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虹
一、心理教育的核心要义
“心理教育是什么”是本书的核心研究课题,书中提出:心理教育指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兴趣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个性教育等均属于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为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美感素质的培养等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心理状况、心理发展也影响、制约着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书中还论证了心理教育的原理,提出:心理教育的宗旨是“心理建设”“精神建设”;核心理念是“主体—发展性”,教育的主体是人,要尊重人、关爱人、理解人、发展人;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发挥人的心理潜能,促进人的全面素质提高;基本内容是探讨哪些心理品质对人的发展有普遍意义;心理教育的服务对象“不限于学校范围,可以是学校以外、与学校无关的社会上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人”。
二、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书中提出了“心理—道德教育”,是指“以道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相互结合、融为一体的教育活动”。班华教授认为,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是指二者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是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与融通,而不是互相代替。心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估要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相互协同、相辅相成。
书中解读了“心理—道德教育”的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很多学校的心理教育实践中融入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实现了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心育德育的一体化,甚至还结合了美育,达到了完整的心灵教育的目的。二是实施道德教育也是实施了心理教育,但这是不自觉地实施心理教育,如果教育者有了心理教育的理念,就可以在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等活动中自觉地实施心理教育,自觉地提升心理机能,教育也因此而更有效。我们应当努力将这种带有经验性的、自发的教育行为提升到理性的、自觉的高度。对于教师而言,就是由自发的心理影响转变为自觉的心理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就是由未意识、不自觉地受其影响转变为自觉地学习。三是实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这种教育形式更符合人的整体性、教育的整体性思想,能更好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更有效地形成完整人格,这是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种尝试。
三、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
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书中提出的“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是指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是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符合民族文化特点的心理教育理念、体制、策略和方法。
针对如何学习并使外国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中国化,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和心理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如何归纳、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心理教育的鲜活经验及有益做法等问題,书中都进行了深入反思。书中概括了我国心理教育的三个重要发展趋势:一是已形成与现代教育精神相一致的发展性的心理教育理念;二是已形成“心理—道德教育”等适合我国学校情况的心理教育模式;三是已形成“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促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班级心理教育组织形式”。
在谈及我国的心理教育与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关系时,班华教授强调,积极的心理教育不是积极心理学传入国内以后才产生的想法,更不是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教育观念。书中提出的“中国特色心理教育并不是积极心理学主张的教育,而是以促进学生优良心理素质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的总称”,为正确理解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带来了启发。