三、法治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加快立法保障,依法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其中必然含括制定并完善扶贫方面的法律制度。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完善扶贫开发法律法规,抓紧制定扶贫开发条例”。目前,就扶贫政策而言,国家层面有统一的政策出台,各地方根据国家政策也出台了具有特色的地方性政策。但反观立法层面,目前虽有20多个省份制定了地方性扶贫条例,但是一直缺乏顶层设计及全面设计,笔者建议结合各地方优秀扶贫经验,博采众长,明确扶贫原则及主体,细化资金来源去向,建立定期监督考核制度,明确法律后果及责任,将扶贫制度化、法治化,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法治基础。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配齐配强法律服务
《关于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首先要重点创新普法形式,做到扶贫地区全覆盖。实际上,宜春地区也创新了多种普法形式,在贫困地区都能收看的到地方电视台,特意推出了专门的普法栏目,用法律小剧场的形式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通。另外,笔者认为可以善用宜春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将法律案例变为戏曲剧本,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学习最新的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基层人民的法治思维。其次,落实《意见》中扶贫地区“一村一法律顾问”的要求。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将扶贫地区的众多矛盾纠纷消灭于无形。最后,积极鼓励送法下乡、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法律服务,维护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让贫困人民也能“挺得起腰杆、打得起官司”。
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战,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任务和挑战十分艰巨。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充分发挥法治武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努力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